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关南海断续线的法律地位问题,向来为南海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所关注。本文列举了历史性水域、海上疆域线和岛屿归属线3种提法。通过研究和比较,认为把断续线作为岛屿归属线的提法,无论从断续线最初产生时的情况,或者后来在实际应用中所起的作用,似乎是可以认可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南海断续线法律地位的研究,大抵集中在“历史性水域”、“历史性权利”、“海上疆域线”和“岛屿归属线”4个方面。本文通过对这4个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认为无论从断续线产生时的历史背景,或者从目前中国政府发布的有关声明来看,把断续线的法律地位定为“岛屿归属线”还是比较符合实际,可以认可的。  相似文献   

3.
中越两国在1973年前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没有争议,从1974年起,越南武装侵占中国南沙群岛中有些岛屿,挑起主权争端。越南为达到侵占南海岛屿目的,积极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的多项措施。南海问题对中越关系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南海问题本是区域内有关声索国就岛屿主权归属和海域划分的争端,但随着美、日、印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南海问题呈现国际化的趋势,争议议题也随之扩大。美国是对南海问题介入最深、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它的介入对南海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和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南海地区的地缘力量分布出现不利于中国的变化,加大了我国应对南海争端和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美国介入南海问题主要是出于其亚太地缘战略的需要,基本目标是尽可能地阻止中国对这一战略区域的影响,含有遏制中国崛起和限制中国战略空间的意图。未来美国会持续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但其介入将是有限度和有选择的。  相似文献   

5.
南海争端与东南亚国家的扩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明辉 《南洋问题研究》2006,17(4):35-42,52
南海诸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南海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可能蕴藏的丰富的油气资源而倍受亚太各国关注。最近一些年来,有关南海诸岛及海域的争端不断,东南亚国家由此加紧了军备竞赛,明显扩军,联合军事演习不断,这进一步使南海局势复杂化,将对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密切关注东南亚国家的军备动向,加强我国海空军的现代化建设,坚决捍卫我国在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主权和其他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邱普艳 《东南亚》2014,(1):96-101
20世纪50、60年代,南越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开始不断挑战我国南海主权,同时期的北越政府因需要中国的支持,力求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同中国保持一致立场。至60年代末,基于大国关系的变化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北越政府支持中国的立场开始发生动摇。进入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南海潜在的巨大石油资源和南海重要战略地位的吸引,加上中越关系的交恶、破裂,越南公然声称对南海拥有主权。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南沙群岛岛屿归属和海域划界为核心的中越南海争议,与战略资源的攫取以及地缘安全交织在一起,加之区域外大国的介入和各国海洋主权观念的增长等因素,中越南海争端日趋复杂和激烈。  相似文献   

7.
将九段线保守地解释为岛屿归属线,几乎等同于放弃对其余水域的剩余管辖权,这不是对历史遗留权益应有的态度.但是,脱离国际法规则将九段线任意解释为中国领土(领水),一定会招致国际社会的反对.研究九段线法律地位既要符合现代国际海洋法框架理论,同时也应对中国在南海的利益给出最大化的定义,这是当务之急.本文研究和分析了九段线产生的背景和各种学术观点,建议建立采用群岛水域制度,同时就九段线内群岛水域不能辐射的其余海域的剩余权利提出了优先权的主张.南海这条宝贵的“线”,是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形成的,以发展的国际法规则和战略眼观来看,这条线不能抹去.  相似文献   

8.
常书 《国际资料信息》2011,(10):25-28,10
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及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并无岛屿主权争端,但在纳土纳群岛,印尼与中越等国存在海域划界纠纷。印尼不属于南海问题的争端方,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一直积极扮演南海争端“调停者”角色,希望借推动解决南海争端彰显其地区大国的影响力,确立在东盟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南学者就南海争端发表了大量论述,学术研究机构也就南海问题围绕与争端相关的历史、地缘政治、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开展研讨。很多观点把中国视为南海争端的主要对手,要通过发掘“历史依据”以证明越南对我南海岛屿拥有主权;有的主张通过国际法、国际机制解决归属问题;也有学者承认中国的法律依据具有“某种”合理性。中越南海争端是利益之争,而非战略对抗。越方也有学者认为要从亚太区域国际关系大背景考察南海争端。从长远和现实看,中越通过谈判途径解决海上争端,在争议解决前维持现状,保持和平稳定,是中越两国基本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自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大量油气资源后,南海的平静就被打破。周边国家无视中 国对南海的主权,提出对南海岛屿以及周边海域的主权要求,甚至明抢暗占。近年来,一些区外势 力也开始提高介入南海问题的声调,妄图控制亚洲,联合南海周边国家围攻中国、制约中国,从而 坐收渔翁之利。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应当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国际法,坚持主权不可分割的原则, 根据不同情势调整自己的对策,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寻找最优的方式妥善处理南海事务。  相似文献   

