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2012年6、7月,国务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如何严密刑事法网,有效惩治食品安全犯罪,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刑事司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将谣言按照有无具体被害人的标准,分为两个类别,进而对兼顾法系、社会性质与地理位置因素的共22个法域下与谣言相关的全部刑事立法在该两个类别的框架下进行系统梳理,从而大致反映出世界范围内谣言的刑事规制现状.同时,将该现状与中国当前谣言刑事规制状况进行对比,进而得以映射出中国谣言刑事立法的完备与否,并可以找到我国在对公法人谣言与亵渎神明诽谤谣言问题上选择的非犯罪化进路之根据.  相似文献   

3.
虚拟财产是存在于特殊网络环境中的财产,具备法律意义上财产的一切属性。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有发生在虚拟世界的和发生在现实世界的两类,我国现行刑法未对这种侵犯行为作专门规定,只能通过现有刑法的扩张解释来弥补。我国可以通过罪名修改、增订的途径,将虚拟财产纳入传统刑法的保护体系。但未来走向是用专门刑法规制侵犯行为,需建立独立的虚拟财产刑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4.
刑事再生证据可形成于审判阶段,司法人员很难成为刑事再生证据的形成主体.再生证据形成的时间须在犯罪完成后或者说在案发后,且并非任何刑事案件均有再生证据.疏通关系类、刺探性事实不能一概称之为再生证据.再生证据具有五个作用.应当对再生证据进行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刑事申诉权的主体滥用、内容滥用、形式滥用和期限滥用.我国现行刑事救济制度不完善,是基础性原因;刑事再审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模糊,是制度性原因;公民维权意识单向无序上升和国家对申诉权的过度保障,是社会性原因.对刑事诉讼中申诉权滥用给予规制,需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申诉权人的权利意识和程序意识,严格规范再审程序.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各类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力的运用问题.如果刑事和解权力被滥用,则容易滋生腐败,激化社会矛盾,从而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为了防微杜渐,要从法律制约、程序规范、人员素质、内部自纠、互相监督等五个方面,构筑制度“牢笼”,将权力关到“笼子”里去,从而严防刑事和解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7.
从严惩治恐怖活动犯罪是我国反恐刑事政策的主基调。反恐刑事立法历经数次修改逐步呈现出"法网严密、刑罚趋重"的罪刑配置,初步建立起追诉恐怖活动犯罪的刑事程序,但仍然存在基本罪名缺失、罪名体系不完善、罪状表述不精确、罪名设置方式不合理、刑诉法中有关规定较为抽象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继续保持从严惩治立场:一方面,增设恐怖活动实施罪,增设遗漏的罪名,完善相关罪名的罪状表述,集中规定恐怖活动犯罪;另一方面,完善并细化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程序性规范,构建反恐刑事特别诉讼程序。只有不断完善反恐刑事立法,推进反恐刑事政策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我国反恐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具有特殊性,刑罚一直试图在打击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对犯罪未成年人轻罪记录限制公开,不仅是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我国现行刑事评价体系、全面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的刑事理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争取安乐死权利运动的推动下,安乐死逐渐获得社会与法律的宽容与认可,并且逐渐获得其相应的法律地位。安乐死有其正当性,但当前尚不具备合法化的现实条件。在此情况下,可以基于刑事理性的科学论证,提出事实上的非犯罪化观点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公司犯罪的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美国Sarbane-Oxley法案中寻求公司犯罪刑事责任的启示,结合我国公司犯罪的现有刑事立法,探寻如何完善我国公司刑事立法,认为:(1)以责任一体化为目标,使公司刑事责任等构于自然人刑事责任;(2)刑罚原则上坚持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完善相关刑罚制度;(3)加重责任人员刑罚,注重财产刑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论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运用刑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在于对结果犯与危险犯的抉择。目前立法对污染环境的犯罪采用结果犯,处罚不力;将其从结果犯转变为危险犯,应提上立法日程。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主观方面的不同认识,表明补充修订该条款具有必要性。单位环境犯罪方面存在的实务问题是大小单位处罚上不平等,以及混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针对之,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经历了从地方探索到跨省试点,再到全国推行横向流域生态补偿的发展过程。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机制、纵向权威的介入以及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有助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运行。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存在地方政府集体行动困境、政府纵向权威过度介入或介入不足、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应将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纳入河长制制度体系中,发挥河长制纵向嵌入治理机制在整合纵向治理权威、促进地方政府横向合作以及融洽公私关系中的作用,解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良性运转与可持续发展。河长制可以运用政治动员、制定政策法规、建立沟通协商平台、经济激励等纵向嵌入式治理政策工具,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自然也就成为了犯罪分子侵害目标。近年来,盗掘古墓、倒卖文物、走私文物的现象日益猖狂,这种链条式的不法行为,使我国的珍贵文物大量流失,犯罪分子利用娴熟的作案手段,将盗掘而来的文物进行倒买倒卖或者走私,使其很快进入流通领域,甚至流向国际市场,获取高额利润。因此,必须及时有效地规制此类犯罪行为,击破文物类犯罪的"盗掘—倒卖—走私"的典型经营链条,保护国家的文物管理秩序,防止文物的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95-2010年滨州市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动态统计与协整模型分析,测算了该区域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协同程度。研究表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从业人员总数,以及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变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关系;地区从业人员总数只是产业结构转换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而产业结构转换与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可以实现二者的协同优化。相对于传统的扩大就业政策而言,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加有助于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不断加剧,生态安全日益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破坏和威胁的状态,其目标是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秩序。在环境法中确立生态安全原则,不仅是环境法扩展法律秩序价值的必须,也是由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安全状况决定的,具有价值上和现实上的双重合理性。在环境法中贯彻生态安全原则,需要从环境法理念的改进、环境基本法的修改、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等方面着手。同时,还应注意环境法和其他部门法的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6.
论虚假诉讼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虚假诉讼愈演愈烈,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司法秩序,损害了司法权威。虚假诉讼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由于我国刑法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意见不一,但无论是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还是妨害作证罪来处罚虚假诉讼行为,都会产生难以避免的矛盾。长远来看,我国应该通过立法将虚假诉讼行为犯罪化,明确设立虚假诉讼罪。  相似文献   

17.
网络谣言之危害显而易见,并随着网络的普及而逐渐扩大。刑法在规制网络谣言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致使其不足以遏制网络谣言蔓延之趋势。因此在明确网络谣言内涵之基础上,提出合法合理之建议以求得根治网络谣言之成效。  相似文献   

18.
东营市要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必须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而广告产业成为适逢其时的突破口和必然选择。东营市广告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黄河三角洲广告产业园成为推动其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规划,要立足于东营市的区域文化特色,展示东营市特有的文化底蕴,使黄河三角洲广告产业园成为带动东营市广告产业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密切相关 ,严惩生态环境犯罪是西部大开发内在和外在的要求 ,必须要加强刑法的协调与保护。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具有独特地形、地貌的特殊地理与经济单元。在具有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巨大的同时 ,也存在自然环境脆弱 ,易遭受污染等问题。因此 ,生态农业开发应放在所有开发的首位。当前 ,黄河三角洲生态农业开发面临着黄河断流、土壤盐渍化严重、植被减少和沙漠化加剧等突出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 ,应在总体规划 ,统筹安排的基础上 ,重点选择以“枣粮间作”控制沙漠化 ;以“上农下渔”解决盐渍化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