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于1938年3月北上抗日,英勇地参加了伟大的抗日战争,为全国抗日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北上之前,闽粤边红军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采用灵活的斗争策略,抗击了国民党中央军第3师、49师、75师、80师、第十九路军和粤军第9师、155师、157师以及国民党福建保安团的残酷“清剿”,坚持了闽粤边区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福建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初期的武装斗争  相似文献   

2.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中共闽粤边特委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闽粤边红军游击队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期间,我历任红军闽粤支队支队长、红军被立营营长、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团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春,敌人调遣了大批兵力驻防漳州,对我根据地和红  相似文献   

3.
闽粤边区的基层党组织曾开展了一场颇具声势的革命竞赛。竞赛的中心内容,是发展红军游击队和创建新的党团支部。 此前,中共闽粤边特委于平和尪仔石山召开第五次扩大会议,提出要尽快地到大社中发展党团组织,迅速集结更多党的先进分子,在  相似文献   

4.
一、闽粤边党的报刊活动概况1934年1月,中国各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为了牵制敌军,中共中央决定由原厦门中心市委领导下的漳州中心县委,和原福建省委领导下的饶(平)、(平)和、(大)埔县委,及原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安)、澄(海)、饶(平)县委,合并组成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直属中央领导。同年8月,中共闽粤边区临委在平和县邦寮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闽粤边区特别委员会,黄会聪任书记,下辖靖和浦县委、潮澄饶县委、饶和埔县委和漳州工委。1936年7月后,中共厦门工委也受其领导。这就是闽粤边党组织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四、坚持反“清剿”斗争闽粤边区反“清剿”斗争是艰苦卓绝的。红军游击队依靠地方党和群众,同敌人进行了反复的较量。(一)保卫靖和浦根据地埔尖山战斗胜利结束后,敌人在闽粤边区进行了新的军事部署。国民党中央军第80师、粤军张瑞贵部和李汉魂部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对闽粤边区发动了残酷的“清剿”。1935年初,敌人占领靖和浦根据地的龙岭、欧寮、山前等战略要地后,施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政策。敌人所到之处,烧毁所有的房屋与山林,抢掠农民所有的米谷和衣物等,实行移民政策,将苏区群众移走,  相似文献   

6.
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是1934年中共中央为着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进攻,计划在敌军后方与侧边猛烈开展游击战争,以配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而在闽南和粤东边界组建的地方党组织。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它领导边区军民从当地斗争实际出发,英勇奋战,使闽粤边区成为一块富有声色的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民族革命战争在南方八省的战略支点之一。在纪念中共闽粤边区  相似文献   

7.
中共闽粤边特别委员会的革命历史在平和县乃至整个闽南革命史上都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在整个闽粤边区革命斗争中,闽粤边特委成功运用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即"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把闽粤边区的革命事业推向鼎盛时期。闽粤边区的革命历史是丰富、深刻而全面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今天,重温这段光辉的革命历史,对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后,国共两党在闽粤沿海共赴国难,合作抗日,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国共合作,抗日军兴 中国共产党倡导和组织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开创了国共合作、抗日军兴的崭新局面,闽粤两省的国共关系和闽粤沿海的抗战形势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共闽粤边特委根据地按照中央指示,在南方15个根据地中率先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开展国共抗日合作谈判。1937年6月,中共闽粤边特委在高坑乡(即现在平和县国强乡高坑村)侯卿陈氏宗祠举行扩大会议,会议作出有关决定并发表《为改编红军第一、三支队及漳州人民抗日义勇军告同胞书》。高坑会议是中共闽粤边抗日合作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在促进闽粤边国共合作抗日局面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机关纪念馆位于平和县南胜镇邦寮村尪仔山,往东是著名佛教圣地三平寺和风景秀丽的太极峰。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闭幕后,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将中共厦门市委所领导的漳州中心县委与福建省委领导的饶和埔县委及东江特委所领导的潮澄饶县委合并组建成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直属中央。1934年5月,中共闽粤边区临时特委在漳浦车本成立,1934年8月,在平和县南胜邦寮山召开闽粤边区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闽粤  相似文献   

11.
位、作用及对黄会聪同志的评价问题。重探讨了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的历史地共收到学术论文四十八篇、资料十三篇,着的老同志和党史工作者一百二十多人。会议东、福建等地的当年参加闽粤边区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12.
何浚早年在南洋加入共产党,一九三一年返回祖国,是闽粤边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长期在闽粤边和海南岛从事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是一支在游击战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队伍。它包括闽南红三团、潮澄饶红三大队、饶和埔中心区游击队,以及后来发展的闽粤边支队等,1934年8月,中共闽粤边特委成立时,兵力约有600人,游击队经常活动的范围主要在闽南7个县和粤东4个  相似文献   

14.
4.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时期难忘的岁月/李德安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 辑,1986年。在密密的丛林里一一回忆在闽西三年游击战 的日子里/郑贵卿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 辑,1986年。闽西三年游击战/张玉辉了福建党史资料第 五辑,1986年。万绿丛中战旗红一一闽西革命斗争片断回忆 /邱相田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辑,1986 年。切不断的交通线一一闽西南三分区交通站工 作回忆/姜茂生了福建党史资料第五辑, 1986年。安南永德人民对红军长征作出的贡献/侯小 莹了泉州党史通讯,1986。3 .27闽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学术讨论会综述/黄剑 岚了闽南革命史研究,1986.1 .Za…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中央主力红军处于艰难的长征途中,战斗于闽西南地区的党和红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开展了猛烈的游击战争,竭力牵制敌军,以配合中央红军顺利北上转移.1935年仲夏,为实现闽西南区域游击战争新的战略部署,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命令闽西红九团挥师突入闽粤边界,相机与战斗在这里的闽粤边红三团取得联系,共同打通闽西南,开拓闽西南游击战争的新局面.5月,红九团奉命开始了闽西南红军的一次长征,  相似文献   

16.
(一)闽粤边区三年游击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革命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这十四个地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1页的注释和绝大部分的党史、革命史论著,都说是浙南、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中共闽粤边区特委成立80周年。80年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中共闽粤边区特委为了配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和中央红军长征,争取南方游击战争的胜利,曾经在福建闽南和广东粤东边界的广大地区,领导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与十倍于己的强敌进行殊死的斗争,不断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清剿",并在敌我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困境中发展壮大,成为南方八省十五块游击根据地中的重要的一块,  相似文献   

18.
五南苏区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闽南和闽粤边区的模范苏区。我和何浚、朱曼平等都在这里工作过。中共闽粤边特委的许多重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过。五南区归平和县管辖,东南与  相似文献   

1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六年的几年间,闽粤边区发生了错误的“肃反”运动。一批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干部、群众无辜被杀,蒙受不白之冤,使革命事业遭到了不应有的重大损失,这一教训是极为沉痛的。闽粤边区的“肃反”运动先后主要有两次。第一次发生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上旬,从  相似文献   

20.
饶(平)、(平)和、(大)埔、诏(安)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广东东江苏区和闽西苏区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粤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一个部分。中共东江特委,闽西特委和闽粤边区特委先后领导饶平、大埔、平和、诏安四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