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李大钊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共产党人,代表了中共早期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高水平。通过对他的统战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近五年来李大钊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李大钊诞辰105周年的近五年来,国内共发表研究李大钊的论文近120篇,这些论文除了承袭前人继续探讨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民主主义思想、哲学思想及李大钊与传统文化外,还深入拓展了李大钊的军事思想、社会学思想、史学观、统战理论等领域,同时对他的生平事迹也作了更为详尽的考证。为使研究李大钊的学者能便捷地了解关于李大钊的研究动态,本文就近五年来的李大钊研究作一个综合性的介绍,并以拙文纪念这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工商界的统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总路线宣布以前,中共对工商界的统战目的主要是推动工商业者接受《共同纲领》,要求爱国守法、积极经营;总路线宣布以后,中共对工商界统战的主要目的是除了爱国守法、积极经营,还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华南分局对广东省工商界人士成功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中共统战政策得以贯彻、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实现的关键,工商联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李大钊曾先后任过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委员长、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就李大钊对北京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的贡献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党的自身建设的早期探索者。在领导北方党组织的实际工作中,李大钊将党的建设理论与革命实践结合,重点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入手,要求在党内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倡导广大党员深入民众,联合各种统战力量,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他强调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组织,尤其重视组织的实效而非组织形式的完备,并要求严明政治纪律,提倡民主团结的作风。李大钊的党建思想既与其民国初年政党观念一脉相承,又在领导北方革命的实践中进一步与中国实际结合,展现出了相当的务实性和战略性。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南京局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派驻南京的秘密代表机关。在毛泽东对国际形势和格局的重要判断的基础上,中共调整思路,团结和争取国际国内的和平力量来对抗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战略主要有:面向国际组织的"发声"统战战略、以香港为纽带的"二线"统战战略以及面向南洋与欧洲地区的统战战略。中共中央南京局的海外统战工作向世界揭露了蒋介石假民主、真独裁的和谈阴谋,戳穿了美国假中立的面具,赢得了国际上和平人士对中共的支持,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开辟了解放战争的特殊战场。  相似文献   

7.
宋琼 《党史文苑》2014,(4):36-38
李大钊是中共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他比较重视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并且依据中国实际情况对于大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提出了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和教育农民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动农村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当前阶段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田超 《湘潮》2021,(2):15-18
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他参与领导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与中共建党思想政党政治是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产物,李大钊很早即开始关注政党问题。由于对当时社会上各派别政党所作所为的失望,李大钊开始追求和探索新的政治力量,即“新的中心势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是李大钊同志就义90周年。为推进李大钊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河北省社科院、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将联合举办"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征集会议论文(作者结合会议主题,也可自行拟题)。论文请于2017年4月10日前发送至ldzhyj@126.com或tsxyldz@126.com。经有关专家评审后,确定最终参会名单并发出会议通知。论文将择优在《唐山学院学报》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应用于中国实践,聚焦"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问题,形成了李大钊建党思想。李大钊建党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建党思想,对于缅怀李大钊革命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李大钊建党思想的生成逻辑李大钊建党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的统战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统战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以毛泽东统战思想为基础,结合中国的实际,邓小平同志站在新的理论高度,以超凡的智慧和精辟的语言,对统一战线理论进行了新的阐述,把统一战线理论的某些方面丰富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遵循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对李大钊在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深入分析了李大钊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特殊理路、理论内涵、西学背景、思想特征,同时明确指出了李大钊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缺失。通过具体的个案研究,本文着力论证了李大钊当年未参与社会主义"论战"的缘由,深刻揭示了"问题与主义"讨论之后所呈现的思想升华,特别是认识论命题的展现。本文认为,李大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创党之前,李大钊就十分了解上海的主要特点,同时与陈独秀理想一致,关系密切,情同手足。这是李大钊身处北京,也能对中共上海发起组的创建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关键性因素。李大钊对创建中共上海发起组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4.
赵秀丽 《党史文苑》2007,(10):26-28
李大钊宗教思想是立于唯物主义基石上的,他从物质经济变动的角度解释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并指出善恶根源的不可解是宗教产生的一个原因.对西方资产阶级文明的向往使李大钊对基督教有一定的好感并对基督教精神有所发挥.在彻底批判宗教的同时李大钊提出了科学的真理观,以真理取代宗教.因唯物主义贯穿于李大钊宗教思想的始终,使其宗教思想更具有彻底性和革命性.  相似文献   

15.
国内正式出版的关于李大钊同志的年谱、传记均认为李大钊同志是中共二届的中央委员,1983年9月中共中央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的碑文,亦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根据笔者的考证,李大钊同志不是中共二大中央委员,仅仅是中共三大、四大的中央委员.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是在继承和借鉴马克思主义统战学说、立足于时代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统战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包括统战环境、统战基础、统战理念、统战方法、统战体制等方面,共同构成了有着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思想理论体系。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统一战线重要思想体现出鲜明的继承性、基础性、全面性及实践性等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联合更多的力量打击日本、反对战时国民政府的反共政策,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南方局,采取"求同存异"的国际统战方法,通过做英国驻华大使馆人员和英国记者、作家的工作,通过指导廖承志领导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和港九游击队与港英当局的合作,推动英国改善了与中共的关系,为中共国际统一战线理论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省党史研究室、中共唐山市委、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共同举办,中共乐亭县委承办的纪念李大钊诞辰115周年全国学术讨论会,于2004年10月29日至31日在乐亭县召开.这次学术讨论会以"李大钊与中国现代新文化建设"为主题,收到全国论文90余篇,经会议学术组评审筛选入会论文60余篇;会议分发了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辑的<李大钊研究论文集>2部、吴汉全的学术专著<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学术>、中国唐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编注的<李大钊诗文选读>等著作.学术讨论会除国内近百名学者与会外,韩国、日本、俄罗斯的学者也应邀出席.学术讨论会安排学者大会发言,并开展了小组的广泛讨论,各位学者充分发表意见,学术交流气氛浓烈,会议开得非常成功.现将会议讨论的问题和学者们提供会议论文的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在天津讲话巾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科学论断,是中共高层的首创;他非常重视对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认为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为经济建设服务.他的知识分子统战思想,激发了广大知识分子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知识分子干部队伍,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保证和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中共坚持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积极开展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时期,研究和总结抗战时期中共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历史经验,将有利于我们对海峡两岸关系的认识,对推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