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参量心理测试测谎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有审判活动以来 ,人们就一直不断地努力于寻求查明案件真相、揭穿谎言的方法 ,如中国古代的“五听”讼法等。现代司法实践尤其是侦查审讯实践 ,推动人们最终发明了判定真实供述与谎供的手段———测谎仪。测谎仪的出现为解决众多疑难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文着重在测谎技术原理、适用范围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和作用等方面 ,作一介绍和探讨。一、多参量心理测试 (测谎 )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测试方法(一 )基本概念“测谎”一词 ,是由“测谎仪”而来 ;“测谎仪”是一种记录多项生理反应的仪器 ,可以在犯罪调…  相似文献   

2.
测谎结论与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何家弘 《中国法学》2002,(2):140-151
识别谎言是司法人员的基本职能;人类在数千年的司法实践中一直在探索识别谎言的有效方法。测谎仪是一种科学的心理测试仪器,但是其结论并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测谎技术是犯罪侦查技术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侦查科学化程度的途径之一。测谎技术可以在犯罪侦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测谎结论能否成为诉讼中的证据,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给测谎结论以正确定位:它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证据,而且是“有限采用"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自第一台测谎仪于1921年在美国问世以来,测谎技术在美国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对测谎技术的历史进行简单回顾,重点描述测谎仪在当今美国的发展,介绍了近年来,美国致力于研发新的测谎技术,如热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嗓音压力分析仪等,并就其实用性、标准化测谎试验、测试者的资质和政策规定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测谎仪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工具——能够拓宽信息来源和获取对案件事实的坦白.  相似文献   

4.
测谎仪云南办大案 这是发生在云南省某市的一桩凶杀案. 测谎技术已在世界上50多个国家的国家安全、犯罪调查、人员审查、雇员招募等方面广泛应用,测谎结论.  相似文献   

5.
测谎仪的发明和应用,在犯罪侦查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现在,测谎技术作为一项通用高科技已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防、司法乃至商业等各个领域.实践证明,测谎技术完全是科学可信的,通过测谎可以准确地鉴别有罪和无罪.近年来,测谎技术正快速和大量地进入了我国司法领域,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侦查手段,为公、检、法、司等机关解决众多疑难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取得显著效果.为了促进和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本文着重对测谎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作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测谎仪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目前已日益在刑事侦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司法实践对测谎仪依赖性日益增强的同时,测谎技术在立法中却是一片空白文。通过对中、外测谎技术立法与实践进行考察,我国应在明确测谎技术法律定位的基础上,对测谎技术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7.
使用测谎仪检测谎言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迄今为止,科研工作者和司法实践者已研发出了多种测试方法,可以归为三类,即控制问题测试法(CQT)、隐藏信息测试法(CIT)和区分谎言测试法(Do D)。然而,谎言测试的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十多年来,脑成像特别是功能性磁共振(f MRI)测谎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有学者期望通过开发f MRI检测来克服传统测谎方法存在的一些缺陷。通过对实证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f MRI测谎研究提高了谎言的理论水平,但出于实践应用的考量,目前f MRI的研究仍未有效地解决传统测谎方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测谎仪的发明和应用,在犯罪侦查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现在,测谎技术作为一项通用高科技已被世界上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国防、司法乃至商业等各个领域。实践证明,测谎技求完全是科学可信的,通过测谎可以准确地鉴别有罪和无罪。近年来,测谎技术正快速和大量地进入了我国司法领域,它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辅助侦查手段,为公、检、法、司等机关解决众多疑难案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并取得显著效果。为了促进和推广这项技术的应用,本文着重对测谎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作较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1991年,中国科学院在公安部的支持下,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测谎仪”(PG-1型),人们如何认识它、应用它,它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基础等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讨论的热点。对此,笔者拟就测谎技术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测谎的基础理论及其科学性 “测谎”一辞,系由“测谎仪”而来。“测谎仪”则是由基勒于1926年首次提出,其原文为“Polygroph”,直译  相似文献   

10.
在测谎技术不断成熟的今天,其另一方面——反测谎也随着测谎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并且有被受测者普遍使用之势。反测谎的出现,极大地影响着测谎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认识反测谎,是对抗反测谎、提高测谎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应该依据测谎技术的发生原理及其学科基础,并结合测谎技术的使用过程,运用生理学、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及药理学等知识,对反测谎的依据、伎俩手段等进行研究探讨,同时认为反测谎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识别和对抗的。反测谎行为研究,符合科技战之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1.
刑事司法测谎仪及其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测谎结果在我国暂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能否认它是刑事司法工作的有力工具。本文全面介绍了可以应用于刑事司法领域的测谎工具,并依据其反馈结果把它们分为波形测谎仪和造影测谎仪两类。  相似文献   

