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悦  陈宗海 《东南亚》2014,(1):102-107
南海问题,是南海周边有关国家采取各种手段与中国争夺南海地区海洋权益的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南海问题研究是国内相关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南海问题的史地维权研究、南海问题的法律依据研究、南海问题的国际因素研究和南海问题的中国对策研究。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既可摸清国内理论研究的成果动向,又可为我国解决南海问题提供分类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国外南海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海问题自出现以来,便成为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南海问题的本质是外国对中国南海主权利益的侵占,但相关国家长期以来的故意忽视和曲解造成了不利于中国的局面。以国外南海问题研究切入南海问题,探讨和分析其根源、解决方案、影响因素、现状及前景,有助于发现问题的实质,促进南海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3.
中越边界问题,主要包括陆地边界、北部湾边界和中越南海争端3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对于中越陆地边界问题的研究,国内学者开始最早。自中法会勘中越边界以来,国内学者就已经开始对中越陆地边界进行研究,并有大量研究著述面世。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面对法国(以越南的名义)对中国南海的入侵,国内学者又开始对中法(越)南海争端问题进行研究,其研究在新中国成立前20多年的时间里亦成果颇丰。  相似文献   

4.
日本并非南海问题当事国,在南海并不存在有争议的权利诉求.但出于南海重要的战略地位以及日本自身的多重战略考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一直对南海事态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近年来,在中日两国实力地位逆转、日本国内政治生态趋向右倾保守、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以及南海问题逐步升级的背景下,日本加强了介入南海问题的力度.当前,日本已逐渐形成了一个旨在强化与华对抗、重视与美战略切合的南海政策.本文以地缘政治为视角,就日本近期介入南海问题的路径动向进行归纳和分析,从而为认识日本南海政策的本质、评估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南海局势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南海问题升温以来,作为东盟成员国中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水域提出主权申索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立场十分值得关注。本文以马来西亚政府喉舌报《先锋报》为主的媒体网站2011年至2013年的与南海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评论为分析依据,进行跟踪评论,解读马来西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立场。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越南各界一直将西贡政权视为伪政权或傀儡政权。越共十一大后,越南国内在该问题上的观点逐渐趋于多元化,新编《越南历史》出版后,该问题引发了越南各界的激烈争论,焦点主要在于越南民主共和国是否系全越南的唯一代表,“越南共和国”是否是合法的国家?该辩论标志着越南国内对于西贡政权原有的传统立场受到了挑战,而将西贡政权合法化的阶段性两个越南的观点在越南渐有市场。在越南国内对该问题的争论中,虽包含部分学者对历史事实的客观追求和对以往立场的反思,但总体而言,越南国内在该问题上的做法名为历史评价问题,实则指向南海争端,同时也与越南推行的民族和解政策有关。中国学界在研究认知西贡政权问题时必须摆脱中国思维束缚,超越单纯的意识形态因素,在越南政治文化的语境里从多个角度探寻越南行为的动因,然后再回归南海问题,方能提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南海主权研究的新动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1995年以来南海发生的几次主要事件,由此说明,进入21世纪后,南海主权争议的突出问题将是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南海疆域研究将出现新动向,即在继续从事历史主权研究的基础上,把着重点转向以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研究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划界问题。  相似文献   

8.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金明教授撰写的《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海疆域研究”的最终成果。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的东南亚问题研究,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对于国内外有关学者来说,该研究院在东南亚问题研究领域颇具特色又令人向往。李金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南海史地考证专家、为我国南海诸岛主权研究做出杰出贡献的韩振华教授的高足,由他来完成该课题,自然是拥有国内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资料积累和该领域研究的学术传统。在占有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撰就了这部具…  相似文献   

9.
自从特朗普胜选上台之后,美国的南海政策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自特朗普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于南海问题的介入与干预日趋强硬。域外国家的介入干预、相关争议国的主权竞争以及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之后的主权维护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决定了南海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南海政策的转向强化必定导致相关争议国的主权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中国对于南海的主权维护也要进一步加强。中美两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在南海地区与相关争议国的主权争端仍旧无法消除,这将导致国家间的竞争大于国家间的合作,进而有可能造成斗争激烈与冲突频发,南海局势的发展走向将再次陷入不确定性之中。除此之外,美国针对中国所打造的动态制衡联盟网络也将给地区秩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使中美关系面临全新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南海在印度的亚太安全战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印度对南海问题的关注由来已久。随着综合国力的持续增长和对大国地位的不断追求,印度对其南海政策进行了重大的调整,不断拓展在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影响力,寻求扩大在该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对南海事务的介入力度越来越大。印度对南海问题的深度介入对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使得南海争端更加复杂化。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关系是中国在南海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经济基础。美国和日本以南海问题为抓手与中国展开区域战略竞争的政策为"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实践附加了政治与安全因素。当前,中国与包括越南、菲律宾等南海声索国在内的东盟国家商品贸易及投资关系的稳定发展为"一带一路"推进提供了战略可能性。然而,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关系的单向顺差和直接投资不足等问题也限制了其经济政策转化为良性社会政治效应的拓展空间。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中国国内产业升级与中国—东盟商品贸易结构的平衡将使中国得以拓展南海地区经济政策的社会政治效应,并使该地区经济、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多边合作机制愈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罗亮  吴士存 《东北亚论坛》2024,(1):50-63+127
南海国际话语权是海洋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海争端相关方主张海洋权益,争夺舆论制高点和掌握舆论主导权的新场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外交声明、立场文件、学术成果、舆论引导等多种形式对外宣介南海政策主张,有力彰显了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维护海洋权益的意志和决心。与此同时,南海国际话语权在百年大变局加速演变之下,也面临议题和架构设置能力不强、话语支撑体系薄弱、对外传播创新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构建南海国际话语权本身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和连续性的过程。未来要深刻认识涉南海国际舆论的基本格局,通过加强南海问题基础研究、理论储备和成果转化,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一步重视智库和专业人才的支撑作用等措施,努力构建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南海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国内各政治集团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的制定产生程度不一的影响。基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国家本位意识和立场,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共识有:坚持菲律宾所占据的南海岛礁的“主权”;要求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依据来解决南海争端;坚持南海仲裁“裁决”,等等。而硬实力的不足、美国安全承诺的不确定、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克制与和平立场以及菲律宾民情等因素导致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的共识。除了对策略手段运用的不同理解导致的分歧,菲律宾各政治集团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对于菲美同盟及菲美双边军事协议存在着认同与强烈反对的不同声音,其深层原因来自于要求独立自主的反美民族主义与菲律宾国家安全需要之间的矛盾。菲律宾后续仍可能试图以南海“仲裁”结果对中国进行“软”抗争;菲美军事安全合作仍有强化的可能;中菲南海双边谈判以及共同开发协议有可能会随着菲律宾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动而受到影响,存在较大变数。  相似文献   

