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将语言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就必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树立新型的文化意识,通过文化比较,词汇介绍,直观教学等方式来加强语言教学过程中的饿文化灌输,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激荡和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迫在眉睫。目前,针对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价值选择差异性的特点以及多元文化带给大学生的双重影响,我们应该积极顺应文化多元化趋势,培养大学生"扬弃"的精神,通过各种相关课程或活动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加强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使价值观教育真正走进大学生生活,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困惑与疏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和渗透,历史转型期对传统的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给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带来很大影响,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的选择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作为承担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模式,通过切实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核心价值观内容烙刻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探析核心价值观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注重传统文化中家训文化的辐射作用等方式,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特点的分析,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全社会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重大的战略任务。高校教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树立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下要坚定核心价值观,既需要通过自我教育又要加强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冲突的重要因素,其核心是价值观。少数民族青年学生的价值观态势直接影响民族文化的延承与意识形态的一元,直接影响现代文明的弘扬与思想行为的坚守。通过对少数民族青年学生价值观认知态势的考量,厘清价值观影响因素,有利于提出个体行为引导模式,进而形成价值观“共识”。  相似文献   

8.
儒家优秀文化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和价值引导,把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验调查与分析,借助社会心理学原理解析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心理,从直接、间接和空间三个维度探寻儒家优秀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认识和了解,将跨文化的交际性作为教学的主导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以语言的应用及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最终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古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我们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堂也应该借助传统文化知识的融入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只有对自身文化的认可才能实现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进而在产生比较后实现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诚信、仁爱、正义和注重现实、脚踏实地等理念融入高职英语课堂使之成为促进学生知识、人格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对新时期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监狱民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一个个子系统的建设。其中,监狱民警理念系统是核心。其内容包括:第一,树立民警本位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树立民警主体意识,实现民警个人价值观和民警队伍价值观的统一;第三,树立民警创新观念,实现继承传统、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的统一;第四,树立民警品牌意识,实现民警个人形象与民警队伍形象的统一;第五,树立民警廉政观念,实现监狱廉政文化与监狱民警文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按照江总书记的要求,帮助和指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科学的信仰和信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信仰和理想、信念一样,是居于支配地位的、核心的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当今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元价值观并存的年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等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高校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对大学生开展传统文化观教育,这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金融不良校园贷给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良好价值观的树立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良校园贷的产生与蔓延和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嬗变、互联网金融市场环境的异化以及高等学校校园治理弱化等因素密不可分。治理大学生不良校园贷,应当通过健全防范不良校园贷的教育体系、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体系、完善研判不良校园贷的预警机制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价值观是人们的"主心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由于价值主体的不同,地域分布的各异,以及社会发展的时间性,主体价值观多元化已然存在,甚至引发价值观冲突。多元价值观通过文化的多样性得以彰显。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面临着多元价值观及其冲突的现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引领多元化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乃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切实加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制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熔铸精神支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文化价值观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对中国青少年产生影响的:一是文化产业的渗透;二是利用网络文化上的垄断地位;三是在中国网罗青年人才,培植西方代言人。中国青少年在社会转型期存在文化认同上的缺失,对主流文化价值观淡漠,没有明确的信仰和目标追求。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应树立青少年的忧患意识,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防止本国文化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大学文化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大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坚持党政领导,体现先进性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根本在于坚持思想道德建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多元文化交锋交融的社会背景下,文化的竞争愈加激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核心,培育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树立青年正确价值观,促进其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军的要求。在当今多元文化共存、共争、共融的复杂社会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机遇和挑战,通过发挥青年主体性作用,进行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促进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20.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其具体的生活经验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经验具有与价值观等效的意义.因而,培育学生价值观的着力点就在于重塑学生的价值生活经验.这就需要学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践行者,让学生在学校中获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相一致的生活经验.为此,学校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来审视和梳理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除此之外,学校应该重视教师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提升教师的价值教育意识和能力,重塑学生与教师交往的价值经验,为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