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申曙光 《中国减灾》2012,(11):32-33
提到灾害或巨灾与保险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保险赔款。其实,保险并不单纯起到赔款的作用,它还可以在减灾,特别是预防灾害,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保险应该是减灾、特别是巨灾防灾减损中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力量。这也是保险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基本定位。然而,从防灾减灾的角度看,保  相似文献   

2.
<正>7月8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民政部会见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一行,两部门就加强防灾减灾合作进行交流。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参加会见。郑国光对近年来民政部与中国气象局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合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下一步能与民政部建立开展气象灾害联合调查机制,深化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联合打造中国减灾科普宣传品牌,推动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及标准建设,共同加强防灾减灾救灾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3.
提到灾害或巨灾与保险的关系,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保险赔款。其实,保险并不单纯起到赔款的作用,它还可以在减灾,特别是预防灾害,减少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保险应该是减灾、特别是巨灾防灾减损中一个可以依靠的力量,而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力量。这也是保险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一个基本定何。  相似文献   

4.
保险骗赔:此路不通蔡建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保险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保险赔付对稳定企业经营,保障经济发展,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谁知有人居然打起了保险骗赔的主意,将骗取保险赔付作为一条生财之道而不惜铤而走险...  相似文献   

5.
正为改进自然灾害救助方式,完善救助体系,提升救助能力,山东省潍坊市积极探索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新思路,连续三年将实施民生综合保险工程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2016年实现全市全覆盖。2016年4月27日,经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确定4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承保潍坊市民生综合保险项目,经潍坊市政府授权市民政局作为投保人与中标保险公司签订协议,7月1日起在全市范围正式起保。  相似文献   

6.
陈厦 《中国减灾》2013,(12):44-47
近年来,民防工作已由人民防空向防空防灾“两防一体化”进行转变,并逐步开始在城市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服务与保障。本文主要介绍了民防的内涵和民防职能转变的过程,y-J纳总结了民防在城市防灾减灾中主要开展的工作和民防、民政在灾害领域开展的合作,并以浙江省的合作实践作为案例,为探索民防、民政两部门在防灾减灾领域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江苏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探索引入商业化灾害保险机制,着力拓展灾害应急救助内涵,让广大群众享受普惠型保险补偿,为受灾居民增加一道保障防线. 一、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一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为了更好地落实民生保障要求,无锡市政府将"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为市区户籍居民免费办理自然灾害附加保险"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强化考核,定期督查,整体推进,确保了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有效落实.二是实施社会公开招标.  相似文献   

8.
正外交部作为国家减灾委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国内各部门完善我国的减灾规划,推动开展减灾救灾国际合作,加强防灾减灾的经验分享与信息交流,完善海外救灾领事保护工作,通过"减灾外交",推动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在世界及亚太区域层面的合作发展。中国与联合国的减灾合作为实施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以下简称"UNISDR"),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3,(13):28
近年来,江苏省无锡市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江苏省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探索引入商业化灾害保险机制,着力拓展灾害应急救助内涵,让广大群众享受普惠型保险补偿,为受灾居民增加一道保障防线。一、政府推动,部门实施。一是列入政府实事项目。为了更好地落实民生保障要求,无锡市政府将"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为市区户籍居民免费办理自然灾害附加保险"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强化考核,定期督查,整体推进,确保了自然灾害保险制度的有效落实。二是实施社会公开招标。本着公平、公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2,(7):62-62
为全面了解云南省自然灾害防治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当前灾害形势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云南省综治委的要求,由云南省民政厅牵头,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地震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  相似文献   

11.
吴弢 《中国减灾》2023,(5):48-51
<正>湖北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省份之一,防灾减灾救灾任务十分繁重且艰巨。为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湖北省各地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多渠道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基于作者2022年对宜昌、襄阳、十堰、黄冈等地灾害保险制度实施情况的调研,介绍了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的三项政策性灾害保险在推进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信阳工作》和《信阳日报》发表后 ,立即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信阳市劳动局拟与统战部联合下文 ,逐步引导个体、私营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部分县、区保险部门邀请统战部、工商联共同召开了有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的社会保险动员会 ;平桥区在个体、私营从业人员中实行社会保险试点取得圆满成功。各级统战部门应把动员、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社会保险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9):59
2012年4月5日,民政部与中国气象局合作一周年座谈会暨气象频道《中国减灾》栏目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会议通报了一年来的合作进展,明确继续推动民政、气象两部门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罗平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12,(7):60-60
2012年6月19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会见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银成一行。王银成总裁介绍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希望与民政部在推动开展农房保险和自然灾害公共责任险、灾害信息共享、灾害研究、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5.
博茗 《北京观察》1999,(2):12-15
近年来,人寿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养龙保险的重要补充已经迅速发展了起来。从1982年仅中保一家公司开办寿险业务以来,至1998年已有6家保险  相似文献   

16.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17.
保险骗赔面面观范建军,曹东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迅速发展,大量保险赔付对稳定企业经营,保障经济发展,安定人民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一股浊流也在保险理赔中悄然流淌。据报道: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仅1983注7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12,(5):59-59
2012年4月5日,民政部与中国气象局合作一周年座谈会暨气象频道《中国减灾》栏目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会议通报了一年来的合作进展,明确继续推动民政、气象两部门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合作,共同提升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民政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罗平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国家把防灾减灾工作作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减轻灾害风险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灾害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推进综合减灾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不断提升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水平,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网言网语     
正随着自然灾害的多发频发,民众对自然灾害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越来越关注,在网络上对相关事件、工作进行评论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以下是本刊挑选出的部分网友评论:@瞅五眼:希望看到未来不仅出现NGO组成的救援网络,还能出现大的救援网络之间的合作,最终能出现政府和民间共同合作的救援体系。@幻Chaos:我们无法阻止灾害,但我们不能漠视灾害,我们必须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