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斯里兰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两党为主"的多党制国家。自由党和统一国民党是该国两大传统政党。主要政党家族化和族群化是该国政党政治中的重要特征。随着"斯里兰卡人民阵线"在2018年地方政府选举中崛起,"三大政党鼎立"的新局面基本成形,斯里兰卡未来政局走向将存有更大不确定性。"一带一路"项目在斯里兰卡战后重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曾因该国异常复杂的政党生态而被迫暂停或延期。伴随西方势力炮制的"债务陷阱"问题、2018年地方政府选举、2018年"宪政危机"和即将到来的2020年前后的总统大选和议会选举,"一带一路"项目现已成为斯里兰卡常态化的政治论战道具。  相似文献   

2.
哥斯达黎加这个中美洲小国虽然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在过去几十年之中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后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成为拉美国家的一个发展典型。探寻哥斯达黎加经济发展成功背后的决定因素,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发现,稳定的民主制度是哥斯达黎加发展的保障。该国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大量城市小生产者的存在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使得中产阶级不断壮大,防止贫富分化加剧并巩固了民主制度。产业升级转型是哥斯达黎加发展的动力,该国产业升级的成功得益于该国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的传统,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以及在培育知识密集型产业方面扮演的积极角色。此外,哥政府积极完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知识产权保护并通过自由贸易协定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该国大量非政府组织与其他国家的政府和跨国公司形成紧密网络,帮助吸引外资特别是国外高科技企业进驻,有效地促进了本国产业升级。当然,哥斯达黎加发展道路上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险。  相似文献   

3.
杨楠 《国际安全研究》2021,39(2):132-156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暴露了长期存在于该国选举体系中的风险,"选举安全"迅速成为当代美国国家安全与国土安全领域的重要议题。美国选举安全涉及网络安全、社会安全、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体现出"复合安全问题"的特质。美国联邦与各州政府试图从降低关键基础设施风险、重建选民信任、减少部门壁垒以及填补机制缺失四个层面入手,系统性化解存在于选举系统的各类安全威胁。2020年美国大选期间,原有选举安全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美国国家安全体制及文化与其选举安全体系的运行逻辑之间仍存在多层矛盾,特别是美国选举体系的产业市场与创新之间的矛盾、国家安全与"言论自由"之间的矛盾、"全政府"与"地方权"之间的矛盾、"网络自由"与"网络主权"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会长期存在,将使利益攸关方不断发生龃龉,阻碍相关政策深入推进,最终导致美国在选举安全治理上将一直面临难以克服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来西亚取得国家独立后的40多年期间,该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了工业化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多个短、中、长期发展计划.使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收入跃居东南亚国家的前列。但是.被快速增长掩盖了的弱点与隐患,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暴露出来,该国在1998年出现经济大衰退.同时政局也发生某些动荡。目前,该国经济正从谷底回升,显示经济最困难时期已过去,预计1999年将能取得1%的实际增长率。经济形势的好转有助于政局的稳定。马来西亚政府呼吁全国人民全力配合,加速经济复苏。综观40多年来马来西亚经…  相似文献   

5.
前言过去长期处于内战状态的柬埔寨从1989年开始采取了对外开放政策,随之与中国的关系得到改善,该国华人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现在,他们为了从侧面支持政府的国家重建、经济复兴等政策,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华人支配着80%该国的经济命脉。因此,在考察柬埔寨的经济结构时,如果忽视华人社会动态,可以说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从上个世纪末至今,作为东盟成员国中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及水域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虽前后历经3任总理,但该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所秉持的政策始终坚持以“务实”为基点,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核心。《使者报》是该国政府的喉舌报,本论文通过对该报近10余年来与南海问题相关的大量新闻报道或综合评论的跟踪分析,尝试对马来西亚的南海政策进行解读,并探寻有助于我国应对南海困局的“马来西亚因素”。  相似文献   

