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廉政瞭望》2011,(17):30-31
“甬温线7·23特大事故”后,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因为主持了一场备受争议和质疑的发布会,再次将新闻发言人这个敏感的岗位推到聚光灯下。据最新消息,王勇平目前已调任波兰,不再担任新闻发言人的职务。  相似文献   

2.
"祸从口出",有人这样形容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下课"。新闻发言人被免职,号称中央国家机关"黄埔一期"的王勇平是第一例。王勇平出问题看似是他个人的问题,其实是具体社会矛盾问题频出而政府部门普遍忽视民意或应对不足的一个缩影。在公众日益强大的围观压力下,将有更多缺乏诚意和经验的发言人招架不住,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3.
不管你信不信,最近一个时期在公众中流行的两句口头禅“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这是—个奇迹”居然都来自于中国最早培训的号称“黄埔一期”的资深发言人、曾经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  相似文献   

4.
陈立丹 《学习月刊》2011,(19):34-35
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去职了,其实他本人只是铁道部的代表,新闻发布会不成功,不完全是他的责任,他在中国各部委的新闻发言人里还算是比较优秀的。他最早到达现场,即刻召开新闻发布会,面对新闻记者的咄咄逼问,没有怒发冲冠离席而去,已经很不错了,不宜过分为难他。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1,(19):29
带着"奇迹"、"我反正信了"等"名言",在经历8年平淡的职业生涯和25天的蹿红之后,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远走华沙。不同于"7·23"事故发生后的群情激愤,王勇平的调离引发了争议,部分网友甚至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的确,在一个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面对持有广角镜、放大镜和显微镜的网民,一些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反而成为了"信息弱势群体"、"高危行业从业者"。因为,在现有体制的约束下,新闻发言人只是领导身边的一个"伴唱",他们对事情真相的了解或许不会比网民多。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0,(4):54-5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日前介绍,国新办正在对“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积极进行探索,以加强党务信息的公开,及时回应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这将是2010年新闻发布工作的一个亮点。王晨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初夏,央视名嘴白岩松出版了新书《一个人与这个时代》。在接受采访时,他少有地谈及了政府官员、新闻发言人、央视舆论监督等话题。记者:去年两会,你提了两个提案广受关注,一是建议各部委和各省份每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一是建议全国自然景观免费,这么久了,办理结果如何?白岩松:国务院推出发言人制度后,各部委中,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原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与媒体互动最多,尽心尽职,结果下场都很惨,都被免职调离。到2013年10月,  相似文献   

8.
高峰 《学习月刊》2011,(19):30-31
在一个成熟健康的社会里,新闻发言人有着重要作用:桥梁,增强权力与大众的沟通;润滑油,协调政府和媒体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引导舆论,避免小道消息。可最近以来,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频频陷入舆论的非议,甚至被称为"高危"行业。今年6月,担任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的毛群安,因提议建立媒体"黑名单",遭到网民的强烈反对。最典型的就是刚刚卸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一职的王勇平,他用了不到8分钟就"名扬全国"。  相似文献   

9.
刘惠忠 《理论建设》2011,(5):106-10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名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更有效地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落实,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言人代表政府部门发布各种新闻,因而具有政治人的角色特征;作为政治生活中的新闻发言人,又有着政策制定“敲门人”的形象。他们代表的是政府的声音,具有权威性和实施的紧迫性,这些都对新闻发言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6月,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接到有关部门通知,他将离开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岗位。7月18日,王旭明已赴任语文出版社社长一职。作为国内比较有个性的发言人之一,王旭明在任时曾饱受争议,经常由新闻发言人变成新闻当事人。有评价说:“他能够在这个位置上干5年,已经是奇迹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推进党务公开、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及其广泛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瞩目。作为一名组织部门的新闻发言人,笔者拟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更有效地推进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落实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1,(19):118-118
趋势 新闻发言人成为一个时髦的词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源于2003年政府应对“非典”危机过程中的“巨额学费”。如果说2003年以前中国的新闻发言人是外交部“一枝独秀”的话,那么在2003年之后,这一群体则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日前表示,“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2010年新闻发布制度建设的一个亮点。王晨介绍,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的“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的制度”。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的具体要求。中央外宣办是党中央的一个机构,国务院新闻办是国务院的一个机构,我们作为党和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主要负责部门,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9):31-32
吉林:组织部有了新闻发言人 “现在,社会上的‘业余组织部长’很多,时不时地传出小道消息。我们的新闻发布是正牌货,发布的都是权威新闻。”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燕明在媒体座谈会上说,吉林省委组织部决定设立新闻发言人,建立新闻发布会制度,让组织部门“打破神秘感,走出封闭性”。这也是组织部门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监督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后,凡是可以公开并需要社会周知的组织工作重大政策、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和重要信息等,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通过私人关系,拿到了回答“什么是“两规”的口径,但后来没有用上。  相似文献   

17.
2月21日至23日.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首次培训班在北京举办.这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对全国党委新闻发言人进行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其实.不只是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进行党务公开的探索:设置发言人、建立网站、举行新闻发布会……在网上搜索“党务公开”,有近400万条相关网页。  相似文献   

18.
八面来风     
《当代贵州》2009,(18):10-10
贵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市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9月1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即日起,该市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由网络新闻发言人代表市政府对外发布网络新闻和政务信息,并就网络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答复。此次贵阳市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通过网络及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不完整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这是全国首家以政府名义推出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杨顺祥 《当代贵州》2009,(18):71-71
9月1日,贵阳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即日起,贵阳市正式启动市政府系统网络新闻发言人工作。该市将在“中国&#183;贵阳”政府门户网站上设立贵阳市新闻发布会和网络舆论监督回复专栏,以此整合传统新闻发布会的信息资源,集中以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在互联网上发布新闻、信息,并以“网络新闻发言人”名义,采取发帖、跟帖的形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回复。  相似文献   

20.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并成为引发公众关注及社会动荡的动因之一。高校新闻发言人作为学校党政的“喉舌”,处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前沿,包括自信力、协调力、包容力和表达力在内的能力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合理化“危”为“机”成为检验高校新闻发言人专业水平高低的标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