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农十二师西山农牧场职工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职均收入每年保持两位数地增长。在这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致富能手,刘保明、赫东升就是其中的典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找到致富的答案。科技种植引领致富:刘保明是该场农二连职工,1989年高中毕业后就一直在二连承包土地。他在科学种地上舍得下功  相似文献   

2.
<正>严光是土生土长的军垦第二代,在团场改革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夫妻二人依靠多种经营走上了一条致富的道路。刚从事土地承包,一切都是空白,工作中,他虚心向老职工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就及时向技术人员请教,平时注意搜集整理有关种植棉花的资料,依靠科学管理和踏实肯干,走出了一条种植致富路。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初升的太阳伴随着的朝霞最灿烂,其实,夕阳斜下时的晚霞最耐人寻味、久久不散。在农三师五十一团就有这祥一位老妇人,晚年了还在忙忙碌碌地寻找致富路,为青年一代树立了榜样。今年65岁的买尼木沙汗,是五十一团十三连的农民,她带领子女在发展自营经济的道路上辛勤耕耘了5个年头,不仅走出了一条致富的康庄大道,而且已成为全团种、养行业中的佼佼者。目前,她家房前屋后的10亩自用地里,已修建了3座标准化棚圈,养殖了20只羊、41头优质纯种黑白花奶牛和数百只纯种信鸽。买尼木沙汗是个精明干练的女人,虽年过六旬,但老有所为。2003年  相似文献   

4.
今年36岁的朱传英,在承包的8亩土地上依靠科技,大胆投入,巧调作物种植布局,精耕细作,三年获纯利5万多元,用辛勤和汗水筑造了一条宽阔的致富路,成为团场远近闻名的巾帼科技致富明星。 在团场土生土长的朱传英初中毕业后,便在糖厂上班,成为制糖车间的一名制糖能手,1998年团场工业企业改制后,她跳进农门与土地结上了情缘。 这年的冬季,从来没有和土地打过交道的她,买来了10多本蔬菜种植技术书籍,从头学起了农业知识。连  相似文献   

5.
木合塔尔热依木从小生长在玉尔滚山下这片土地,对这里的父老乡亲充满了感情。1994年从塔里木农垦大学毕业,他志愿要求回到了家乡。站在滚滚流淌的玉尔滚河边,望着几年来没有什么太大变化的土地,他在心里暗暗立下志向:一定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父老乡亲生活得好一些。玉尔滚民族分场耕地面积1郾1万亩,有11个农业单位,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近几年,分场开始引导农民种植棉花。为了改变农民传统的种植观念,主管农业的副场长木合塔尔热依提走家入户向农民讲述种植棉花的好处。为了使农民尽快掌握棉花生产技术,木合塔尔热依提费尽了心思,从最基础的环…  相似文献   

6.
农十四师皮山农场帕坦·努买提,靠科学养殖致富.实现年收入近10万元,成了农场远近闻名的畜牧业养殖大户。帕坦·努买提今年36岁,初中文化程度,全家7口人,劳动力两个,上有两位老人需要赡养.下有3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而且人多地少,经济十分困难,一直到 2002年,一家老小还基本靠低保过日子.是个典型的特困家庭。  相似文献   

7.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工,创造了从白手起家到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养猪的奇迹。 就是这位农工,在10年中,用勤劳的双手和所学的知识,创下了在石河子市郊和一四二团分别拥有1200平方米和700平方米的两个养猪场,  相似文献   

8.
每到农忙季节,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十连的田间地头总会出现一位开着拖拉机的女人,她犁地、播种、拉运农资……样样精通,看着她风风火火地忙碌着,大伙都佩服地竖起拇指:“这个女人不简单,在全团也找不到几个呀!”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她对职业过于执着,也有人说她获得的荣誉不少了,该歇歇脚……对此她一笑置之,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共产党员,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  相似文献   

10.
农七师一二九团十四连女职工王庆花,通过辛勤劳动,依靠科学种田,在短短3年时间里个人纯收入7万多元,从往日的贫困户一跃成为致富能手。 36岁的王庆花,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可她却依靠科技,凭借勤劳的双手,耕耘并收获着串串希望。多年来的磨炼使她懂得要想在棉花地里刨出“金”来,不懂科学是不行的。她虚心向老职工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就向技术员请教,平时注意收集整理与植棉有关的科技资料。通过近3年的潜  相似文献   

