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未成年学生校内人身伤害案件中学校责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未成年学生在学校期间(包括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下同)受到人身伤害的事件频见报端,受伤害学生为此起诉至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巨额赔偿责任的案件也日益增多。而不同地区的法院对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关系的认识不尽一致,对学校应依何种原则承担法律责任看法不一,对未成年学生校内人身伤害案件发生后判定学校责任时要涉及到的若干问题意见分歧。因而,案情大致相关的案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学生的人身伤害与学校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新 《河北法学》2000,(3):107-108
未成年学生发生人身伤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有上学或放学的路上;有的发生在课上,也有的发生在课间;有的是由于嬉戏所致,有的是学校管理疏漏引发。总之致伤的原因和情况多种多样。由此所引发的未成年学生诉学校损害赔偿的案件也逐年增加。对学校应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人们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3.
学生伤害事故的学校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校园生活的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历来倍受社会所关注。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存在教育、管理、保护的法律关系。如果未成年人人身受到伤害,学校一般情况下承担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是其特例。教师因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在事实上存在契约关系,但学校并不因此而承担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学校承担的是法定保护和照顾义务。民法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人身权保护,当其受到人身伤害时,若学校不能证明自身没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谢雪雁 《法制与社会》2011,(22):80-81,89
近年来,校园伤害案件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损失,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切实减少类似案件的再发生,本文追根溯源,分析了未成年学生校园伤害案件多发的原因,包括学生方面的原因、家庭的原因、学校的原因和社会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侵权的概念和范围及中小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侵权的归责原则,最后针对中小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侵权的责任承担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等院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不时见诸报端,高校频频坐在被告席上。学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各方责任难以认定,对此很多人认为只要学生在学校遭受伤害,学校就应该负责任。本文立足于这些难题,通过分析高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点,探究校方对学生的安全保障义务及违反不同义务所引发的责任,依据不同的归责原则适用范围,提出了高校因安全保障义务来源的不同分别选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伤害或致人伤害,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或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案件逐年增多。本文拟对学校在未成年学生伤害赔偿中的法律地位和归责原则,以及承担赔偿责任的条件提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近来,学生伤害事件频繁发生,再度让人们将视线投向校园。2012年1月至11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校园伤害案件20余起,主要涉及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大部分被侵权人为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海淀区法院经调研认为,校方及学生家长对学校安全保障责任的认识存在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0.
在校未成年学生人身伤害赔偿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司伟 《法学论坛》2001,16(4):80-84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社会公益性组织。学校有依未成年学生法定监护人的委托而在特定时间和区域内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监护的职责。其监护职责的归责原则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补充。对于因未成年学生在校发生人身损害而引起纠纷的处理主要应依照此归责原则来衡量,综合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一、根据民法通则第十六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22条的规定,监护人将未成年学生送至学校学习,其监护职责并未转移到学校;学校也不因接受未成年学生到校学习,自然而然地承担起对该学生的监护职责。监护人如果想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学校,必须与学校达成明确的委托约定。没有明确的委托约定,不能推定学校接受监护人的委托,对到校学习的未成年学生承担起部分或全部监护职责。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对在校学习的未成年学生,学校虽然没有监护职责,但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学校履行教育、管理、保护义务不当,以至未成年学生在校园内加害其他未成年学生的,除加害人的监护人应当承担责任外,学校也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如何保护好在校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校方在这类案件中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校园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法制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发生在校园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提起诉讼的案件逐年增加,并且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热点。由于这类案件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诸多关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多样性,也由于当前法制相对滞后,各地法院在执法尺度上存在很大差异,对这一问题进行法律探索就显得尤为迫切。根据法律规定,学校负有监督、管理、教育、看管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各种行为的职责。这种职责自未成年学生进入学校始起,学校就自动承担,可称之为准监护责任。准监护责任的含义及其法律特征所谓准…  相似文献   

14.
咏梅 《法制与社会》2010,(6):272-273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学生、家长带来了伤害,也影响了高校进一步和谐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司法实践中校方注意义务的违反是认定高校过失侵权成立与否的重要因素。校方注意义务是指高校在执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注意而避免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义务。本文认为校方注意义务之主体、内容、责任判断等对在校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许婧 《法庭内外》2011,(7):30-32
近年来,校园伤害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类型的案件,家长普遍都会因为自己疼爱的孩子受到伤害而情绪激动,受伤害学生的亲属也会因亲情关系参与其中,从而导致校园伤害案件具有群体性和矛盾易激化的特点。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少年庭对受理的校园伤害案件进行调研,发现校园伤害案件存在着以下特点:第一,校园伤害已成为侵害在校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主要因素,在该庭受理的78件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有46件都是发生在校园内;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学生在学校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应依据什么原则(标准)认定学校的法律责任?学校在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是否必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是中小学校长及其教师十分关注又倍感困惑的问题。尽管2002年6月25日,教育部发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对学校担责及免责的情形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办法》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形,因而探讨"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的性质 在处理中小学校学生伤害问题中,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性质的认定一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7.
周伟 《江西律师》2001,(3):25-27,30
学校在学生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发生损害赔偿时,学校、教师怎样定位?是否对学生(指未成年学生,下同)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承担其民事责任?这是近几年来在社会上频频出现的问题。笔者担任学校及教育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参与处理多起类似事件,如学生在校园内的相互伤害;学生在校园外对他人的伤害;校外人员闯入学校对学生的损害;学生自己的失误造成的自我伤害等等。学校对此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于宁 《天津检察》2009,(5):33-35
鉴定结论,做为法定的独立证据形式之一.在刑事诉讼中往往对案件的定性和刑罚裁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诸多类型的鉴定结论中,人身伤害鉴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涉及人身伤害的案件,涵盖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危害公共安全、抢劫、抢夺、绑架、强奸等多项罪名,使人身伤害鉴定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人身伤害鉴定由于直接关涉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和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往往成为案件的矛盾争执焦点。因此,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强调了对人身伤害鉴定的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9.
1997年3月15日 ,贾国宇诉北京国际气剂有限公司等损害赔偿案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 ,开创了人身伤害案件精神损害赔偿第一案。在随后的审判实践中 ,全国对人身伤害案件精神损害赔偿已有十余案判例 ,赔偿数额悬殊较大 ,究竟哪些人身伤害案件应将精神损害列入赔偿范围 ,赔偿数额应考虑哪些因素 ,由于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使审判人员很难掌握 ,笔者就此略述浅见。1人身伤害中精神损害的3种情况依照人身伤害案中人身伤害与精神损害的因果关系分类 ,可分为3种情况。第1种是机械性损伤直接作用于颅脑组织 ,破坏了脑组织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20.
一、我省人身伤害案件的基本特点 近几年,我省受理的人身伤害赔偿案件逐年呈平稳上升趋势,已在一审民事收案中占第三位。1996、1997、1998年我省受理初审人身伤害赔偿案件分别为21715件、26775年和30204件,分别占当年民事案件收案总数的9.3%、9.9%、10.56%。以近几年审理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