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诉讼程序不可避免地涉及强制力的行使问题,这一点突出表现于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而适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措施直接关系公民的人身自由、财产安全等表征人权的基本权益,所以合法合理地正确适用强制措施对增强法律的权威性和增强司法活动的社会认可度具有重要意义,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2.
3.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刑事强制措施制度虽然在惩治犯罪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价值追求、体系建构、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存在偏颇和严重缺陷,应按照必要、适当和权利救济原则,重构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健全救济机制,寻求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4.
韩蕾 《法制与社会》2011,(14):61-61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即能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对公民的人身和财产造成强制侵犯,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强制措施的规范和实施是立足于当前法治社会防范的需要,在运用过程中司法机关应保持高度的比例性和规范性,真正让这一措施的积极作用发挥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刑事强制措施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刑事强制措施的功能可以分为应有功能、法定功能和实有功能。刑事强制措施的应有功能是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确立并应用的内在性功能 ,如保障性、预防性、保护性、教育性功能。刑事强制措施的法定功能是强制措施应有功能在法律上的体现 ,它以法律规定为前提 ,体现了立法者对强制措施应有功能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刑事强制措施的实有功能是强制措施法定功能在刑事诉讼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或者结果。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具有相对完整性、羁押措施的核心性、内部结构的层次性、适用条件的明确性等特点 ,但在实际适用中仍然存在超过法定功能或者未能达到法定功能情况。为了有效地发挥我国强制措施的功能 ,必须完善立法 ,提高执法水平 ,强化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6.
正一、具体强制措施法律监督的不足(一)拘传拘传适用中存在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的问题。现行法律规定一次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而对跨地区拘传时间及连续传唤、拘传的时间间隔没有明确规定,以致实践中出现以连续拘传的方式变相羁押犯罪嫌疑人,侵犯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现象。(二)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1.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适用标准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改革完善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目前由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五种组成,存在着功能定位模糊,羁押与到案措施不分以及缺乏对物和隐私的强制措施等体系性缺陷。司法实践中,这五种强制措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适用困境。修改刑事诉讼法,构建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时,应当坚持立足现实、适当超前的原则,全面协调、体系完整、层次分明的原则,将羁押与到案措施分离,构建羁押候审制度,改良拘传、拘留、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制度,确立羁押为例外、非羁押为一般的原则,使之成为科学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适应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需要 ,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缩小与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差距 ,我国应当对包括逮捕、监视居住等在内的强制措施制度进行改革 ,对超期羁押进行制度性的防治 ,协调行政措施与强制措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以下简称《修正案》)中,我国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了修正,《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诉法》)的修正,尤其是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条款的修正能够引起热议,说明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人权意识已经普遍提升,这应该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刑诉法》最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台湾地区的刑事强制措施陈泉生在我国台湾地区,刑事强制措施称为刑事强制处分,共有传唤、拘提、通缉、逮捕及羁押五种,现分述如下:一、传唤指命被告在一定的时间到一定的场所应讯的一种处分。根据台湾“刑事诉讼法”规定,传唤在侦查中由检察官作出,在审判中由审判长...  相似文献   

11.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依法对被告人采用的强制性限制人身自由的各种方法,通过这些方法,防止被告人逃避侦查和审判,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和拘留。这些强制措施,是人民法  相似文献   

12.
在侦查、审判工作进行期间,对于某一特定对象只能适用其中的一种强制措施.当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使这一强制措施不再适用于这一特定对象时,公安司法机关应依照法律规定,将其转换成另一强制措施,这就是刑事强制措施的变更。刑事强制措施的变更是一种经常性的司法行为,如若不当,既违反法律的规定,又可能对公民的人身权利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既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又是对于相关当事人人身权利造成侵害的一项制度。如何在当事人遭受强制措施侵害之后能够及时挽救被侵害的权利,恢复当事人的利益是刑事诉讼制度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本文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在强制措施救济制度中的不同规定,探索中国在强制措施救济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功能回归与制度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诉讼保障和人权保障是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双重功能,惩罚教育、刑罚预支、证据发现以及犯罪预防等强制措施功能异化或者泛化的现象应当予以规范。未来我国强制措施的制度完善,应当以实现诉讼保障和人权保障功能回归为主线,秉持宪政视野、实践视野和国际视野,从整体上将强制措施区分为羁押措施和非羁押措施,实现逮捕与羁押相分离,设置独立的羁押程序,强化羁押的审查与救济,丰富羁押替代措施的种类并对其加以权利化改造,完善监视居住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公安机关行政强制措施与刑事强制措施区分标难的由来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授权的组织,为了预防或制止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或者是为了保全证据,确保案件查处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财产予以强行限制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主体法定性、紧急性、临时性、强制性、程序性等特征。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适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工作,办案中经常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发现公安机关在适用强制措施时存在一些不规范甚至是违法的做法,随意或不规范地适用强制措施,既不能有效地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更是有悖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2条中关于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不利于法律的正确统一实施。下文结合侦查监督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公安机关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监督途径。  相似文献   

17.
周伟 《法学杂志》2000,(5):61-6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明确了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 ,严格了执行强制措施的条件和期间 ,体现了打击犯罪、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诉讼权利和人身权利的双重价值取向。特别是我国已于 1 998年 1 0月宣布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尚待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才能生效 ) ,公约关于刑事司法标准的规定将会制约公安司法机关在采取强制措施时 ,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 ,避免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现对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题一 :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时可否拘留被宣告无罪的人修订后的刑诉法第 1 3 2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时 ,对符合…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强制性措施是否强制措施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8条第一项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里侦查中所指的“强制性措施”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五种强制措施是否同一概念,有无联系和区别?法学界的认识颇不一致。大体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强制性措施与强制措施在含义上和外延上没有什么差别。因为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赋予特定含义和内容的概念,除此之外不能再有别的强制措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建设进程中,以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为主要功能的强制措施.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出现诸多问题,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不够。国家公权力任意解释法律规定、越权行使权力以及限制或侵害涉讼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本文以刑事强制措施诉讼保障功能为定位.在分析强制措施产生与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阐述刑事强制措施的性质、功能、适用原则。并结合实践中的积极意义与负面效用,及当前国内外对强制措施的热议,立足于《刑事诉讼法》现行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逐一剖析,论述改革与完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离开强制措施,刑事诉讼将难以进行.深入分析强制措施的性质和作用,研究西方国家刑事强制措施的运作机制,剖析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刑事强制措施的认识,增进强制措施的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