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华侨作为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其身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国政府对于归国华侨给予适当的照顾,国内的有关政策并不一定适用于华侨群体.本文从对华侨夫妻在国外所生二胎子女回国落户征收社会抚养费这一具体行政行为入手,以行政法的视角对其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了思考与探讨,认为应属于行政不当之行为.  相似文献   

2.
外国人入境救济权是保障外国人入境权的救济性权利,对外国人实现迁徙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对外国人入境救济权的法律性质在学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各国在出入境实践对外国人是否享有入境救济权也存在不同的做法,拟从相关概念的基础理论出发,立足于我国和国际社会相关国家的立法实践,对外国人入境权和入境救济权在外国人权利体系的地位作简要的法理分析,对现实的法律现象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3.
问:华侨短期回国的入出境手续有什么变动?与过去的规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这样变动?答:以前,华侨短期回国,不仅要持中国政府主管机关颁发的有效护照或有效旅行证件,而且事先必须申请签证,经批准后,方能入境。自一九八五年八月一日起,华侨短期回国,如探亲、旅游、投资、经商等、凭中国政府主管机关颁发的有效护照或有效旅行证件即可入境、出境,不必再办理签证。作上述改变,是因为华侨回国要申请签证的办法不尽合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本国公民回国都不需要办理签证。华侨回国要事先办理签证,他们感到很不方便,要求简化入出境手续。我们采纳侨胞们的意见,在经国务院批准后,决定改变过去的做法。问:华侨短期回国包括哪些方面?时间上有没有限制?是不是除回国定居外,不管多长时间都算短期回国?答:华侨短期回国是指为探亲、旅游、经商等而临时回国,办完事后,即返回侨居地。华侨短期回国的时间一般是几个月,不超过一年。回来定居的,不算短期回国,要事先办好回国定居的手续,因为国内有安排等问题。这里顺便说一下,短期回国的华侨,包括旅外的台湾同胞,一定要办妥返回居住地的证件或签证,以免返回居住地时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6,(2)
近代华侨对祖国感情深,他们在积累一定资金后,纷纷回国投资,海南也成为他们的投资对象。华侨在海南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热带作物种植业、矿业、交通运输业与盐业,华侨投资创办的公司开启了海南现代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1939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号召,30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先后分九批回国服务。从他们回国到达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进出口物资运输处(简称西南运输处)训练所报到,在滇缅公路沿线服务期间,西南运输处及当时的云南省侨务委员会,所有的行文都称之为“华侨机工”。本文要探讨的是抗战胜利后华侨机工尚存人数。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的广西和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滇桂两省的海外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与欧美地区,他们对家乡、对祖籍国、对住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展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和归侨研究对于推进华侨华人研究、拓展中国侨务工作、加强边疆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华侨归国后在身份认同、文化适应、经济生活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困难。  相似文献   

7.
儿童福利权是儿童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因儿童之为人的尊严而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保障或服务,以满足其基本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之需要的基本权利。中国传统以家庭照顾为基本形式的实现路径既无法破除儿童福利权实现之城乡、区域(省际)以及福利机构与原生家庭的多重二元结构制约,也难以尊重和满足儿童生存和发展之福利需求,因而亟待变革。经研究发现,注重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的协同与国家、社会和家庭等主体的协作是中国儿童福利权实现路径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越边境地区中国一侧,存在着大量中越跨国民族婚姻.这类婚姻直接导致了越南入境女性及其子女两类特殊群体的产生.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法律制度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排斥,越南入境女性及其子女在国家归属、自我身份认同等方面,表现出复杂的认同焦虑.他们在现实社会中遇到的认同困境,直接导致了这一特殊社会群体成员模糊身份和模糊意识的生成甚至蔓延,这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对在我国境内的入境人员(包括外国人、港澳台胞、华侨)实行住宿登记管理,是行使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国家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也是公安机关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公安外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入境人员的临时住宿登记管理工作,对于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服务国家的“四化”大业,保障入境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对外交往,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要  相似文献   

