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不仅为中国—东盟未来的合作和共同发展描绘了一个伟大的蓝图,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现实意义。尽管打造新时代的"丝绸之路"会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牢牢把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大方向,新"海上丝绸之路"必将有着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思想库在美国的决策体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思想库之一“新美国世纪计划”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就是例证。该思想库于1997年成立伊始,就极力倡导新里根主义的外交政策,主张美国的霸权与扩张;小布什时期新保守主义占据美国政府的主导地位,“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对伊拉克实施政权更迭,加之“9·11”事件,导致阿富汗战争尚未结束美国又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政权,推行所谓“自由民主”的中东。虽然,“新美国世纪计划”鼓吹发动战争,但战争的后果就难如他们所愿了。 相似文献
3.
印度国内对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持有不同观点,或认为印度可以与中国进行海洋领域的合作,或认为应当限制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影响,而大多数学者则表示印度政府应该谨慎地对待这一倡议。总体分析,印度近期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可能保持有限度的参与,同时密切关注中国在印度洋上的各项举措。中国是否会在印度洋上尤其是在北印度洋投入并强化海军力量或部署军事设施,将是印度对此项建议做出最终选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制造业、路桥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技术优势明显,而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双方的合作基础雄厚。但是中亚国家现有的油气管道、公路和铁路并不能满足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此形势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必将极大的促进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5.
距离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在西点军校发表的阿富汗新战略的演说已经过去7个多月,虽然现在阿富汗局势依然混乱,但是作为对解决阿富汗问题影响最大的两股外来势力,美巴双方对于阿富汗问题的态度已经显现。美国阿富汗新战略要想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巴基斯坦的配合,巴基斯坦在这个新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双方关系定位也由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关系史上的新里程碑。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密切,中国急需对东盟有更深刻的理解。海洋本身具备极强的开放性,因此东南亚在历史上很难成为具有自我认同的单一地区。当代东南亚实则是英美在二战后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而沿用的战区概念。1967年形成的“第一代东盟”五国被迫站队资本主义阵营;冷战结束后,由10个国家组成、拥有自主决定权的“第二代东盟”的出现,实际是因为美国力量的相较衰弱及中国力量的崛起和形象的改变。中国现阶段发展海军的最主要目标,是希望确保其对海上贸易的经济依赖不会受到敌视中国发展的势力的威胁、封锁或完全遏制。当下,平衡海陆事务第一次变成了中国的战略核心,陆上“一带”有助于打破海上“一路”易受控制的局面,“一路”则可能需要在经济上反哺缺乏利润的“一带”。 相似文献
7.
在特朗普政府不断强化对华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战略界对"数字丝绸之路"的负面认知突出,认定"数字丝绸之路"在经济利益、技术发展、军事和情报安全、国际标准和规则、意识形态等方面对其构成挑战,反映了美国战略界日益从"数字地缘政治"视角审视对华政策。为应对"数字丝绸之路",美国从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强化对中国企业打压、深化与盟友和伙伴国协作等方面多管齐下,并通过推动"经济议题安全化"、挑弄意识形态分歧等方式压制中国的"数字影响力"。美国将东南亚视为制衡"数字丝绸之路"的首要区域,不断细化充实"印太战略"框架下的相关机制和举措,在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和网络安全等领域与日本等国协同推进对华竞争。尽管美国的制衡措施会对"数字丝绸之路"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受限于国内国际各方反对因素,美国难以实现其压制中国经济和技术影响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后阿富汗战争时期的美国中亚外交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3年里,阿富汗战争主导了美国的中亚政策。在从阿富汗撤军后,美国中亚利益的结构将发生变化,阿富汗战争不再是美国中亚政策的主导因素,这将导致美国中亚政策的变化。中亚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将下降,美国对中亚的关注将减少。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亚的地位也将下降,但美国政策选择的自由度将提高。俄罗斯和中国的影响将上升,地缘政治将重回美国中亚政策的中心,大国力量对比将呈现新形态。美国将继续推进"新丝绸之路战略",继续参与中亚的"大游戏",但它将以俄罗斯还是中国为主要对手,存在不同判断。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中东计划”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伊战以后,美国逐渐将目光从伊拉克转移到更广阔的“大中东地区”,寻求对整个“大中东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全面改造。目前,虽然布什政府还未正式宣布其“大中东计划”,但为试探各方反应并尽量争取支持,布什政府已在各种场合大力宣扬其“大中东计划”。