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尚  罗潇  孙建 《中国司法》2012,(5):35-39
在我们看来,2010年5月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可以视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该文件的下发标志着原有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与模式的式微与衰落,标志着三部门正式联手推动建立一种新型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与模式,即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新时期如何化解医患纠纷、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在此前各地不同模式的探索之后,至此告一段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模式得到各方的认可,成为一种理性与现实的选择。~、人民调解介入医疗纠纷处理的背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此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解决机制的形式在我国不少地方开始试点,调解已经为医患双方所认可和接受,并将发展成为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方法之一。笔者在《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样的背景下,就地方上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处置医疗纠纷的实践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疗纠纷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此“医疗纠纷第三方介入解决机制”的形式在我国不少地方开始试点,调解已经为医患双方所认可和接受,并将发展成为医疗纠纷的主要解决方法之一。笔者在《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于2008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样的背景下,就地方上运用人民调解机制处置医疗纠纷的实践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正式实施,一种新型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与模式——即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开始广东建立.从实践总结看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显示了中立性、专业性、公益性、独立性的优势.但是由于医疗纠纷解决需要的专业性、规范性和技术性等与传统的人民调解的相对业余性、非规范性和非专业性存在矛盾,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面临挑战和困境.完善广东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就是创新和突破传统人民调解机制,强化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专业性、公益性、中立性,确保其规范性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5.
分析新时期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出现的新特点,结合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实践,提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主渠道作用,必须主动融入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调解的理念,必须始终坚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专业性调解的特色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近年来,我国不少省市地方针对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和‘医闹’频繁发生的严峻现实,纷纷尝试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来化解医患矛盾。①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0年8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以下简称《人民调解法》)只是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提供了最基础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进专业化、行业化人民调解工作,发挥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医疗纠纷、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平安医院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近日,司法部、卫生部、保监会联合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贯彻调解优先原则,引入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预防和  相似文献   

8.
正从近年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的发展变化趋势上看,人民调解介入医疗纠纷,通过调解方式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这种发展趋势同当前世界各国处理医疗纠纷时注重调解方式的运用,在医疗纠纷的解决方式上普遍呈现出逐渐由诉讼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2来代替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发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2022,(7):58-59
<正>第五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收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不得收取费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收费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继2010年5月司法部、卫生部、中国保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之后,在三部门的联合推动下,当前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11年12月,全国共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1358个,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1074个,专职人民调解员1.5万人,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的医疗纠纷共14976起,其中,调处成功12218起,调处成功率81.6%。除西藏、港澳地区外,覆盖到地市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已在全国初步建立。繁荣背后进行冷思考,使得理论的发展跟得上社会变迁的脚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介绍域外医疗纠纷非诉讼法律制度的创新之处,从中借鉴其合理设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优化我国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一个较为开阔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法公正调解、公平合理赔偿”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初步形成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引发的不可控性、社会化的易发性、原因事实的竞合性和化解依据的渐趋合理性是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主要特征。我国各地目前正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实践来化解医疗纠纷这一世界性难题。浙江诸暨和宁波两地的实践模式表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之实践模式经由立法表达出的制度理性将很快得到共识性认知并被配置大量的制度实现资源,但不考虑区域差异的划一型官方推动可能会带来欲速则不达的后果;采取实地调查的路径提升纠纷解决学的研究品位时,须持慎之又慎的态度来确定样本。  相似文献   

14.
医疗纠纷多元调解新机制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逐年增多,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各种弊病也不断暴露出来,医疗纠纷解决现状令人堪忧。因此,如何克服医疗纠纷各种调解机制的自身缺陷,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种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调解》2023,(3):53-55
<正>第四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程序本章共25条,主要规定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启动方式、案件受理、申请形式、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方式、专家咨询、调解期限、法律援助等程序内容。第十九条【调解启动方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当事人申请调解医疗纠纷,一方当事人申请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医疗机构内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应当指派人民调解员赴纠纷现场,引导医患双方申请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16.
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在人民法院审判外的纠纷解决制度,其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得到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人民调解、行政仲裁、商事仲裁等制度,但是在日益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纠纷领域,却没有有效的替代性解决机制,或者是刚刚开始起步。本文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和世界的医疗纠纷现状,比较了世界各国医疗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并指出了在医疗纠纷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医疗纠纷已成为我国一大社会矛盾,而医疗纠纷的解决也是困扰我国法律界和医疗界的一大难题。目前我国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存在很多问题,医疗诉讼成本过高,患者处于弱势地位等等。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将医患关系引向不和谐的地步,因此,要解决我国医患冲突,应该在医疗纠纷诉讼外寻求解决途径,完善现有的医疗纠纷调解方式,加强人民调解在处理医疗纠纷当中的效力。拓宽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是医患双方能够在一个非诉讼的场合理智和谐地解决冲突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8.
陈美雅 《证据科学》2006,13(3):181-190
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作为一种在人民法院审判外的纠纷解决制度,其积极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广泛得到了重视。我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人民调解、行政仲裁、商事仲裁等制度,但是在日益引起社会矛盾激化、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纠纷领域,却没有有效的替代性解决机制,或者是刚刚开始起步。本文并分析了目前我国和世界的医疗纠纷现状,比较了世界各国医疗纠纷的替代性解决机制,并指出了在医疗纠纷审判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医疗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的建立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法律福音     
《法律与生活》2010,(19):64-64
公安部、司法部:推进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 9月19日,公安部、司法部首度联合召开交通事故人民调解现场会,总结了各地建立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深入化解道路交通事故引发的矛盾纠纷、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理执法办案工作水平进行了部署。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04个县(市、区)建立了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人民调解》2024,(2):51-54
<正>第五十条【调解协议履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并记录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履行的规定。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并不意味着纠纷的彻底解决。只有当事人完全履行了调解协议中约定的义务,才能最终实现案结事了。因此,达成调解协议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