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支部生活》2007,(11):45-4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也不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党处于执政地位条件下,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前途、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党的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因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2.
楚奇 《党课》2013,(4):61-63
胡锦涛同志强调:“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白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3.
袁新华 《学习导报》2011,(18):18-19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都或多或少地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否认真履职、正确用权,自觉接受监督,既是保证领导干部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又是促进一个地方和单位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一切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要求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5.
为官者作为掌握一定权力的公众人物,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好手中的权力,为老百姓尽好责、服好务,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人?笔者认为应该做到"六慎"。一慎权。要端正对于权力的认识。权力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人民赋予的,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6.
镜子 《先锋队》2011,(16):54-56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行使权力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摘自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7.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其中,为民的核心就是要保证权力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干部,每个人手中都掌握一定的权力。如何使用好权力。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搞清的问题。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先搞清你手中的权力是谁赋予的,来自于哪里?在我们的国家,人民是国家主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人民。因此,人民的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把它变成谋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新湘评论》2014,(5):64-64
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 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诚然,当上“官”、骑上“马”,比普通老百姓确实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必须明白的是,党员干部的地位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唯一正道。否则,就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并进一步指出,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党内监督作为监督方式的一种,是监督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其实质就是党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
齐永勤 《共产党人》2004,(14):11-12
党的七大以来,我们党曾对群众观点作过多次系统的阐述。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将群众观点概括为六个主要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的领袖,拥有极大的权力和崇高的威望。但他始终坚持原则、严以律己、严以用权,从不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正如他一再强调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权力的根本来源和基础。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对于他所关爱有加的至亲好友,他也同样公私分明,这在他同亲友故旧的书信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2.
孟红 《世纪风采》2014,(6):9-15
“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刘少奇一生勤政的座右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心为民、甘做公仆,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勤务员;他深知,这些所谓的权力和官职是人民给的,它只能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他对于人民群众总是满腔热情,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方便问题,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利益幸福为重,彰显了一个领导人对人民群众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3.
李瑞环 《实践》2007,(10):42-42
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给我们权力,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要我们为他们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又要掌权,又不为人民办实事,那还不如让人民另请高明。不管形势和任务有什么变化.不管政策、体制有什么变化,不管工作内容、重心、方法、条件有什么变化,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不能变,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群众路线不能变。  相似文献   

14.
对岗位的敬畏,实质是对权力的敬畏。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人民造福也可给自己招来祸害。一个为官者,如果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果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恪尽职守,尽心为人民服务,尽责为祖国效力,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好官,人民拥戴的官;如果用私欲驾驭权力,把权力当作满足私欲的工具,或只享用权力带来的好处,不思权力的责任,滥用职权,甚至以权谋私,搞权钱、权色交易,就可能招致牢狱之灾,甚至引来杀身之祸。  相似文献   

15.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慎待则利国利民,放纵则害人伤身。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一定要慎待权力,确保手中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做“权力迷”。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说到底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保持对权力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要时刻牢记权力就是责任,职务就是职责,当官必须奉献,任职必须勤勉。要时时清醒认识到:掌权要为人民服务,用权必为人民尽责,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国家的发展和富强服务,为群众的安宁、团…  相似文献   

16.
“为人民服务”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仅要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刻内涵,更重要的是要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全体人民树立起正确的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民服务可分为为人民有偿服务、为人民义务服务、为人民无偿服务三个层次.为人民无偿服务特别是其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7.
为人民服务从基础往上可分为为人民有偿服务、为人民义务服务、为人民无偿服务三个层次.为人民无偿服务特别是其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类道德的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使命目标,“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对“为人民服务”在新时代的精神承继与创新发展,二者的内在同一性主要体现在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蕴含了共同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共同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结合新时代要求,主要凸显了四个层面的实践逻辑,一是更加丰富了党服务人民的内涵;二是更加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中心地位;三是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人民被赋予了更宽泛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资产阶级道德趁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思想上产生的迷惘与困惑,与封建道德结伴而行,渗透到某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头脑中。而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对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重视不够,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于是就出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严重问题。一些领导干部置人民利益于不顾,只对上级负责;一些领导干部在金钱和女色面前,丧失了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0.
一是权力与责任的关系。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能否把握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是检验每个领导同志自身素质高低、党性强弱的重要尺度。权力,从本质上讲是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只有尽职尽责,才能正确行使权力。如果权力与责任脱节,权力就要异变,就会成为谋私的工具。作为领导者,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敬业如山,牢记党的宗旨,真正当好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