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初以来,大学生刘某“伤熊事件”引起社会各界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焦点之一就在于对刘某“伤熊”行为在适用刑法上发生困难,认定故意伤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没有刑法依据,认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缺乏司法解释,不予刑事追究又使这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这说明我国刑法对珍贵、濒危动物的保护还存在漏洞。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了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以下简称“前一罪”);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珍贵、濒危…  相似文献   

2.
刘强 《检察风云》2013,(15):4-5
龙勇诚在动物生态及行为学和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管理、研究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过去的20多年里,龙勇诚一直在为滇金丝猴的生存奔走,通过他的努力,一个可持续的滇金丝猴保护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建成。"保护滇金丝猴,不光只保护了这一濒危物种,至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业经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于1989年3月1日起施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从较完全的意义上走上了法制的轨道.野生动物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国宪法第9条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一家马戏杂技艺术团(以下简称马戏团)团长、执行团长因租用动物跨省表演,一审被法院以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判处10年、8年有期徒刑.该消息一出,随即引发舆论热议.人们议论的焦点在于:马戏团运输珍贵动物的用途是民间艺术表演,且未对动物造成伤害,机械地以非法运输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量刑是否过重?  相似文献   

6.
“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的义务”,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明文规定。然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家住江苏省如皋市的“环保卫士”陈进冬,20年拯救野生动物121万只(条).从而捍卫了法律的尊严。其锲而不舍、善待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记者 浦绍猛)近几年来,云南省永善县森林公安分局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始终把野生动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破获了一批偷猎野生动物的案件,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支撑起了一片蓝天。截至目前,共收缴各类野生动物活体73只,动物尸体50余只,并破获了一起捕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岩羊案件。在今年4月10日至4月19日全国统一开展的“春雷行动”中,永善县森林公安分局组织干警对全县范围内的宾馆、酒楼、饭店、餐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在检查中查获并收缴非法运输的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白腹锦鸡2只,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红胸角雉1…  相似文献   

9.
《司法业务文选》2013,(23):35-39
1.2013年1月2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31号公布2.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防范陆生野生动物疫病传播和扩散,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从事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源是指携带危险性病原体,危及野生动物种群安全,或者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的陆生野生动物;本办法所称陆生野生动物疫病是指在陆生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陆  相似文献   

10.
7月22日,长白山保护区公安局森保大队根据举报线索,将猎杀32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紫貂后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王春山抓获,在缉捕过程中。王持刀拒捕,将民警刺伤。 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间,长白山保护区内连续发生非法猎捕国家珍贵野生动物紫貂的案件。长白山保护区公安局在加强巡护和堵截的同时对紫貂皮的销赃进行了秘密监控,于2月下旬将犯罪嫌疑人王春海抓获,在其家搜出32张紫貂皮,近百个自制铁夹子。此案系王春海和其哥哥王春山共同作案,且  相似文献   

11.
2003年5月30日,乌鲁木齐铁路运输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大厅里座无虚席,人们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法官,倾听着此刻庄严的宣判声:“被告人张森泉犯非法捕杀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8000元……”张森泉听着法官的宣判,眼泪从眼眶里流了下来。男儿有泪不轻弹。张森泉这个51岁的汉子,泪水里含着悔恨,也带着些许委屈。个中缘由,正像他在法庭上阐述的那样,当时他只知道马鹿是国家保护动物,不知道野驹鹿(北山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更不知道猎杀野驹鹿会判刑坐牢,而且是在执行考察任务断粮之时……枪响了,北山羊挣扎着倒下新疆呼图壁…  相似文献   

12.
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保护是重要和必要的,与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理念发展同步,我国刑法有关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体系已逐渐走向精细化,“野生动物资源”法益的内涵亦随之更新。我国现行刑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存在保护类型粗放、入罪标准重心偏离、刑罚裁量较为轻缓等困境,难以满足野生动物资源法益完整保护的需要。不同类型的野生动物资源因核心法益内容,以及具体法益内容占比的不同,其刑法保护诉求也不尽相同。为此,刑法应在复合法益结构的基础上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类型化、个别化保护,并以此为基础实现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刑法保护体系的完善:着重实现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资源之刑法保护体系的区分性构建;通过优化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价值核算适用标准,完善此类犯罪的入罪标准;在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犯罪量刑时,要从严把握缓刑适用标准,并准确划定生态恢复措施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问题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的保护也大多停留在观念上、学理上,就连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法也是一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法,不能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应有的功能和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所以,本文谈的野生动物保护应该是更全面意义上动物保护,包括家养及用于科学研究和实验等野生动物的保护。通过分析现代野生动物保护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对野生动物法律保护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类犯罪为法定犯。但由于行政法、刑法以及司法解释关于野生动物犯罪相关规定存在一定的冲突,特别是在动物保护等级、保护对象、升档标准等方面,导致司法实践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众多困难。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动物犯罪案件司法鉴定、主观明知、违法性认识、证明标准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和一些地区民间传统狩猎风俗的影响,尽管保护野生动物的呼声迭起、人们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猎杀走私、贩卖珍贵稀有动物的犯罪活动却屡禁不止。在尚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老挝边民持军用枪支非法入境猎杀亚洲象、黑熊等野生动物的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中老边境地区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裁判要旨】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与非法狩猎罪可从犯罪对象、客观行为及构罪标准方面进行区分;涉及罪数问题时,应着重审查多个犯罪行为是否可评价为在同一概括故意下连续实施的、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符合该判断标准的,应择一重罪处罚,否则仍应数罪并罚。在法定、酌定量刑情节之外,还应关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制度的调整,并谨慎把握认罪认罚案件的从宽幅度。  相似文献   

17.
野生动物保护取得的成效 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野生动物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保护我国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需要。随着国家《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地方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规的颁柿实施,社会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因保护野生动物资源、切断非法买卖野生动物交易链的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立法解释,对明知是非法狩猎的野生动物予以收购的行为指引适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刑法规定。这属于立法中的法律拟制,客体主要是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制度。在实行"最严制度"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时代背景下,现行收购野生动物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司法解释存在诸多不足,亟待修改完善:一是本罪的成立不应以上游非法狩猎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二是对职业收购人、收购数量巨大、拒不交代上游非法狩猎行为人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适用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第二档法定刑;三是本罪罚金刑的幅度应当高于行政罚款。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律中,目前只有《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版),于2004年8月28日颁布并施行。随着人与动物关系不断改变,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已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近几年来,专家不断呼吁,尽快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完善动物保护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20.
梁玮 《法制与经济》2010,(16):48-50
自然资源权属问题历来为学者们所争议。有关自然资源的权属问题可以衍生出多个无益于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现象。本文以明确野生动物、野生动物资源、自然资源、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概念为前提,以2010年沈阳私人动物园东北虎饿死案为切入点,探讨野生动物园中野生动物权属的问题,并对野生动物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