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但仍存在缺乏综合性规划、旅游环境质量有待改善、旅游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当保护古村镇的民俗风情、树立特色旅游品牌、加强乡村旅游软硬件环境建设、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产业融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更高要求。"共享式发展"则在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使农民共享发展资源、机遇与成果。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既是乡村资源整合的外在集中表现,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素材",同时影响社会宏观环境与生态发展。对山东省而言,从现阶段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出发,将自然资源与景观表现,社会经济资源与景观表现,技术资源与景观表现代入乡村旅游与乡村景观结合起来,目的是进一步凸显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     
正近年来,各级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文件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政府的支持为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乡村旅游发展应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建立新型利益联结机制。在共享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将乡村旅游发展与共享经济做一个有机结合,探讨如何利用共享经济手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中国桂林龙脊梯田景区和泰国黎敦山发展项目为例,对中、泰两个代表性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与管理进行研究与分析。文章从旅游产品开发历史与发展现状、社区参与旅游项目、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与保护、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品牌建设四个视角进行分析,提出以"政府指导、企业执行、社区融入、居民获益、社会认可"为原则的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模式,发展社区融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发挥旅游扶贫效益,为我国乡村旅游更好更均衡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社区与进驻旅游企业存在"分配不均""不愿带、带不动""扶强不扶弱"等问题,导致乡村旅游难以实现精准扶贫。因此,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要发挥政府、企业、社区三者的能动性,加强政府监督和引导,建立社企"合作社",推行生态补偿和社区特许经营等机制,保障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成效。  相似文献   

6.
《前进论坛》2013,(10):58-58
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环境以获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我省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使一些乡村典型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这也是我省乡村旅游顺应时代要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使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发展低碳乡村体育旅游将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对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体育产业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莉 《中国发展》2009,9(1):59-64
该文从乡村旅游的发展开始,系统分析了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对乡村旅游者需求发展、乡村文化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强调了将乡村特有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融于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必要性。并以福州后浦村为例,针对其现状提出挖掘该村旅游文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云阳县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重庆行政》2014,(2):96-97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延续和提升。重庆市已全面启动了以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美丽乡村建设将成为云阳县"三农"工作的重点。旅游是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效融合,是我县"旅游活县"战  相似文献   

10.
赵影 《新东方》2022,(1):17-20
乡村旅居是以乡村资源为载体,促进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与游客的旅游休闲度假融合发展的新型休闲旅游方式.海南应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坚持旅居一体理念推进农旅融合,将旅游业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延伸产业和增值产业.近年来,海南乡村旅居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为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统筹规划不足、产品同质化、新兴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从政府扶持、基础设施建设、产品升级、创新营销、培育人才等处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旅游开发成果共享理念引导下,当地居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企业、旅游者四大利益主体通过博弈和协商,形成了多赢的利益共同体。在共享开发成果意识共鸣下,四大利益主体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意识地引导乡村社会经济结构良性变迁。  相似文献   

13.
陈谨 《求索》2011,(3):21-23
随着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乡村原生态环境和乡村性资源破坏越来越严重,"经济-生态"两难问题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统筹兼顾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成为学界、业界关注的焦点。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具体实践应用模式研究缺乏的现状,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机制、技术、产业三个层面,尝试性构建四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承包人经营模式、绿色生产-消费模式、田园空间博物馆模式和"前店后园"模式。研究结果拓宽了乡村旅游研究视角,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乡村旅游的重要形式。作为一类特殊社区,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而合理的政策选择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前提。本文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结合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制度建设、财政刺激、技术支撑、监控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民族村寨旅游合理开发和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乡村社会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管制向现代社会管理及后现代化社会治理转型之中。乡村旅游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治理重构的内驱动力及加快城乡一体化、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地方政府行为治理现代化,要以治理主体现代化为基础,优化组织架构;以治理技术现代化为支撑,助推发展动力;以治理环境现代化为条件,推动生态行政。  相似文献   

16.
田卫民  王桀 《思想战线》2013,39(5):59-62
乡村旅游在发展中经常面临公共资源挤占、开发无序、低价竞争等问题,其中主要原因在于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缺乏协调,没有建立社会目标集体实现的保障机制。因此,将经济机制设计理论引入乡村旅游规划应用中,从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激励相容三个目标系统构建入手,乡村旅游经济机制模型和设计流程,对于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重庆行政》2013,(6):I0033-I0036
创建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是彭水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托乌江画廊、阿依河、摩围山大旅游景区,按照“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美丽乡村”的基本思路,彭水县着力在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等方面狠下功夫,试点示范,注重实效,  相似文献   

18.
巫珊 《传承》2010,(9):108-109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业文化、农村环境、农民生活方式、乡村意境和文化生态为资源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发生在乡村地域的集观光、休闲、娱乐、体验、修学、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形式。分析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机遇和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晨 《今日浙江》2022,(1):56-57
经过18年的接续接力、久久为功,美丽乡村已成为浙江"重要窗口"的亮丽风景、城乡融合的关键因素、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近日,浙江召开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吹响了绘就共同富裕大场景下新时代美丽乡村新图景的冲锋号. 一幅"环境'美'、产业'旺'、活力'足'、风尚'好'、韵味'浓'、服务'优'、价值'高'、...  相似文献   

20.
欧洲乡村游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是题中应有之义。国家旅游局将今年全国旅游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乡村游。最近,农业旅游快速发展的山东省,派出省旅游局官员组织济南、泰安、烟台、潍坊等地的相关人士,赴欧洲对乡村旅游进行了专题考察,解开了欧洲乡村旅游长盛不衰之谜。欧洲各国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