14.
美国南海政策受中美关系的影响,是中美战略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9年美国积极介入南海问题以来,其南海政策不断发生演变,从奥巴马政府的“双轨政策”到特朗普政府的“武力威慑”再到拜登政府的“一体化威慑”,促使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在南海问题上,美国主要通过军事、外交和法律3种手段,相互结合、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威慑和遏制中国,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通过对美国南海政策的实践成效进行评估发现,美国南海政策的调整引发域内国家与域外国家、南海领土主权争议与海洋秩序争议等多层面的联动反应,使南海问题变得更具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从长期考量看,美国南海政策的实施存在诸多内在局限性。文章进一步指出,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塑造中美关系,进一步发展与东盟的周边外交关系,不断加强在法理层面的有力回击,从而运筹南海问题,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南海行为准则》制定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界对准则问题的基本认知,以期为相关部门和国内学界开展进一步的对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在行为准则制定工作久拖不决的情况下,部分学者倡议的先行尝试制定岛屿规则、专属经济区行为规则等"准则单行本"或绕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而另行创制《南中国海海洋法公约》等新观点尤其值得国内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海主权争议由来已久,有关南海问题研究的专著中外已出版不少,但能较系统、全面地对南海历史进行综述,对南海现状进行论析的,应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研究员新近出版的《南中国海研究:历史与现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该书洋洋37万字,分七章进行论述,内容涉及到南海自然与人文状况、中国南海历史主权、南海主权争端的过去与现在、南海主权的法理、南海主权涉及的国际关系、中国海权的演进与中国海军保卫南海、中国处理南海主权争议的努力等各个方面,堪称为迄今为止在南海历史与现状研究涉及范围…  相似文献   

17.
南海政策"大转向"是杜特尔特政府最鲜明的执政特色之一,也是备受菲律宾国内非议的话题。然而纵观其四大策略,即坚定、灵活地处理"南海仲裁案"裁决,积极、稳健地推动中菲油气共同开发,全力推进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以及维持对中国的战略戒备与必要威慑力,"原则坚定、方略灵活"的理念实际上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并在经贸、"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方面,获得了远多于阿基诺三世政府的实利或主动权。因而,相关非议既无法准确反映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实质,也不能客观评价其成效,但是这也进一步折射了中菲关系的脆弱性,以及后杜特尔特时代菲南海政策的不确定性。重新释放菲律宾大国平衡外交的活力,充分兼顾菲律宾的安全与发展需求、管理国内政治压力,更好地适应南海博弈新态势,则是杜特尔特政府南海策略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8.
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影响南海问题的外部力量中,美国是最重要的第三方。冷战时期,美国对南海问题主要采取不介入和不表态的中立政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开始关注和介入南海问题,并逐步采取具有明显倾向的政治和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的介入和干预加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难度。  相似文献   

19.
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是南海地区人与社会经济、自然发展关系扭曲的结果。它与南海传统安全交织出现,给地区国家安全与海上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冲击。但相比之下,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学界太多的关注。南海非传统安全威胁由来已久,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且在九一一事件后主导南海地区安全形态。其后,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引起了地区国家的重视,虽在地区国家加强合作下有所好转,但并未得到根本性解决。由于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间存在的不平衡问题及现有的民族、宗教矛盾,未得到实质性改善,未来南海非传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南海地区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策略性互动还存在着一系列不足与问题,而这些不足和问题使地区国家在南海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效果不彰。不仅如此,针对地区内存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需要和东盟国家找准方向,为解决南海非传统安全问题探索有效途径,进而实现共同维护南海稳定与和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周意岷 《东南亚》2013,(2):14-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陷入了对南海权益的无休止争夺。有些国家不顾中国反对,大肆开发南海油气资源,抢占岛屿、岩礁,使南海处于多国占领、无序开发的状态,严重威胁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美国“重返亚太”以后,局势进一步恶化。循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路,构建南海机制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南海各方可以通过建立南海机制解决争端,避免南海问题国际化,实现对南海的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