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在农村工业化推动下,我国农民阶级出现了真正的职业分化,开始大规模向乡镇企业与乡镇转移和聚集,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阶层———新型工资劳动者,其显著特征是职业身份已和现代产业工人无本质区别,而社会身份仍是农民。它的出现,不仅使我国传统农村社会发生了分解,而且引起了我国阶级阶层结构和区域社会结构的历史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亚生 《工友》2009,(9):34-36
大学生打工,其身份是在校学生还是劳动者?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究竟是否合法有效?当工资被拖欠或者遭遇“工伤”,他们该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实践中,大学生意打工一般不认定其身份为劳动者,自然地,便谈不上劳动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型工资劳动者是已经走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非农从业者,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带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作为后发国家,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共时性存在的发展背景,构成了新型工资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境遇.目前新型工资劳动者的数量规模已居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第二位,其权利理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阶层化意识已经觉醒,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有关部门对其存在和权利状况的"交叠共识"基本达成,组织化的条件日趋成熟,真正需要的是工会组织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博弈智慧和实际操作层面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4.
第六讲 工资刘贯学《劳动法》中所讲的工资具有其规范的内涵和外延。工资是指劳动者通过提供劳动从其所在用人单位获得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用人单位以各种形式支付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但不包括支付给劳动者的保险福...  相似文献   

5.
高尔基说:"我知道什么叫劳动,它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美好事情的源泉。"人生因劳动而精彩,因劳动美丽,劳动者最美。劳动者的身姿最美。无论乡村还是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你随处可以见到劳动者的身姿。他们个个神情专注,全心投入,完全沉浸在劳动的快乐中。锄禾日当午的农民,面朝土地,朝圣者一样虔诚,他们紧紧依恋着泥土,以最优美的姿态,在土地上留下最生动的劳动剪影;课堂上,教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目光炯炯,神采飞扬,他们用  相似文献   

6.
从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看我国企业一级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者工资收入情况可以说是劳动者权益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它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劳动者最基本权益的实现状况,以及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否健全。从目前我国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情况看,仍存在不少问题,并已经对企业一级劳动关系以及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企业劳动者收入、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应当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同时建立具有实效的工资集体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家对工资的干预不仅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国家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共同利益的存在使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有了良好合作、相互理解与利益协调的可能,这是国家干预企业工资分配不应该忽略的社会现实.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前提下,劳动者个人与企业进行工资协商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国家对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分配进行干预.国家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干预可以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国家立法对工资的构成、具体范围和底线标准进行规范是可行和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工业化战略的直接产物,其独特的制度特征和区位优势,使其在我国现阶段仍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由于乡镇企业整体上尚未发生企业发展史上所说的"管理革命",因而,其劳动关系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所有者和新型工资劳动者之间的特殊利益关系。乡镇集体企业的经营者最大化追求"企业控制权"回报、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最大化追求企业利润、新型工资劳动者努力追求以较高比较收益为主要目的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而不计劳动权利和劳动条件,同时,占乡镇企业96 1%的个体私营企业因拒斥内部监督、不愿支付工会运行的经济社会成本和劳动者因维权意识不强而导致工会组建的内在动力不足,是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变劳资博弈中的工资“单决制”为“共决制”,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基本途径,其基本形式是工资集体协商.工会在工资协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职责,通过提高工会干部进行协商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其协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农民工身份的研究,不应忽视其劳动力身份的本质属性,而应从劳动过程和生产体制的角度描述新的劳动形式和劳动者状态,以及对于其身份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进行解释。研究以建筑业农民工为例,从劳动过程的角度对农民工身份的生产与再生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分包劳动体制通过劳动过程的个人管理、工资的弹性支付以及关系控制三种途径遮蔽了劳资关系,消弭了建筑业农民工产业工人的职业身份;第二,包工队内部的"庇护—依赖"关系稀释和转化了资本剥削劳动力价值引发的抵抗,用工方式的弹性化使得劳动控制的中心从组织内部的控制走向"市场控制",分包劳动体制在农民工内部获得了合法性并得以强化;第三,管理者的态度和评价构成了农民工身份认知的主要来源,使其主动与"农民"相联系并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表现为对包工制的依赖和认同、对劳资力量不均衡的被动接受以及自我隔离的适应策略。研究认为,生产过程对农民工身份的塑造具有决定性作用,农民工身份最终会通过自我实践被不断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壮大高技能素质的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既是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着力点。为摸清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发展现状和基本需求,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对建筑产业工人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发现,建筑产业工人的生产技能与职业素质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提升,但同时仍然存在系统性现实障碍。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以突破行业体制瓶颈作为发力点,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推进技能培训与人才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建筑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的体制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村进城务工的主体,但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不足,不仅影响其非农收入的增加,同时也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应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投入,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建立与完善适合"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特点的资质管理办法,以全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有效促进"新生代农民工"非农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分配方式、劳动关系等领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工会工作的定位、对象、机制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会要不断适应新阶段工作发展的要求,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工会工作的创新机制,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4.
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与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进城务工人员是工会工作新的对象和领域,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存在的问题目前十分突出。工会要尽快、最大限度地将他们组织起来,要建立适应他们特点的组织网络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要积极推动他们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和维护机制建设,维护好他们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振兴实体经济,而产业工人队伍是振兴实体经济,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基于12家企业以及6所职业院校的调研情况,发现当前产业工人在思想上存在职业自豪感不强、主人翁意识淡薄、学技能动力不足、建功新时代着力点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工...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农垦企业职工队伍发生重大变化,其社会地位、队伍构成、劳动者权益、社会保障等出现了新的情况,既有转型期作为农垦产业大军的排头兵作用,也客观存在着属于弱势群体特性,探讨和研究农垦企业职工队伍的现实问题,是当前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农垦和谐社会值得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维护企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竞争机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 ,国有企业职工内部在经济收入 ,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出现弱势群体。在这种情况下 ,工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 ,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振兴实体经济多次提出要发扬"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对于振兴实体经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的发展缓慢问题,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竞争力不强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国企业缺乏更多拥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培育、关心尤其要大幅提高拥有"工匠精神"品牌职工的待遇和地位,是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的前提和基础。以弘扬"工匠精神"为目标的职工文化是振兴我国实体经济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但是,经济的繁荣并不必然或自动导致社会公平,不公平的增长往往带来社会不稳定甚至社会动荡。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也是我国最大的群众组织,以维护职工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己任。面对各种社会矛盾,工会应该而且能够在更大的社会层面为我国经济的公平增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共享经济平台网约工已经成为一支规模巨大的新生就业群体。作为新就业形态的代表,其明显表现出核心生产工具新、就业形式新、与服务平台的就业关系新的新特征。该群体主要由直营工、众包工和第三方用工组成,其劳动权益实现出现明显分层,其中直营工最好、众包工较差。网约工整体面临五大突出问题:安全风险高、保障低,劳动收入不稳定、没保障,社会保险保障差,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缺少有效话语权。制约网约工劳动权益的因素复杂,既有法律法规滞后性因素,又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因素,还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新问题等。为更好地维护网约工合法权益,研究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稳妥处理"包容"与"审慎"之间的关系,加大执法检查和监督,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平台企业的法律责任,工会组织将相关网约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