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民族与国家之间--对阿拉伯地区政治的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世界存在着多重政治认同,这是该地区政治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的重要根源.其中,尤以阿拉伯民族主义对地区政治的影响最为深远.首先,它使阿拉伯国家陷入建立主权国家还是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标准之争;其次,它使阿拉伯国家不断面临着国家利益优先还是民族利益优先的执政理念困扰;最后,它要求阿拉伯国家统一对外立场而引起阿拉伯内部及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紧张.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与国力成长,中国的海外利益也在不断拓展,而与中国海外利益扩展的速度和范围相比,国家对海外利益的保护却远远没有跟上。中国对海外利益的保护之所以差强人意,既出于国内政治经济结构与国际社会难以平顺对接的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海外利益的理解存在问题。循此思路,本文认为,保护国家海外利益的最有效手段不在于单纯增加国家强权,而是基于新的理解,从国际机制建设的角度来建构中国海外利益保护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西方发达国家历来注重保护海外利益.二战后以来,它们通过建立国际秩序并采取外交、政治、经济、法律甚至军事等手段,保护本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经济利益和生命安全.研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对于中国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海外利益保护机制和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阿拉伯国家的变革与中阿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拉伯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事务中不断发挥独特战略作用。阿拉伯国家从未中断政治与经济改革的步伐,取得相应成就,但受各种内外因素制约,国与国间的改革进展不一。阿拉伯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外力不能改造阿拉伯世界。在新世纪,中阿关系的全面发展面临历史新机遇,双方应抓住机遇,实现利益共赢和世代友好。  相似文献   

5.
评析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油气开发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和天然气部门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优势地位,从而使能源成了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主要范畴。目前,俄罗斯一些公司正快速向世界盛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十几个阿拉伯国家渗透。俄罗斯此举的的目的在于,保证俄罗斯作为世界能源大国和欧洲主要能源供给国的地位,确保俄罗斯在当代国际地缘政治和资源争夺中的优势,保护本国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东正经历的历史性剧变,不仅引发阿拉伯世界的集体大动荡,而且严重冲击地区政治、安全和地缘政治关系,也对大国的中东政策构成重大挑战。未来中东局势改革已势在必行;伊斯兰政治力量将增大,阿拉伯世界长期陷入内乱,伊朗、土耳其将谋求发挥更大地区影响力;美国全球战略与中东政策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欧盟在外交、能源、安全、移民等方面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原油市场受冲击从而影响全球经济复苏。  相似文献   

7.
印度海外利益保护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与中国同为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自1991年实行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海外利益的范畴大为扩展,海外利益保护成为印度对外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印度在实践中发展出了一套保护其海外利益的措施和手段,包括在建立健全对外决策和执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关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对外援助、军事手段、民主价值观等观念性力量及民间力量等。印度的海外利益保护对中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鉴于美国是世界强国中唯一处于西半球的国家,且对大中东地区的能源依赖度逐年下降,所以美国理应减少对该地区的军事部署。但是,长期以来,美国在大中东不仅军事基地规模最大,而且驻军人数最多。为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以大中东地区为例,从战略层面、军事层面、政治层面和利益层面四个维度出发,考察美国海外军事基地部署的动因。研究发现,将敌人遏制在战区范围内是美国海外军事部署的隐性逻辑。通过在盟国土地上部署军事基地,美国不仅可以对各区域"分而治之",而且成为利益攸关方和议题设置者。美国在大中东地区部署军事基地,承载着谋求地区领导权、增强军事投射能力、巩固军事联盟体系和维护现实利益等多重功能。尽管特朗普政府对大中东地区事务缺乏干预的热心,但是对于实力衰落的美国来说,海外军事基地的政治象征意义与军事作战意义同等重要,美国在大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将继续发挥传统军事功能和非传统政治与外交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在全球范围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记得几年前,媒体一提到这个词几乎所有人就会想到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今天的中国人又不得不面对如何拓展及保护自己海外利益的问题。在中国为了资源利益而越来越走向海外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海外利益究竟如何保护,保护海外利益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怎样的价值。就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冷战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国家的海外利益保护越加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从事海外利益保护的众多行为体中,作为国家外交机构的外交部在本国海外利益的保护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立足于考察加拿大外交部关于国家海外利益保护的理念及相关机制的建设,探索外交部与国家海外利益保护的路径选择与实施措施,指出"多边路径、多元措施"是加拿大外交部有效实现其海外利益保护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中国在全球范围有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利益。记得几年前.媒体一提到这个词几乎所有人就会想到美国的霸权主义,但今天的中国人又不得不面对如何拓展及保护自己海外利益的问题.在中国为了资源利益而越来越走向海外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海外利益究竟如何保护.保护海外利益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怎样的价值.就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美国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  相似文献   

