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根本和关键,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理论与当代》2008,(2):62-64
2006年5月,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岭大地.草木葱茏,繁花似锦。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来到西双版纳、思茅、昆明等地,深人民族村寨、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和科研院所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他强调,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力量。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是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的迫切需要.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又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4.
马腾 《党史文苑》2008,(3):62-63
党内民主是党内和谐的根本和关键,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发展党内民主是增进党内和谐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目前,党内存在民主不足的问题。发展党内民主必须以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为重点,实现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结合,走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学者专家从各个角度来探讨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从目前影响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矛盾问题入手,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入手,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入手,从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管理能力入手,从能够保证社会和谐运行的机制入手;从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公平入手等。从加强党内民主促进社会和谐角度来研究会为我们党的执政以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以党内民主促党内和谐既是党的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论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相互关系时深刻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①胡锦涛的讲话,精辟而又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统一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联系的。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我们党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样,党的先进性建设就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联系起来了。“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展现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何静文 《新长征》2007,(3):38-38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作为结果的和谐,它取决于始点与过程的秩序。和谐就是差异,否则只是等同;和谐就是秩序,否则只是不同。简言之,和谐就是秩序的差异。差异之所以能够和谐,这是因为秩序的力量。因此和谐社会就是在公平秩序条件下的差异。那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秩序?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力量?根本的就在于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公平秩序。所以,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健全完善党内民主工作制度;以改革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为重点,着力完善党内民主的运行机制;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以加强制度建设为载体,保证党内民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刘莹 《奋斗》2007,(4):5-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党内和谐”的概念,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表明我们党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值得深思的是,这一今天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却经历了人类若干个发展年代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成就与代价、前进与挫折的变革阵痛后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国有企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具有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和谐在社会和谐中处于核心位置,党内的和谐为整个社会的和谐树立起一面旗帜,确立起一个榜样,没有党内和谐就没有社会和谐。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发扬党内民主,保持党内团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党风促进政风带民风,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决定》的这个重大判断,是我们党半个多世纪艰辛探索、不懈奋斗的实践和认识成果,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重要结论,是新世纪新阶段治国理政的科学理念和富民兴邦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8.
发展党内民主,实现党内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政治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要通过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关系,正确处理各级党的组织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内和谐与斗争的关系,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团结统一的充满活力的先进政党,更好地肩负起带领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依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经历了从提出"社会更加和谐"问题,到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的历史转变.探索历时4年,历经4次中央全会,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认识过程.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探索,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连续性等特点.探索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升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认识上的又一次深化,理论上的又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