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  相似文献   

12.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局势与东北亚可持续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伊始,朝鲜进行了第四次核试验,美韩联合军演规模扩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出现"痉挛性紧张",东北亚安全蒙上一层阴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270号决议能否促使朝鲜重返"六方会谈"难以预料,而美国欲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系统则遭到中俄坚决反对,东北亚安全与地缘政治格局增加了新的复杂性与变数。朝核问题的关键是美朝双方都坚信只有拥有足以毁灭对方的军事威慑力量才能获取本国的安全。然而,这种相同思维逻辑事实上已导致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努力屡受挫折,一旦发生战争将是整个朝鲜民族的一场浩劫。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有关各国应该树立可持续安全观,寻求新的努力方向。在东北亚构筑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与可持续安全的安全共同体,或许才是朝鲜半岛无核化与和平稳定的未来出路。  相似文献   

14.
俄支持朝鲜在统一问题上的立场即自主和平统一三原则,把巩固与朝鲜的关系视为维护朝鲜半岛和平努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新获得它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影响力的杠杆。俄在朝鲜问题解决中的地位上升,它重新介入半岛事务是对美国在东北亚地区霸权的一个直接挑战,它势必打破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使半岛的局势更加充满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半岛:东北亚国际战略格局韵“百慕大三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鲜半岛因其位于大陆边缘和几个大国之间的特殊地理位置而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地位,是中、日、俄、美等大国利益交织与摩擦的焦点。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变化难测,2000年朝鲜南北关系取得了极大进展,但时隔一年即转为停滞不前。半岛局势的发展与演变不仅关系到各大国的战略利益,同时也会牵动东北亚、东亚乃至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90年代朝鲜半岛核问题出现以来,重在推动朝鲜放弃核武开发、重建东北亚安全秩序的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随之展开,但过程并不尽如人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半岛形势整体呈现下行、恶化之势.特别是2016年以来,对抗面进一步凸显,半岛形势的复杂性与前景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加.这一局面的出现,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也是相关国家互动与博弈的结果.若任由事态发展,朝鲜半岛再度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为推动局势朝缓和方向发展,确保东北亚和平稳定与共同繁荣,地区相关国家要克制,要明智,要有大局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缘安全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侧翼。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半岛在中国的地缘安全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趋向多极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大国相互竞争的局面,处于较弱地位的朝韩两国也不由自主地被纳入了周边大国的战略轨道,半岛形势空前复杂化。而两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更使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跌宕起伏,波折不断。面对错综复杂的半岛形势,中国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一战略目标出发,确立了以"对话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安全战略,并积极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为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朝鲜半岛和平协定与和平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以来东北亚局势的重大变化,使签定取代1953年朝鲜半岛《停战协定》的《和平协定》时机日渐成熟。签定新协定的主体应是朝、韩、美、中四方。达成新协定的主要障碍在于实现持久和平的途径,尤其是美国的立场与政策。只有从"停战机制"转向签订《和平协定》,建立和平机制,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才能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分析了南北峰会成功召开的重要原因及其对东北亚稳定与合作的影响,同时认为东北亚局势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东北亚地区扑朔迷离的形势可视为朝鲜核试验、萨德入韩以及美国的"亚洲回归"政策共同、交互作用的结果。美国的"亚洲回归"以及转而实施"亚太再平衡"政策其旨在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在此背景下,朝鲜核试验(第四、五次)、朝鲜频繁的导弹试射、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等破坏了东北亚既存的和平共处和战略均衡局面,大有使韩美日和朝中俄回归到"冷战式对立"之势,东北亚可能再现"新冷战"格局,地区"安全困境"也将日趋严峻。本文认为,美国积极推进"萨德入韩"的根本动因在于:一方面向日益紧密的中韩关系打入楔子,另一方面要实现对中俄的战略遏制。韩国同意部署萨德本身,一方面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是明显的战略误判。"萨德入韩"使得半岛局势急转直下的同时,也使得半岛成为东北亚各国回归传统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中国之所以对韩国同意部署萨德的行为产生怀疑并敏感的反应,原因在于萨德系统不能有效应对朝鲜的攻击,而是为了弥补美国应对中国的导弹防御系统(MD)的缺口。从这种意义上说,部署萨德的负面影响将日益凸显:一是它并不能减少朝鲜的安全威胁,反而有可能刺激朝鲜而使得韩国更加不安全;二是中韩关系将因此严重受损,两国政治、经济、人文交流与合作必将受到冲击;三是东北亚地区将可能再次回归到两极对立状态,朝鲜半岛的安全困境将日益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