7.
南亚地区由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和苏联入侵阿富汗等诱因而走向伊斯兰化和极端化,该地区的孟加拉国独立后的两位领导人采取的宗教政策是导致该国走向伊斯兰化和极端化的直接原因。极端化催生的恐怖主义给孟加拉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该国政府采取通过教育和发挥妇女的作用等多项措施打击极端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使用外籍员工的主要国家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该国政府频频修订雇佣外籍员工的各项政策,调高外劳税,提高准入门槛,有关政策将增加我国公民赴新工作难度,提升赴新务工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柬埔寨位于中南半岛南部,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经济十分落后。随着1993年柬王国政府的建立,国家的工作重点已逐步转向经济建设。该国的经济建设主要依靠外援和外资。在外援方面,几年来国际社会给予了柬埔寨数十亿美元的援助;在外资方面,到目前为止共有300多家外国公司在柬埔寨投资,总额逾40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农业、农产品加工、进出口贸易、电力、通信、服装和服务行业等。柬埔寨吸引外资的主要优惠措施有:1、在柬开办企业,免征原料和机械设备进口税;2、投资该国政府鼓励的出口加工业、…  相似文献   

10.
莫迪政府将印度洋作为印度外交的重要地区,倡导"地区同安共荣",希望成为"净安全提供者"。为了实现这些设想,莫迪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巩固与印度洋岛国的关系;推行"季风计划";提升印度洋治理机制的作用;深化与海湾国家的关系;加强与美、日、澳等国的海洋合作等。虽然雄心很大,但莫迪政府也面临不少挑战,如海军实力仍有待提升、与邻国存在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挑战会制约莫迪政府印度洋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缅甸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缅甸取得国家独立已半个世纪有余(1948、1、4),在这50余年期间,该国曾制定与实施了多个短、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虽然一些计划的指标没有完成甚至有的计划中止执行,但总的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这种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因此使该国与许多国家的差距拉大,成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进入90年代以来,缅甸政府逐渐奉行较为灵活和务实的政策,该国开始走向国内稳定和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目前,缅甸的经济水平仍然低下,遇到的难题颇多,包括亚洲金融危机对该国造成的负面影…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的经济开发战略是该国政府为了实现该国经济开发目标而采取的带有影响全局的手段,它主要是通过政府制定的经济建设计划和重要的法令、政策、措施来体现的。因此,经济开发战略的制定是以经济开发目标作为依据的,而经济开发目标是通过经济开发战略去实现的。由于各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因此各国所制定的经济开发目标就各不相同,而且为实现经济开发目标所采取的经济开发战略也各不相同。制定经济开发目标和经济开发战略,一定要从本国的社会制度和国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外国  相似文献   

13.
二战后,为实践"独立、直接贡献、相应的国际地位"的中等国家外交思想,建构"亲善的国际主义"国家海外形象,加拿大选择对外援助为该国投射软权力的路径之一。在对外援助实践中,加拿大参与了美国主导的"马歇尔计划"、英联邦主导的"科伦坡计划"以及加拿大自身主导的"非洲计划"和"加勒比计划"。在这一系列的对外援助中,加拿大成功地输出了"和平、消除贫困、亲善、贡献"的国家价值观,实现了国家海外形象的建构目标。本文将主要考察加拿大如何通过对外援助的方式实现全球软权力投射并建构国家海外形象。  相似文献   