12.
论司法心理生理测试技术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乐 《政法学刊》2008,25(2):33-36
测谎作为一项新的刑事技术,在案件侦查中具有度量心理压力状态、提取犯罪心理痕迹、实施良性心理影响的独特功能。同时由于测谎结论的概率性、对谎言判断的间接性和适用范围的条件性等特点是测谎技术的局限性所在。根据我国目前现状,把测谎技术作为侦查工作的辅助性技术手段和审查判断证据的重要方法是恰当的价值定位,不排除在将来条件具备时成为直接提供诉讼证据的司法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测谎证据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所谓测谎证据,是指通过测谎检查所获得的证据材料。所谓测谎检查,是指专门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测谎仪器设备记录被测谎对象在回答其所设置的问题的过程中某些生理参量的变化,并通过分析测谎仪器设备所记录的图谱,对被测谎对象在回答有关问题时是否说谎作出判断的活动。测谎仪器设备通常称为“测谎仪”或“测谎器”,基本上分为两种:一种是语言分析仪,一种为多参量心理测试仪。测谎检查被运用于刑事司法领域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在我国,诉讼法学界以往对刑事诉讼中测谎检查及由此获得的材料的使用问题简单地持否定态度。进入8…  相似文献   

14.
刑事测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895年,意大利学者龙勃罗梭率先用生理测量仪测定刑事嫌疑人供述的真伪.从此,刑事测谎技术开始得到应用和发展.由于测谎的生理指标越来越有代表性,生理测量仪更加精确,测谎的组织实施臻于完美,测量结果的解释趋于准确,因此,刑事测谎技术得以应用于刑事侦查和法庭调查中.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测谎技术被看作资产阶级、唯心的货色加以拒绝和批判.因此,测谎研究在我国成了禁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刑事测谎技术的科学性逐渐被认识.国家不仅投资研究开发以多种波动描计仪为代表的刑事测谎技术的硬件,而且重视测量的组织、测量结果的解释等刑事测谎技术软件的研究开发,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似文献   

15.
科学的发展使得诉讼证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日益冲击着我们的证据制度。测谎技术作为查明真相、揭发谎言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明,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理论界对测谎技术的应用、测谎结论的法律地位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测谎技术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已大量使用,而现行法律却未对其法律属性、适用规则等加以规范,不仅使测谎结论的适用无法可依,也制约了测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Zhao H  Kang M 《法医学杂志》2007,23(1):52-56
测谎仪作为传统的测谎手段,试图通过人体外周局部植物神经反应的变化进行测谎,有一定的局限性。测谎仪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还决定于与仪器无关的因素,因此受到了最多的关注和质疑。事件相关电位(ERPs)尽管具有很高的测谎特异性和时间分辨率,可监测大脑的即时认知过程和电活动,但其空间分辨率差。大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可直接观察大脑的功能变化,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但这项技术时间分辨率差,只能记录说谎后大脑变化的最终结果,目前该技术仍然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在涉及伪装精神病和伪装认知损害相关诈病的司法心理学实际运用中,心理测试技术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沈廷湜 《政法学刊》2003,20(1):79-81
司法心理测试是我国已蓬勃兴起的一项有效的高新科技,因受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制约,尤其缺乏高水平的培训,使该技术未能在侦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加强培训,确立测谎仪的国家标准,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借鉴科技成果,以提高测谎技术在侦查中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说起“测谎仪”,大多数读者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但是提起“多参量心理测试仪”,人们可能就会觉得陌生了。其实,“测谎仪” 的“学名”就是“多参量心理测试仪”。现代测谎技术并不是直接探测人的心灵,而是根据所要调查的内容事先编制好一系列问题,然后逐一向被测人提问,只让被测人作“是”与“非”的判断。由于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测谎主题有关,对被测人形成心理刺激,从而触发生理反应,引起一系列生理参量如皮肤电、脉 搏、血压、呼吸、脑电波、声音、瞳孔等的变化,用电子仪器测量这些生理参量的变化,记录变化图谱,然后进行分析,就可以判断被…  相似文献   

19.
从测谎技术的应用谈“心身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测谎技术始于1921年,我国对测谎技术的认识、研究较晚。1991年初,公安部科技情报所在公安部申报立项,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市公安局合作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测谎仪———PG-I型心理测试仪,通过审定后,已生产、试用。截至目前,我国已在辽宁...  相似文献   

20.
多道心理生理测谎结论的证据之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传统、经典的测谎技术,多道心理生理测谎是指测谎员有结构地对被测人进行提问,并运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记录其生理反应;根据对被测人生理反应的分析给出其在所调查的问题上是否说谎的意见。虽然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在运用多道心理生理测谎技术,但在司法实践中其结论能否作为证据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首先介绍美国、日本及中国多道心理生理测谎结论的证据立法状况,然后提出在当前中国应该如何看待多道心理生理测谎结论的证据地位,最后提出应如何推进其证据发展之路。一、多道心理生理测谎结论在美国的证据之路美国法院对待多道心理生理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