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去年年底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湿地保护法和噪声污染防治法联袂出台,黄河保护法草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亦携手步入初审程序.这些立法行动,呈现的正是当下生态环境立法集中发力、不断深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阿计 《中国律师》2007,(10):40-43
今年6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上,全力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合同法成功通过.试图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就业促进法草案亦接受了二审。这些紧紧贴近民生问题、声张民众最基本权利和愿望的立法,令百姓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种种迹象表明,关怀弱势群体、破解民生问题的社会立法正呈现全面提速之势.并启动了中国立法的一次历  相似文献   

3.
信息社会、数字经济的时代洪流,不仅重塑了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将个人信息裹挟进了"裸奔"险境,引爆了全社会的集体焦虑乃至恐惧.这就不难理解,近期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初审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甫一亮相,旋即成为举国瞩目的立法焦点.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关于个人信息方面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宪法和一些民事立法中,部门法中并没有直接承认个人信息权,也没有一部冠有个人信息保护法之类的立法。不过,我国已经启动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程序,并且已经形成专家立法建议稿,如齐爱民教授主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和周汉华教授主持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就是其中的代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研究,明确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性质、内容、保护原则、保护机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个人信息保护法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法治需求引领公民参与 近年来,每一部新法律法规出台,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7月,审议物权法草案,立法机关收到了11543件建议.2006年3月,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立法机关收到了19万多条立法建议.2010年10月,审议车船税法草案,立法机关收到了9万多条建议.2011年4月,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立法机关收到23万条意见和建议.2012年7月6日至8月5日,审议预算法草案,收到了33万多条关于意见和建议.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法规越来越关注,参与法律法规制定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立法已经成为"全民运动".人民群众如此广泛地参与,不仅是立法工作的现实需要,更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有序政治参与的期待.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立法工作,有力的推动了一些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法草案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积极顺应民意,在条款中增加了严惩组织、机构或个人代言不合格食品行为的条款,网民一片赞成之声,无疑也体现了关注民生、依法捍卫消费者权益的立法精神,是一大可喜的进步.  相似文献   

7.
8月24日,被誉为中国行政立法"三部曲"之一的行政强制法草案接受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 行政强制与广大民众息息相关.城管执法、工商执法、税务执法、征地、拆迁、公安盘问、海关检查、传染病防治检查等等,都让普通人对"行政强制"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21年,从年初1月湿地保护法草案的初次审议,到年尾12月黑土地保护法草案、黄河保护法草案的提上审议议程,一年间,持续探讨美丽中国如何继续阔步向前的热度不减.只因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脚步一刻不能停歇.  相似文献   

9.
《欧洲侵权行为法草案》的出台是欧洲统一立法进程的一部分,反映了欧洲侵权行为法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当前我国亦已启动侵权行为立法,本文通过对《欧洲侵权行为法草案》的认真研读,以求在我国相关立法活动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社会》2006,(7):4-6
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即在立法殿堂引发激烈的立法争议.而在此前的立法调研、起草过程中,从宏大的立法宗旨到细微的具体条款,劳资双方、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抗,呈现出一幅全新的立法博弈图景.  相似文献   

11.
王莹 《政府法制》2006,(15):25-26
2005年12月24日,劳动合同法草案正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随即在立法殿堂引发激烈的立法争议.而在此前的立法调研、起草过程中,从宏大的立法宗旨到细微的具体条款,劳资双方、相关利益集团及其代言人已经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意见对抗,呈现出一幅全新的立法博弈图景.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史上,企业破产法草案从最初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展开博弈,经过反复协商,到最后总体上达成共识、高票通过,生动地展示了立法民主精神,堪称一个民主立法范例。企业破产法草案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过去,国有企业长期吃国家的"大锅饭",一旦陷入困境就依靠国家财政和行政手段关、停、并、转,把濒危的穷厂并到富厂,继而又把富厂吃穷,形成恶性循环。1986年6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企业破产法草案。这部法律的立法原意,是为市场竞争确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所有权制度是物权立法的核心,《物权法草案》专以第二编加以规范。但在我国,所有权的性质及其具体制度的设计,历来被笼罩着一团迷雾,其轮廓依稀可见,真实面目却难以辨识。表现在立法活动中,包括学者建议稿在内的各种物权法草案,对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之区分的立法态度迥异,迎合者有之,拒斥者亦有之。《物权法草案》第四章和第五章的大部分条文,就属于前一情况。此种立法态度的分歧,主要原因应该是立法者和学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票据立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以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中的票据法草案,北洋政府的票据法草案及南京国民政府制颁的1929年《票据法》为基本线索,考察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性,揭示中国近代票据立法的特点,探寻中国是如何移植西方票据法律制度,走上了近代化道路的。  相似文献   

15.
阿计 《法治与社会》2006,(11):13-14
2006年8月底,沉寂已久的《物权法草案》、《企业破产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接受五审和三审,与以往历次审议相比.此次审议集中关注的是物权法、企业破产法的一些争议焦点和未决难题,经由这种攻坚式的审议,企业破产法终成正果,物权法亦有望进入最后的分娩期,以物极法、企业破产法为样本,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立法的立法走向、立法难度、立法方式等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记者9月5日从广东中山市法制局获悉,为提高立法科学性和民主性,保证立法质量,该局起草了《中山市政府立法工作事项第三方评估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目前正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办法》规定,今后属于社会普遍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存在争议的立法事项的立法草案,均应进行第三方评估.  相似文献   

17.
姚辉  燕林 《法学家》2006,(1):67-72
一、物权法立法及研究 作为民法典起草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权法的制订和颁行将会极大地完善我国民事立法,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于2005年7月10日将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公诸于众,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该草案共分五编、二十章、268条.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了解到,2月15日截止征求意见的社会保险法草案自去年12月2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表,受到公众高度关注.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常委会办公厅去年底向社会全文公布社会保险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截至2009年2月1日上午共收到有关社会保险法草案的意见56194件.即使在春节期间,公众仍继续就社会保险立法建言献策,表现出令人感动的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6,(10):10-12
立法过程中,监督法草案内容多次调整,其中较大修改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20.
立法的“短板” 2016年4月进入立法机关审议议程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草案,在取得文化立法重大突破的同时,也足以引发对于文化立法现状的深层思考. 文化是民族血脉、制度之母,是国民的精神家园和根基,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从许多国家的经验看,无不以齐全纵深、各具特色的文化立法保障推进文化建设,以此塑造国家法制的文化底蕴,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