14.
独立建国以来,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发展经历3个主要阶段。与此相联系,可以把该国的政治整合实践进程概括为3个时期:建国初期苏加诺通过凝聚意识形态共识、推进民主制度转换等方式进行国家政治整合的早期基础性实践,而军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提升为苏哈托军人政权的建立写下伏笔;随后,官僚威权体制得以确立,苏哈托通过"双重职能"提升军队地位、限制政党政治发展、领导经济建设等方式进行威权政治整合实践,该实践带有鲜明的聚合性、自主性和脆弱性;及至后苏哈托时代,印尼进入民主政治转型时期,其政治整合实践路径也随之转换为民主政治整合。在该国政治民主化改革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深层问题也得以暴露。目前印尼在政治整合方面还有非常繁重的任务要去完成,政治整合效绩对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月23日,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在澳国立大学发布该国历史上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大与安全: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Strong and Secure-A Strategy for Australia’s National Security,以下简称报告)①。报告大体上延续陆克文政府时期发表的《国家安全声明》(National Security Statement)和2012年出台的《澳大利亚亚洲世纪白皮书》(Australian in the Asian Century White Paper)中有关国家安全观点。报告指出,澳大利亚目前所处的战略安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6.
李文刚 《亚非纵横》2014,(3):99-112
伊斯兰教在肯尼亚属少数派宗教,但因穆斯林聚居区的经济、战略位置对该国政局稳定、领土完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故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在肯政治中发挥着一定的影响力。总体而言,肯尼亚历届政府谨慎、稳妥处理两大宗教的关系,穆斯林与基督徒长期和平共处,对国家稳定和民族一体化进程大有裨益。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多党民主制的引入,宗教日益被政治化。一方面,穆斯林认为被边缘化,越来越倾向于将伊斯兰教作为向外界申诉的平台;另一方面,原教旨主义在肯尼亚迅速发展,不断加大与政府的博弈。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势力、恐怖势力在当前的肯尼亚较为突出,亟需一个综合方案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7.
国籍是指任何一个人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员而隶属于这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分。它最根本地确定任何一个国家所不能缺少的人口。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他就和该国发生一种特别的法律关系,即他被认为是该国的国民,享有该国国民的一切权利和承担应负的一切义务。因此,国籍就直接同国家的根本利益有着极为密切的重要的关系。每个主权国家都只把自己的国籍赋予它认为应当赋予的自然人。对于原来不是该国籍民而欲成为其籍民者,必然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来加以确定。因此,每个主权国家都制定  相似文献   

18.
当代的缅甸被许多学者、新闻工作者和发展专家们认为是一个未知的地域。关键性的统计资料常常缺乏,可以获得的数据又经常互为矛盾,可公开的材料分布情况也处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今日的缅甸是一个畸形物,是一个由高度集中的一党专政控制的国家,然而构成该国的  相似文献   

19.
《和平与发展》2021,(5):34-51
马尔代夫在印度洋及印太地区占据重要的战略位置。美国试图通过干预马尔代夫国内政治走向、加大经济援助、增强军事存在和扩大人文社会交流等手段,将其纳入到"印太战略"的整体规划中。美国对马尔代夫政策的调整明显出于地缘政治考量,旨在对冲中国在该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进而削弱中国在中印度洋的影响力。具体表现为:以马尔代夫为筹码,刺激和推动印度进一步与美国协调;制造地缘紧张局势,谋求扩大军事存在,进而强化美国在印度洋的主导优势。萨利赫政府迎合美国并试图"联美制华",有悖于马尔代夫的长远利益及"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传统。但未来美马进一步走近将受多重因素制约,马尔代夫的政策选择仍有不确定性;美印在对马政策上的协调与合作可能有所发展,但根本分歧不会消除。  相似文献   

20.
行政改革曾经是卢武铉政府执政伊始即推出的众多雄心勃勃的施政目标之一。早在2003年2月25日的总统就职演说中,卢武铉即提出了建立"参与式政府"的愿望,为此新政府将严格奉行"原则与信任、公正与透明、对话与妥协、分权和自律"四大原则进行施政。为了将"参与式政府"的愿景转化为现实,卢武铉政府设立了五大行政改革目标,即效率的行政、服务的行政、透明的行政、清廉的行政和参与的行政。构筑参与式政府实质是卢武铉政府在新世纪初通过对国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通盘考量,将民众要求完善民主、参与国家政治、获得更多优质公共服务的要求与政府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目标相结合的一次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