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商标法》第31条规定对商标注册申请提出商标异议在实践中较为普遍,但商标审查机关和法院在裁定审理类似案件的过程中,往往过度重视在先权利的保护而忽略商标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先著作权的载体已经被注册成为商标的场合,如何平衡在先著作权人、在先商标权人和在后商标申请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往往涉及知识产权权利竞合、利害关系人申请权判定、在先作品著作权认定,以及申请商标是否抄袭或复制在先作品等重要实体与程序问题。文章从一起代表性案例出发,对这些实体与程序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商标审查和法院裁决形成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商标法》中"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条款的立法目的并非要解决"权利冲突",而是以保护他人其他合法在先权利为出发点,规制有违诚实信用原则的不当商标注册行为。在适用本条款对在先著作权进行保护时,应回归到"著作权保护"本身去确定证明标准,不应对"独创性"提出较高要求。同时,在法律适用中应体现维护诚实信用原则、遏制恶意抢注的立法精神,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有关作品著作权权属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3.
谢玲 《中国审判》2020,(6):86-89
自2014年12月28日揭牌成立至2020年2月底,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了398起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其中,一审案件389起,二审案件9起。同期,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审结了378起此类案件。其中,一审审结案件369起,二审审结案件9起。笔者通过对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受理的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纠纷进行分析,总结此类案件的特点、判赔情况、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著作权案件的审理思路著作权案件中,一般应遵循的审理思路是:首先,确定权利,即确定原告是否有权就涉案作品主张权利。在该步骤中实际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原告要求保护的权利是什么,二是原告要求保护的涉案作品是否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或制品,三是原告是否有权主张权利。确定原告主体是否适格是案件审理的基础,是法院审理案件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确定原告主体是否适格,侵权的认定及责任的承担都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著作权与外观设计权利冲突审查中的几个常常发生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分析了专利法和审查指南中关于请求人主体资格的规定,结合立法宗旨和审查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得出审查操作建议;第二,分析了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在审查实践中应该的把握标准;第三,提出了著作权与外观设计权利冲突审查应该遵循的审查步骤;第四,对著作权与外观设计权利冲突审查中最常见的两类证据的证明力进行探讨,给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2000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原知识产权审判庭,下称民三庭)与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联合举办了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研讨会.关于调研课题情况介绍 据统计,1991年至1999年,全国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3310件,占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总量的11%.近两年著作权案件的数量增长较快,1998年比上年增长63%,1999年又增长31%,1999年著作权案件的数量已经占到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总量的17.5%.在著作权纠纷案件中,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占绝大部分.因此,各级法院把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始终当作此类案件的审理和研究重点.面对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著作…  相似文献   

7.
曹波 《知识产权》2004,14(2):41-43
本案足一起典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案件,近几年,关于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案例层出不穷,其类型大多足在后的商号权侵犯了在先的商标权,本案所涉及的案例则不同.通过判决,法官清楚地表明了对在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划分了合理使用在先商号权与非合理使用的界限.这个案件涉及的许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比如在先权的保护范围,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8.
事实编撰物的著作权问题主要牵涉到对作品独创性的界定。美国Feist案非常具有代表性。美国最高法院不仅强调了一般性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要求,而且强调了事实编撰物一类的事实性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独创性要求。对事实性质作品著作权性质的否认表明了其对作者未来创作材料保障的关注。在事实编撰物这类案件中,法院需要解决的是对事实的编撰物中对于信息的保护和坚持信息是与其他作品相关的公共财产的观点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2020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受理著作权纠纷案件6294件,审结7018件,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著作权案件审判工作,并审结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对涉及因传播方式的发展所带来的权利保护边界、作品类型界定等问题的案件进行了探讨、总结,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借鉴参考作用,现向大家介绍如下8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如果商标注册人与商标设计者为同一主体或者取得了商标设计者的授权,就不会产生著作权与商标权的权利冲突的问题;如果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将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申请注册商标或者作为商标加以使用,就会造成与他人著作权的冲突.以著作权作为在先权利进行主张的,需要证明诉争商标与其所享有著作权的作品构成实质性相似,还要证明诉争商标注册人接触或者有可能接触到所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其中,在判断是否接触或可能接触时,需要结合作品的独创性、日常经验等因素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