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去马克思化"倾向,它具体表现为人们或者不重视马克思本人的学说、观点,或者滥用、误读马克思思想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如此一来,"马克思的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被边缘化了。这种"去马克思化"的倾向一方面使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了巨大的思想根源,同时也必然导致其理论自身合法性的消解。  相似文献   

2.
侯旻翡 《人民论坛》2013,(2):214-215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中国发展历时已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提出和实现都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马克思辩证法中国化的持续发展,我们提出应以文化为载体,以大众化建设为实践路径,促进马克思辩证法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蒙爱群 《人民论坛》2010,(11):40-41
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确立及转换与时代特征的嬗变和转换密不可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化、民族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在科学把握时代主题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题的确立及转换与时代特征的嬗变和转换密不可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化、民族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问题的丰富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以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6.
由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越来越不能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及其所产生的"中国实际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的批判性反思和现实的指导作用,学界重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通过什么结合方式,把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的问题。要想使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真精神""化"为现时代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新形态,就必须在其结合的"思维方式、思维逻辑、版本范式和着眼点"等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有原生形态与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源",次生形态马克思主义是"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形态和内容与转换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其它优秀文明成果两个过程的汇合,其结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有着一个自身理论流变的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起到了丰富和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和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从学术形态、政治形态、大众形态相统一的视角看,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方面功不可没,但无疑也需要重新反思其利弊得失,从而沿着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不断发展。深入研究作为"范式"的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哲学,揭示其深层理论困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贞茹 《人民论坛》2010,(11):58-59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则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主要有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大文论视域。其成就在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坚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彰显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双重品格、实现人民性与自由性的辩证统一、诠释文论建设的中国化倾向。研究不足包括问题意识相对弱化、文学批评缺乏整体性、参与主体出现代际裂隙等。建议从"回到马克思"、加强文论创新、注重文论实践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则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来实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精神成果。  相似文献   

12.
张波 《重庆行政》2018,(3):99-100
正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态度,为新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清晰指引,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注入了巨大动力。"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21,(9)
正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以其真理的力量传入中国,就开启了其中国化的历程并贯穿党的百年历程。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完善,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理论成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4.
王彦丽  郑永安 《求索》2012,(4):48-50
马克思的"历史路标"的提出为我们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通过"历史路标"概念的引入,使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更趋规范化和科学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体现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路向及其伦理价值观的建构。本文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路标"探索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境遇、时代传承和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11-13日,全国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在武汉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来自国内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一大批著名专家、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正式代表160多人,收到论文90多篇。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想源流与历史进程、发展方向和理论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经验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东方》2019,(4)
新中国成立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转换逻辑。就周期而言,它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就时态来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时代话语、实践精神和理论成果的形态演进。这些都是基本国情、价值取向、思想路线的"不变"逻辑基础上创新变化的现实表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以"民贵君轻"的基本政治价值观念为核心,马克思深刻阐述了爱民为民而非治民的行政伦理观和主体自由平等的立法伦理观.深入探讨马克思的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八届马克思哲学论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哲学建设"全国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实质、历史进程、重要代表人物的理论贡献、基本经验、内在规律及其对当代中国哲学建设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来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研究领域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对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阐释,"跨越"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和借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跨越"理论上的实践和创新。在研究过程中,学者们注重从马克思主义原著出发,寻求理论的真正含义,试图用"跨越论"来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性是这一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来到中国已有80余年了。它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从早期的零散化、不受重视的状态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的"手稿热",再到90年代以后的多样化、深入化接受的曲折历程。在此过程中,《巴黎手稿》接受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之间形成了一种需要与选择、接受与塑造的互动关联:一方面,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与时代语境一起决定了它在我国的接受状况;另一方面,它的接受状况反过来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形成、发展和变革。因此,考察《巴黎手稿》中国接受史,可以开启一种展现和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规律、经验与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