11.
<正>她用满腔的热情温暖着广大职工群众的心,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起了工会干部的典型形象,为职工群众维权、带领他们勤劳致富奔小康……她不惜余力地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是送人玫瑰,留有余香。她从事工会工作已经19年了,她就是如今被农一师八团职工群众亲切地称为"铿锵玫瑰"的团工会主席——史自敏。  相似文献   

12.
2004年3月,史自敏当选为农一师八团工会主席,在上任调查的基础上,她确定了工作思路,决定从抓组织建设入手,以创建先进职工之家为动力,规范工会内部的管理,因势利导逐步拓展工会工作。首先她从建章立制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她坚持每周一召开科室人员会议,安排部署本周工作,检查上周工作落  相似文献   

13.
"老板,来4个面!""好咧!""老板,给我们上3个杂烩汤。""这就好!"这是位于托里县庙尔沟镇乌塔公路旁"宁夏回民饭馆"中传来的吆喝声,在这里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身材娇小、面带  相似文献   

14.
在靠近中哈边境的巴尔鲁克山下,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军垦战士——农九师一六一团十连职工陶圣国,凭着他的聪明和胆识,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在远离十连的哈阴沟,走种养结合的发展路子,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年均收入达到二万余元,多次被师团评为“致富能手”、“庭院经济三十佳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5.
正1990年,在外打工的何勇听老乡说兵团人少地多,而且农民还能享受工人的待遇,到那里去种地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年,这个30岁出头的毛小伙带着对兵团的好奇,跟着亲友们坐了7天的车来到了地处南疆的三师四十六团四连务农。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名普通的党员,却在群众中树立了一面旗帜;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如一股清泉滋润着这片土地;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工作无怨无悔。她就是农一师一团十连农工、共产党员黄花俊。近3年,她承包的44亩棉花依靠科技投入、精心管理获得了好收成,3年中亩均单产达到400多公斤。她本人也成为连队的一名富裕户、小康之家、勤劳致致富的女能人。  相似文献   

17.
杨桂英是农一师一团十九连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植棉女工,年仅39岁,多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线从事棉花种植工作。仅2000-2004年,杨桂英累计总产籽棉55.3万公斤,平均亩产籽棉391.6公斤,实现总产值231万元,累计向国家上缴利润36.2万元。1986年,杨桂英从天府之国四川来到了盛产棉花、水稻的农一师一团,在十九连开始了她的团场职工生活。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在大田一线承包土地。她努力钻研种棉技术,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和对植棉工作的执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她先后获  相似文献   

18.
兵团石河子总场三分场六连芦三民家由穷变富了,大家都说是他妻子佘春秀的功劳。去年,她承包家庭院养猪收入达1.7万元,顶当连长的丈夫4年多的工资收入。此刻,人们送她一个“致富女能手”的雅号。 芦三民和佘春秀身边有4个孩子,因佘春秀是家属,全家6口全靠老芦百八十元的月工资过活,日子是够艰难的。后来,虽然佘春秀参加了家属排劳动和大组承包,年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11月29日,二师二十四团扶贫办工作人员,来到和硕县玉龙花园小区,走进十一连建档立卡脱贫户代红金家,一进门看到他正在忙碌着给发财树浇水,十几盆花摆放有序,翠绿喜人。代红金今年40岁,精力旺盛,他是1989年从四川安岳县来到这里。在这片土地上他泡过荒、治过碱,挖过野甘草、开过拖拉机,成了一位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  相似文献   

20.
叶建萍同志是2001年调入农一师五团的,那年的8月,经过全团近200名会员代表的选举,她当选了五团工会主席。从那一天起,她就把自己一颗真诚的心与全团广大职工群众、与工会工作紧紧连在了一起……她是一把伞,为职工撑起一片民主的天地叶建萍有多年基层工作的经验,她深知只有让职工了解企业,才能使他们理解企业。五团是一个贫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