11.
南海诸岛是我国南海中的大小200多个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的总称。它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并拥有丰富的海底资源。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林金枝、吴凤斌合著的《祖国的南疆——南海诸岛》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出版),对我国神圣领土南海诸岛的地理、历史和现状作了全面的介绍,对越南当局非法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行径作了无情的揭露,说明了历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2.
《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金明教授的又一本南海问题研究新著《南海争端与国际海洋法》由海洋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这是李教授为维护我国南海领土主权、推动南海争端和平解决所做出的又一重要贡献。本书共有11章,16.5万字。这11章分别是南海主权争端的现状,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我国南海断续疆域线的由来、沿革与现状,越南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现状与评述,菲律宾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由来与述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在南沙海域声称的界限,美济礁事件的前前后后,美济礁事件后菲律宾的军队现代化与美菲访问部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问题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中国南海疆域研究中的“9条断续线”法律地位问题、海洋法公约执行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对有关“行为准则”、“共同开发”等问题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是海洋领土声索的主要依据,历史性权利在海洋法中的地位虽模糊,但也是我国主权声索的重要倚靠。文章通过对韩国有关独岛争端的新近文献的梳理,在国际关系视阈内,以历史性权利为史实分析切入点,推动其与国际法契合。韩国学者基于正史的历史性权利分析显示了韩国长期拥有并捍卫着独岛的主权;还通过引用国际法目的解释原则,解释了《旧金山对日和约》对独岛归属的界定;批判1905年日本吞并独岛的非法性则是将历史性权利融入国际法的典型,这对于我国研究与因应岛屿争端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撰写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最终成果。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东南亚问题研究,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对于国内外有关学者来说,该研究院在东南亚问题研究领域颇具特色又令人向往。李金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南海史地考证专家、为我国南海诸岛主权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韩振华教授的高足,由他来完成该课题,自然是拥有国内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资料积累和该领域研究的学术传统。在占有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撰就了这部具…  相似文献   

1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确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相关权益。直到上世纪60、70年代,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发现了大量石油储藏,南海才开始成为热点地区。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自己的和平发展,不愿看到包括南海在内的周边地区生乱生战。但是,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仲裁案完全是在法律外衣包装下的政治挑衅,严重毒化了南海问题的气氛,破坏了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中方是不会接受裁决结果,不会接受任何以裁决为基础的主张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17.
周意岷 《东南亚》2013,(2):14-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陷入了对南海权益的无休止争夺。有些国家不顾中国反对,大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抢占岛屿、岩礁,使南海处于多国占领、无序开发的状态,严重威胁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美国“重返亚太”以后,局势进一步恶化。循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构建南海机制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南海各方可以通过建立南海机制解决争端,避免南海问题国际化,实现对南海的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18.
南海问题的内涵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对中国南海领土 与海域的占领和控制;围绕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占有、开发和利用问题; 涉及对南海这一重要海上战略通道的控制与影响。南海问题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与挑战,它 使中国领土主权安全遭到破坏,使中国对被别国占领的中国南海领土与海域面临一种进不能攻、 和不能取的两难局面;危及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多方面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多层面对中国军事安全 造成极大威胁和严重影响。对此,中国应该把“搁置主权、共同开发”改为“搁置主权、限制或冻结开 发”,准备南海战争,这是确保中国南海主权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9.
海洋法公约与南海领土争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自产生以来,原先存在的南海主权争议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趋复杂化,其原因与海洋法公约中一些无提及的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论述了海洋法公约中有关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岛屿、岩礁、群岛国、群岛水域等问题对南海领土争议的种种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南海争端解决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南海油气资源的发现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出台,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加紧了对南海权益的争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些国家不顾中国的反对,大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抢占岛屿、岩礁,使南海处于多国占领、无序开发的状态,严重侵害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利益。近年来,国际社会关于南海争端的解决方案花样百出。这些解决方案归纳起来大致有武力解决、法律解决、政治解决和“共同开发”四种模式。综合地看,这四种解决南海争端的模式各有利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