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2 毫秒
1.
江胜尧 《学习月刊》2014,(19):24-24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渐为公众直接便利的反腐肃贪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种新型反腐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预防与惩治腐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期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反腐体制运作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马倩 《世纪桥》2013,(8):47-48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有关政府官员和廉政学者的关注。然而,微博反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针对微博反腐出现的问题,应该推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民意;建立健全微博反腐的制度规范,使微博反腐成为制度反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马倩 《世纪桥》2013,(10):47-48
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方式,具有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有关政府官员和廉政学者的关注。然而,微博反腐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主观性、片面性和随意性。针对微博反腐出现的问题,应该推行微博实名制,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民意;建立健全微博反腐的制度规范,使微博反腐成为制度反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黄心华 《求实》2005,(6):65-67
腐败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古今中外历来都有.近几年来,我国加强反腐力度,反腐措施愈来愈严厉,反腐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腐败事件仍层出不穷,腐败由个案向窝案发展,由官场腐败向大众腐败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人们开始从新的视野即文化的角度来关注腐败问题.反腐败不仅需要制度反腐,更大程度上还要在社会中形成防止腐败蔓延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预防、制止腐败,即文化反腐.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微薄反腐实效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微博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反腐手段,成为我国传统反腐的有益补充,本文在客观理性地分析微博反腐利弊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加强微博反腐的法律意识和伦理道德建设,完善微博反腐的法律法规,增强网络把关技术等多方面增强微博反腐的实效。  相似文献   

6.
司马迹 《廉政瞭望》2018,(12):31-31
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是总体腐败和反腐败的一个缩影。廉政嘹望就此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反腐专家任建明,请他通过分析足球领域的腐败问题,从腐败后果的再认识、反腐的政治决心、反腐策略和反腐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廉政瞭望》2013,(1):27-27
正2012年的日历已然翻过,全年依然贯穿着腐败与反腐败的较量,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强度之猛,尤为引人关注,其中的一些事,一些人更值得我们好好回顾。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反腐,频频祭出廓清正气的反腐重拳,"微博反腐"、社会力量反腐轰轰烈烈;相反的,是一些曾如明星般闪耀的官员从此黯淡,其中不少人只能在看守所和监狱回忆有关新年钟声的记忆。  相似文献   

8.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9.
黄少平  蒋政 《唯实》2007,(5):36-37
制度反腐是人们在长期的反腐实践和反腐学术研究中得出的总结性认识。但是,通过制定反腐败的法律法规来打击腐败的反腐制度与通过国家法制体系建设来控制腐败的制度反腐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反腐理论研究中,这个问题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混淆了。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0,(19):19-21
腐败大案频出,腐败高官纷纷落马。广东是越反越腐,还是反腐败越抓越紧?创新反腐机制制度,吸纳民意开门反腐,媒体舆论监督反腐败……“反腐书记”汪洋主政下的广东,使出了反腐败的十八般武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分析2000年反腐典型案例为依据,从腐败主体;腐败涉及范围;腐败行为方式、手段及后果;腐败跨度、案发及查处等四个方面,详尽深入透视了当前腐败现象演变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由此提出腐败现象已由权力腐败泛化至社会腐败的新阶段;腐败严重化的根源在于转型期的体制性缺陷、矛盾和公共权力的产生、配置及结构;反腐必须加大治本力度以及必须破解十大难题等。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备忘录──三晋反腐山西日报记者杜天威腐败,共和国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反对腐败,清除“毒瘤”,党心所向,民心所向。1993年中纪委召开的二次全会,吹响了华夏大地反腐的号角。随之,古老的三晋大地,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反腐风暴。初战告捷1993年9月6...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网络反腐蔚然成风,特别是微博反腐,成为近年来的一种新反腐方式。不少网民在微博发布官员贪腐信息或者证据,使一些腐败分子被曝光查办。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已接受群众网上举报5万多件。微博一转,围观上万;反腐一动,倒下一片。一张照片、一段视频,一旦空投进庞大纷繁的微博世界,其产生蝴蝶效应的速度、广度和深度,都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足球历来为国人所诟病,但近来足坛反腐的步步推进,却让国人刮目相看,这至少让人明白了一个道理:中国足球长期落后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足坛自上而下的普遍的腐败。这一点,与中国不少地方不少领域的情况是一样的。尽管足坛反腐还未有穷期,但在这个腐败的“重灾区”中已经表现出来的反腐勇气及其有效举措,却给予人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今年2月17日正式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来监督条例(试行)》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3年、执政55年来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该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反对和防止腐败的进程,从依靠政治运动式反腐到依靠权力反腐走向依靠制度反腐的科学轨道。  相似文献   

17.
E时代网络反腐范式的实践困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勇 《求实》2013,(3):45-48
网络反腐成为网络社会制约权力腐败的新范式。与传统反腐范式相比,网络反腐具有主体多元化、结构扁平化、监督主动化、过程互动化的优势,是对传统反腐范式的有益补充。但同时网络反腐在参与群体、参与形式、参与机制、参与过程中存在实践困境,这迫切需要转换网络反腐治理的实践逻辑,提升网络反腐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20):17-18
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反腐败不断深入,其历时之长、范围之广、层级之高、涉及领域之多、成效之显著已然超出了人们的预判。军队、纪检、媒体、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这些之前在反腐斗争中涉及不多或不够深入的领域,亦有涉及并向深入展开,这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和深切的关注。不留死角,是此次反腐的一大特点。此次反腐,中央部署有条不紊:纵向上打破以往人们认为的反腐“上限”,将盘根错节的腐败利益关系网抽丝剥茧、各个击破、一查到底;横向上深入各个系统及领域,不但查处了以往人们熟悉的贪腐问题频发的党政机关,权力大、资源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岗位,还将反腐延伸到了过去人们关注并不多的军队、新闻媒体等系统,甚至包括科研机构等“冷门”行业以及“清水衙门”。通过整体上加强社会监督,各方面反腐力量互动,真正做到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留任何死角。  相似文献   

19.
微博反腐作为公众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既是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也为廉政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微博反腐作为新生的反腐渠道,存在缺乏法律基础、信息真实性难辨等弊端,从而制肘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发挥。因此,只有将微博反腐纳入法律范围,引导网民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信息公开的优势,并将微博上升为反腐信息来源的正规渠道,才能真正发挥微博反腐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1):73-76
时至今日,国企反腐依旧抢夺公众眼球。中央打国企大老虎的新策,也随个案的披露逐渐清晰。对集体腐败一网打尽,正是反腐新策中突出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