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指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具有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青年的成长和对青年的思想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不断地提高思想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此,审美教育在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审美教育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一,从审美教育的社会功能看(审美与社会)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正因如此,审美教育几乎是和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总理在五届四次人大会上,曾提出过审美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和发展青少年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具有健康、高尚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进而美化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他才能成为美的人。据报载:上海有位女工,看到女厕所堵塞了,她就去疏通,一通,通出了三十根金条(三十两黄金),她毫不犹豫地上交给国家。许多人感受到这是一种无私的美。艺术中有大量的美,一个善于感受艺术美的人,他一定能成为一位高尚的人。因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艺术  相似文献   

3.
唐亚 《各界》2009,18(7)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社会生活、文艺作品的审美观点和欣赏能力的教育,也是培养人对美的爱好和创造能力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素之一.所以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多年的实践也证明,审美在移风易俗,美化人的心灵,特别是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寓善于美","寓教于乐"的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生隽语     
《民主》2021,(3)
正王立平:没有艺术即没有完整的人,没有高素质的人。素质教育离不开艺术教育,但必须将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艺术教育予以区分。将艺术教育简单地归结于审美教育是不全面的,当前学校中的音乐、美术课程,尤其是广泛流行的社会"考级",更多是关注学科知识与技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5.
一、通过美育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马克思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创造了美,美以真和善为前提。美育以人类世代积累的审美经验向对象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使人们对美好事物已经产生的初步的、低级的知觉、感觉发展为艺术的、审美的形象思维,进而培养人们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感的愉悦激发人们创造美的激情,进而逐步优化育人环境,这  相似文献   

6.
谢灵  潘丽娜 《学理论》2010,(17):163-164
《儒林外史》体现了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其喜剧艺术主要表现为以美写丑的和以美写美的滑稽美;以惯性的突变,造成偶然性,形成了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艺术美;用夸饰的手段,突出地表现的艺术形象的特性;用写实表现自相矛盾,达到讽刺性的审美功效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谢灵 《学理论》2010,(14):171-172
书法艺术美育是以书法艺术为内容和实施手段,对人进行审美教育,以促进人的心灵净化和个性完美的社会实践活动。书法的美育功能主要具有培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审美通感能力;培养审美想象能力以及观照书法家的人格美,从中提升做人的品格,促进审美情趣的高尚化。  相似文献   

8.
谢灵 《学理论》2010,(5):122-123
美育是美学理论最广泛的实际操作与应用,是美学研究的终级价值的显示;艺术美育则有比较完善的理论结构和实践经验.特别是科学把握艺术审美教育的整体观,即整体把握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整体把握审美对象艺术美的合理转化,整体把握艺术画面的有机统一,整体把握美的本质:人的力量的“对象化”,可作为艺术审美教育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王倩 《学理论》2012,(24):253-254
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审美活动,即感受和领会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它受到人的感知能力、想象力、生活经验、知识修养、社会地位的影响,要使现代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人的幼儿期也就是人生的奠基时期,开始正确实施审美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曹艳春 《学理论》2010,(16):253-254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古代诗歌文本入手,分析这些诗歌所蕴涵的审美教育资源。从语言美、韵律美、画面美、情感美、哲理美、意境美等几个方面具体展开论述。进一步明确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审美需要看商品美的主体性构建特征赵伯飞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主要指对艺术(狭义的艺术-艺术美)、自然(自然美)、社会事物(社会美)以及劳动产品(商品美)等的审美关系.在这一切审美活动中,人对商品的审美活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商品美,不但几乎所有社会成...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艺术与社会就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艺术通过心灵的审美感受,以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音乐艺术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艺术的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审美教育     
审美,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审美教育,就是引导人们领会一切生活领域里的美。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是指马克思主义审美观念的教育。这种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广大职工在一切生活领域中善于区分美丑善恶,追求美好高尚的东西,也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美能力。消除精  相似文献   

14.
美术馆作为当今社会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和展示艺术家作品、帮助普通公众提高其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国际问文化艺术交流的社会功能,充分起到了繁荣国家文化艺术教育事业的作用.公共教育在中国出现美术馆之初就成为它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具有启迪人的心智、提升人的素养、教化人的灵魂的崇高意义.美术馆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和学校艺术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互补关系,两者协同发展的空闽和意义巨大.  相似文献   

15.
电视剧承载着对观众的审美教育功能,然而这一功能往往不能很好地实现,原因之一就是某些电视剧在塑造反面人物形象时有意无意地对其进行"美化",在无形之中不是呼唤真、善、美,而是为假、恶、丑辩护.这不利于体现电视剧的审美价值,也违背了电视剧的美育功能和艺术精神.出于商业利益,暗合观众非理性的心理,迎合某种阴暗的心理,以及在进行表达时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错位,是造成此种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就必须首先解决对音乐艺术教育有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在高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经伦 《理论导刊》2003,(11):47-48
在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与提高问题上,被长期冷淡了的美育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引起了人们的特别关注。审美教育是审美主体在对人类创造的历史成果和属于自己的世界中进行观照,从而认知、内化类本质的活动。所以,审美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是提高人的基本素质的教育。美和审美的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在提高人的基本素质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美教育是启发教育,不用强行灌输,却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做人的基本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崇高美的英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许多…  相似文献   

18.
陆俊超 《学理论》2009,(18):212-213
本文就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就必须首先解决对音乐艺术教育有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在高校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化艺术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作用。一个时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忽视文化艺术的价值,造成教育中“美”的缺失。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以人为本,发挥文化艺术的教育功能,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思想教育课堂。文化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具有感染、熏陶的教育功能。与理论灌输相比,文化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思维,教育对象由对艺术作品的情感共鸣而上升到对其中蕴含道理的认同。一首歌曲、一部电影、一台晚会、一部小说甚至一幅漫画,这些看似平常的艺术形式都会对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养成产生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审美的时代、知识的时代。在新形势下对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在医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寓德育于艺术教育之中,寓思想教育于艺术教育之中。全面提高医学生的艺术文化素质,使之更好地适应新的审美时代的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思维,造就具有良好身心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