10.
身份政治具有行动和理论上的存在形式,所谓“行动”是指各种各样被剥夺了权利的群体及代表这些群体的行动者要求获得平等尊重权的社会运动,而“理论”指基于身份和以身份为对象的研究项目.身份政治能够强化对霸权性话语解释不充足性的认识,具有认识论价值;身份政治并不仅仅与社会文化相关联,它还有实实在在的社会改良职能.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法官释明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释明权已经成为现代民事诉讼法中不可或缺的制度之一,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民事诉讼模式的改革过程中,必然需要引入释明权制度.通过对释明权的含义、性质及价值的充分认识,构建立足于尊重当事人诉讼权利,维护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的释明权制度,有助于推广程序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12.
沙蓬 《台声》2003,(10):46-46
北京市侨联和北京日本归侨联络组昨天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纪念旅日华侨和留学生回国投身社会主义建设50周年。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北京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全国各地的日本归侨、海外侨胞等300多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新中国诞生后,急需建设人才。数千名旅日华侨、留学生积极响应祖国母亲的召唤,毅然回国,以满腔的爱国热情、真挚的报国情怀,扎实的学识专长,投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台湾同胞。50年来,他们不畏艰难,在各条战线勤奋工作,无私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才华,尤其是在外事、经贸、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经理"一词被滥用的现象,对经理以及经理权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在此基础上,综合了多国立法对经理身份的定位,分别分析了经理作为公司代理人、公司机关以及公司代表人时的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和经理权的性质。经理因其身份的多重性,从而决定了经理权性质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4.
今天在中国南方的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都安排有一批印支难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广西的侨港镇.一九七九年,大批印支难民由海上涌入中国大陆.这些在越南居住多年的华侨,被越南当局洗劫一空驱赶回国.许多人除随身所穿的单衣外,几乎是一无所有.中国政府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接纳并安置了他们,为了照顾他们的个人要求和生活习惯,将他们大部分留在  相似文献   

15.
基本权利属性对确定权利运行中的政府角色具有指导意义。劳工三权虽包含团结权(工人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三项权利,但是从对个人结社自由与集体结社自由的历史关系考察来看,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不过是结社权中集体结社自由的表现形式,三者同属结社权这一范畴,劳工三权的这一特点说明劳工三权首先具有自由权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劳工三权并不具有社会权属性。劳工三权属于自由权这一特点可为检视我国集体劳动关系调整中的政府行为提供有效参照。  相似文献   

16.
张军莲  龚志民  李时华 《前沿》2006,(3):169-172
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体制条件下,农民工享受适当生活水准权的情况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我们要认真分析农民工的特点,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方式,充分发挥社区社会保障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完善相关法制,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障(保险)基金上的监督机制,以切实保障农民工的适当生活水准权.  相似文献   

17.
骗子的嘴脸     
58岁的苏阿福讲得一口流利的马来西亚语,1997年回到中国大陆做木材生意。他喜欢赌博,赚了一些钱也都赌输了,所以,便萌发了诈骗的念头。于是,他们联络了一帮祖籍在福建闽清的马来西亚老乡,开始用这种手段在新加坡诈赌,做了几年后,新加坡对这类诈赌有了防范,他们选择回国,把这套手段搬回国上演。之所以选择在国内诈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们可以打着海外华侨回国投资的旗号,国内在这方面都给予一些优惠的政策,具有欺骗性,因为谁也不了解他们在马来西亚的底细;二是国内近年赌博风气盛行,参赌的有一部分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只要设好套子,这是一…  相似文献   

18.
广西招徕侨资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侨居海外的广大华侨,素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他们关心祖国和家乡有多种表现,携资回国办实业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广西作为我国的第三大侨乡,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年间,特别是1925年至抗日战争期间,曾招徕不少华侨投资办实业,对广西的社会进步起了促进作用。为了弘扬华侨的光荣爱国传统,本文拟从华侨在广西投资的历史追溯、近代华侨在广西投资的成因和近代广西招徕侨资的特点和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郑谊英 《湖湘论坛》2004,17(5):49-50
犯罪嫌疑人虽然在刑事诉讼中处于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 ,但犯罪嫌疑人也是人。把犯罪嫌疑人当作人看 ,尊重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的人格尊严权 ,这是犯罪嫌疑人享有权利的基础。因为一切人权都源于人类固有的尊严和价值。法律上的公民权和人权是以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为基础的 ,尊重犯罪嫌疑人的人格尊严权 ,也就是承认犯罪嫌疑人作为人类社会主体的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20.
郭平坦 《台声》2014,(4):92-93
从1953年,旅日华侨、留学生从日本舞鹤乘“兴安丸”号分批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建设,截至1958年,共有3840人回到祖国。在1953年以前个别回国的约有300余人,这总数达4000多人中大部分是台湾省籍同胞。如今60年过去了,这些台籍同胞回国后在各自岗位上默默无闻,尽心尽力。尽管他们曾遇到过困苦和挫折,但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强大祖国的初衷始终没有改变,没有动摇,更无怨无悔。今天,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富强,这其中也有这些台籍同胞们的默默耕耘与付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