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梦令·元旦>入选三明十大城市名片,这是三明"中央苏区"文化的一次升华.  相似文献   

2.
在宁化革命纪念馆厅堂上有一件颇具传奇色彩的党史珍品——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匾。匾上刻着邓子恢同志手书的该词全文: 宁华清流归华,  相似文献   

3.
《如梦令·元旦》入选三明十大城市名片,这是三明“中央苏区”文化的一次升华。同时,也给正在全力打造红色品牌的建宁,又增添了一道光彩。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的这首词创作于建宁。请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9月出版)《如梦令·元旦》注释:“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在福建省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以后,  相似文献   

4.
日前,我们在调查毛泽东福建革命活动遗址时.发现了毛泽东1930年1月率领红四军从闽西转战赣南,途经清流、归化(今明溪)、宁化时写下的《如梦令·元旦》一词的手书,这在以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手迹中都未收录,属首次发现。更让人称奇的是。这一手书的内容与以往正式发表的《如梦令·元旦》,全词6句有2句不同,33个字中有10个字不同。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5.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手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转请邓子恢同志手书。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毛泽东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毛泽东后得出的符合历史的定论,证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相似文献   

6.
1930年1月,在从闽西北向江西进军途中,毛泽东写就了著名的《如梦令·元旦》一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这首词是红军文化的宝贵财富,是红军文化资源中的精品。词中提到的宁化、清流、归化(1933年改名为明溪)三县现均为三明市管辖,以下概称为宁清归。因此,打造以毛泽东《如梦令·元旦》为主题的红军文化特色品牌,以这一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来引导和带动三明一带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并在全国红军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起到一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认真考证,认为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章是1930年1月30日在江西永丰藤田填写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认真考证,认为毛泽东《如梦令·元旦》词章是1930年1月30日在江西永丰藤田填写的。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9,(1):116-117
1930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从闽西转战赣南,途经清流、归化(今明溪)、宁化时曾写下《如梦令·元旦》一词,该词1956年8月首次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时,题为《宁化途中》,1957年1月《诗刊》发表时才改作《元旦》。那么,这首词是否真的作于1930年的元旦呢?  相似文献   

11.
0040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李兵兵 @李明勇  相似文献   

12.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6年1月号的《诗刊》。同时发表的还有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人民日报》及全国各大报都及时转载了这两首词。 正式发表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是这样的: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一九六五年五月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他对中国文学终生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文学素养极高的他曾创作了大量"空前绝后"的诗词。他之所以能创作出为世人交口赞颂千古流芳的诗词,与他字斟句酌反复修改是不无关系的。写成初稿后自己反复吟咏反复修改后再定稿1935年10月7日,长征途中毛泽东与张闻天、王稼祥等一起饱览了六盘山雄姿,此时,天空雨后放晴,蓝天白云,秋高气爽。毛泽东居高远眺,目穷千里,看到大雁南飞,想到红  相似文献   

14.
吴志菲 《党史纵览》2014,(12):21-23
正位于河北秦皇岛西南隅的北戴河,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这里滩面平缓,海水清澈,苍翠的青山和浩瀚的大海相映,精致的别墅与葱郁的林海交融,山光明媚、水色秀丽,是渤海湾金项链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北戴河本名叫北家河,明代为海运积储之地,海滨命名远载辽史。早在1898年,经北洋大臣委派津海关道李岷琛、候选道王修植、开平矿物局总办周学熙等勘测,清政府正式划定戴河以东至鸽子窝沿海向内3华里为避暑  相似文献   

15.
匿圉一一————回加毛泽东诗词《咏梅》@杨春虎!山西  相似文献   

16.
17.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翻越征途的最后一座大山即六盘山后,一路长驱直入,与陕北的红军胜利会师。他在领导红军创下长征革命实践史诗的同时,还一路创作了多篇豪迈诗词。那么,他所创作的最后一篇长征诗词《清平乐·六盘山》背后,又发生过什么有趣故事呢?绝伦佳诗应运而生《清平乐·六盘山》是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创作的最后一首词。六盘山为陇山山脉主峰,  相似文献   

18.
1950年9月下旬,当时任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的周世钊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途经许昌时即兴作了一首五言律诗《过许昌》,诗曰:“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荒城临旷野,断碣卧斜阳。满市烟香溢,连畦豆叶长。人民新世纪,谁识邺中王!”很显然,诗的前四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在我国词学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从他诗词意境的表现进行赏析与探究。毛泽东在“情”与“气”中突出“格”的映射,作品富有高远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张兴德 《党史文汇》2022,(12):38-42
<正>《沁园春·雪》不仅在毛泽东诗词中占有重要位置,在中国诗词史上也有特殊的一席之地。从诗词写作、流传史视角看,它有两个独到之处,一是从写作到示人和公开发表的时间看,近10年之久;二是发表后,出现了“和词”热现象,其参与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空前绝后。本文主要是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这首诗词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