12.
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与领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海外中国公民面对的各种安全威胁骤然增加,导致人身、财产等多方面的重大损失,对我国领事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外交部加强了领事保护工作的应急、磋商、协调、预警等机制建设,为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的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海外中国公民的急剧增加和安全形势的日趋复杂,我国领保机构还必须解决人员不足等问题,加强预警效果,以进一步提高保护海外中国公民利益的能力与成效。  相似文献   

13.
安哥拉已成为大国石油利益博弈的重要国家之一。对日益借助国际石油市场供应的中国来说,获取安哥拉优质石油同样是石油外交的重点。鉴于中国与安哥拉良好的关系,两国的石油业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安哥拉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也使中安石油业合作面临挑战。探讨中国与安哥拉石油业合作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以及进一步完善双方石油业合作的路径和方式,对中安石油业合作的长远发展乃至中国对非洲石油外交的战略构架具有重要价值,亦对中国有效规避海外石油业投资风险、保护海外石油利益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震 《现代国际关系》2012,(6):15-19,36
2011年发生的"阿拉伯之春"与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不无关联。长期以来,西方国家一直通过多种渠道对中东地区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该政策导致部分阿拉伯国家丧失政治改革主导权,执政当局统治基础被削弱,部分社会精英思想出现混乱,最终催生、加剧了2011年阿拉伯世界的政治与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5.
冷战时期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拉美外交仍受制于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疏远,只有古巴、委内瑞拉等一些国家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友好;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拉美地区走上了多元化外交道路,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发展迅速。探析拉美地区与阿拉伯世界关系的发展过程的原因:一是两个地区文化上的亲近;二是拉美地区有着大量的阿拉伯移民;三是从阿拉伯世界获取石油供应、资金援助和发展贸易;四是寻求政治和经济平衡,对抗美国在拉美地区的霸权;五是支持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印度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国家利益对其海洋战略进行了重新审视,并以海权思想为基础出台了一系列海军战略,印度海军也因此向远洋化的方向发展。海外军事基地对于舰队远洋作战与机动是不可或缺的。出于对发展远洋海军的需求,印度近年来陆续在海外设立了军事基地。这些军事基地的设立对于地区安全形势和战略格局将会产生比较重大的影响,同时也给予同样在发展远洋海军的中国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国”的极端主义理念、政治追求和战略战术决定了其扩张需求.“伊斯兰国”对外渗透和扩张主要指向伊斯兰世界,包括位于中国周边地区的南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这种渗透和扩张严重威胁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安全与稳定,增加了世界各国面临的核恐怖主义风险,也对中国的安全和利益构成了多重挑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坚实的政治基础。进入新世纪,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中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共同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外交思想的新发展,也必将引领中阿和谐关系走向更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世界、非洲大陆和伊斯兰世界是埃及外交活动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的三个重要舞台,即构成所谓的“三个圈子”,也是埃及容易获取支持和协调行动的同盟军与重要外交资源。“三个圈子”的排列是相对变化的,体现埃及外交政策发展、变化和调整的轨迹,阿拉伯世界是埃及外交的中心舞台。埃及总统在外交决策上有“主导权”,同时也听取近臣和幕僚的意见。埃及成功地利用其外交资源,使外交力得到延伸,扩大了自身在地区事务和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赢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是阿拉伯民族关于政治生活的心理学。阿拉伯国家的政治文化只是阿拉伯文化流变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特殊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阿拉伯地区政治生态先后经历了民族国家构建、伊斯兰复兴运动以及最近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在此期间诸多政治思潮、宗教主义与文化观念融入到阿拉伯国家,深入到政治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阿拉伯国家政治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由于阿拉伯世界特殊的宗教地域特色,导致其政治文化不可避免地具有阿拉伯民族性与伊斯兰宗教性,二者的此消彼长则是阿拉伯政治文化最鲜明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