一、美国推出“大中东计划”的背景美国所指的“大中东地区”包括2 2个阿拉伯国家①以及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和以色列。美国政府认为,该地区缺乏政治自由,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极端主义、跨国犯罪和非法移民现象极度盛行,严重威胁了全球的和平与繁荣,尤其是威胁到以美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大中东计划”的实质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6月8~10日,一年一度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度假胜地海岛举行。会议的议题相当广泛,但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会议发表声明,正式推出在中东和北非地区推行政治、文化、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所谓"面向进步和共同未来伙伴关系计划",也称"泛中东和北非计划",实际上就是吸收了欧洲和阿拉伯国家某些意见后改进版的美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保守主义与"大中东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后,美国新保守主义再度崛起。在其怂恿下,布什政府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大中东计划”。然而,该计划实施两年多来,面临重重困难,如西方盟国不热心、大中东国家抵制、美国内民众对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质疑日增等。由于“大中东计划”的成败攸关美国维护单极世界霸权的大战略,美因而不会轻言放弃,必将竭尽全力继续推进,但在策略和步骤上会有所改变,即在全面推进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最紧迫且影响全局的“两伊”问题。 相似文献
12.
阿富汗与美国"大中亚计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提出的"大中亚计划",是要以阿富汗为中心,整合中亚与南亚,企图通过在安全、民主、经济、交通和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形成一个以美国为主导,以中亚五国和阿富汗为主要成员,有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参与的新的地区组合,以此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谋求美国的霸权.但是,实施这一计划将存在诸多困难,不仅阿富汗难以承担重任,中亚国家整合度有限,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的合作同样非常有限,而且中、俄两国的态度也将大大削弱计划的有效展开.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美国在反恐谋霸过程中所进行的两场战争均引发了一种军事打击的“正反馈效应”:军事打击使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反美主义情绪日益高涨,恐怖主义愈演愈烈。于是,在生擒萨达姆及伊朗和利比亚对美态度有所软化的情况下,美国于2004年2月向外界披露了其酝酿已久的“大中东计 相似文献
14.
15.
在美国的阿富汗新战略中,印度和巴基斯坦占有重要位置,如何发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解决阿富汗问题中的作用,不仅对奥巴马政府稳定阿富汗局势,而且对美国撤出阿之后的局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后拉登时代”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奥巴马政府的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经历了两次调整,总的基调是增大对巴援助的同时向巴方施加更大的压力。美国对巴政策转趋强硬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双方在反恐问题上存在诸多分歧,并引发了两国国内的不满情绪。尽管美巴关系目前陷入低谷,但由于双方的利益需要,两国的合作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的时代赋予了海上丝绸之路新的内涵和意义。本文提出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举措,探讨海南省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论坛》2017,(5)
"美国第一能源计划"是特朗普总统执政后发布的美国国家能源政策的总体纲领,它既继承了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中关于加大本土能源与页岩油气开发、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以及将能源与环境保护政策相结合的部分,也明确提出取消奥巴马政府"气候行动计划",以及建立同海湾盟国积极的能源关系以服务美国反恐战略的举措。国内层面,"美国第一能源计划"将会有力促进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增加、推动煤炭产业复兴,对美国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利弊同在;国际层面,美国将在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全球石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并削弱石油输出国组织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美国退出"气候行动计划"预期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带来消极影响,但其整体影响有限。"美国第一能源计划"也将为中美能源关系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一方面可能促进中美在环境保护和清洁煤领域的合作,拓展中国原油进口渠道;另一方面将会明显阻碍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中美清洁能源合作带来某些干扰和阻力,并有可能使中国的能源贸易形势及能源地缘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关于未来国际体系的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美国在遭受“9·11”事件的打击之后,能否继续维持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在世界建立“美国霸权治下的和平”,甚至新式“美利坚帝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