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工业集团对俄罗斯政治经济转型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它俘获了联邦政府,阻碍旨在重新分配利益的进一步改革,加剧转型时期的资本外流和国有资产流失,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阻挠软预算约束问题的根本解决;另一方面,金融工业集团的组建便于国家对经济进行调解,有利于吸纳资金,帮助俄罗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俄罗斯的市场化改革.同时,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相比,金融工业集团具有较高的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2.
一、西伯利亚与远东的社会状况恶化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受政治局势动荡和经济危机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领域的问题。在经济陷入极其困难境地的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社会问题空前严峻,社会状况恶化。(一)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苏联解体前,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一系列指标就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使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1。实际现金收入水平下降。改革后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收入虽然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如1993年末,远东国民经济部门的平均工资比全俄平均水平高85%。但是,该地区运输和日…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金融体制的改革,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在建立新型金融体制过程中,银行体制改革的发展最为迅速.经过萌芽、解构、发展、危机和恢复等几个阶段的演进之后,俄罗斯银行部门的结构及其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功能得到了重新优化,银行体制重又获得了稳定体制的特性,二级银行体制的主要特征得以确立.普京主政以后,针对俄罗斯金融领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把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引向了一条强政治调控下的进一步金融自由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乌克兰自独立后的25年来,经济增长停滞和衰退是常态表现。20132015年的政局动荡和俄乌冲突,更使乌克兰的社会经济状况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危机:投资环境极度恶化;财政亏空、欠发工资使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社会紧张对立局势蔓延。摆脱困境的出路首选要放弃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型经济;要深入和完善私有化体制改革;要扩大财政收入渠道和防止国有资产进一步流失;要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快市场化改革,减少腐败和行政干扰。要恢复全民信心和树立全球威望创造良好的金融和投资环境,团结东西部地区民族一道摆脱困境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转型时期产生了严重的贫困化问题,经济衰退伴随着政治动荡和社会混乱.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健康状况恶化,平均寿命缩短,约4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除了历史原因和经济因素外,还与俄罗斯社会转型时期的制度真空有关。目前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才刚刚起步,解决贫困问题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普京执政以后,加大了改革的力度,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基本解决了拖欠养老金和工资的问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考虑到俄罗斯社会内部种种复杂因素,以及目前尚无比较成熟的转型国家的经验可供借鉴,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和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俄罗斯经历了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三次革命的严峻考验和剧烈动荡。尤其是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的国民经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国有资产的流失 ,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使俄罗斯的经济和政治势力在世界范围内大大削弱。为了恢复经济和强大的国力 ,前任和现任的领导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对外贸易上。 一、对外贸易垄断制的历史作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在 1 91 7年夺取政权后就认识到 ,不解决对外贸易问题 ,不但建立不了新制度 ,也容易失去政权。因此 ,1 91 8年 4月 2 2日列宁签署了第一个《关于对外贸易国有化》的法令。在俄…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俄罗斯采取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转型后的结果也完全不同。两国在转型时对公有经济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正是因为公有经济具有在改革初期重要的资本形成地位、对就业和社会稳定的支撑、对非公有经济部门的传导等特点,才造成了转型绩效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劳动力就业看俄罗斯体制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就业/失业、工资水平、劳保福利等方面入手,分析俄罗斯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特点,并特别讨论了《劳动法》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中发挥的作用。本文指出,无论与俄罗斯体制转型的激进方式相比,还是与中国渐进式改革后劳动力就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相比,俄罗斯劳动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措施都相对温和,调整步伐缓慢,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苏联体制建设的基本成果。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体现的这类社会主义因素是俄罗斯社会在体制急剧转型和经济严重下降期间得以"安全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可能成为俄罗斯国力增强和国家重新崛起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军工综合体是俄经济的重要支撑,更是俄军事力量的重要保证。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激进改革时期后,俄军工领域虽没有发生伤筋动骨的冲击,但随着俄罗斯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这个集俄罗斯顶级科技水平和一流生产能力的行业也被迫进行大改组、大调整。普京在第三次担任总统后,把振兴俄罗斯经济、提升俄罗斯军威和国威作为首要目标,要求大力改革和扶持军工综合体。俄军工综合体正面临新的条件和任务,它能否续写过去的荣耀与辉煌,能否肩负起维持与美国“军事战略平衡”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任,值得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俄罗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俄罗斯经过8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国力日益强大,但主要靠出口资源性产品换取外汇难以实现富民强国和民族振兴的战略目标.要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普京政府适时明确地提出了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即从资源型经济转向创新型经济.为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俄罗斯的经贸政策已开始进行重大调整,这种调整不但对俄罗斯的产业、经济和社会生活将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俄罗斯的主要经贸伙伴产生很大冲击.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不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面l临着各种挑战和一定风险;如果普京政府仅仅提出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而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各种难题,不但模式转换的目标不能实现,还要面临着不小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以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为主线,分析了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正面冲击和间接影响,对俄罗斯政府的反危机措施进行了梳理,并尝试从中找出中俄两个转型经济大国、领国在金融领域的潜在合作空间,以期为联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和巩固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面临着经济转轨、政治转型的艰巨任务,行政体制作为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必然要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而改革。然而,“行政改革”这个词汇正式出现在俄罗斯公开的官方文件中只是在1997年,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社会和政权系统内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意味着俄罗斯对这个问题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无论是叶利钦还是普京都非常清楚: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行政体制和管理方式,俄罗斯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就不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反垄断政策》一书于2010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其经济原来具有垄断程度高的特点,在经历了近20年的经济转型,仍是高度垄断的经济,并由此产生很多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推行反垄断政策,成为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李福川研究员在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该书系统、全面和详尽分析了俄罗斯反垄断政策的法律基础、政策措施、实施方法和效果,并以俄罗斯为例,论证了转型国家建立有效反垄断制度的必要性。应该说,这一成果对人们客观认识俄罗斯经济的制度模式和调节方法是十分有益的。纵观全书,对以下一些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并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众媒体在俄罗斯社会转型过程中起着双重作用:一方面,大众媒体对社会的转型过程进行反映并影响这一过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媒体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转变。俄罗斯媒体具有私有化和财团化的特点,从而导致媒体的极端商业化和庸俗政治化。俄罗斯转型过程初期蔚为奇观的大规模媒体战也由此发生。普京执政之后,开始打击寡头势力和改造媒体。  相似文献   

16.
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居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表征生活水平的各项指标全面恶化。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严重。各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拉大。人民群众为激进的经济改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电力工业实力雄厚,但电价较低,电力生产与发展所需资金缺乏,发电设备陈旧老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电力市场配置电力资源。但实施过程波折颇多,在争议中缓慢前行。争议的焦点是担心电力民营化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使国家电力安全受到威胁;放松管制会使电价大幅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进而使整个经济系统瘫痪,社会动荡不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经济转型:从寡头资本主义到人民资本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键 《东北亚论坛》2005,14(4):65-69
俄罗斯历来就是纵向的社会构型,这是经济转型的重大障碍。为了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打破原有的纵向社会构型,建立一个以公民社会为主的横向社会构型,不仅是经济转轨的手段,也是其社会目标。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在转型过程中并没有建立这种具有“保障功能”的公民社会,而是一个寡头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俄罗斯政府却扮演了寡头攫取国家财产的“掠夺之手”的角色。普京执政以后,开始通过推行平民主义的治国方略,把寡头资本主义转变为人民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体制转型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核心内容,是在苏联时期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毕露及苏联解体的特殊背景之下,以大体上和平方式推进的一次复杂而内容深刻的社会进程。俄罗斯体制转型以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为路径选择,从一个高度专制集中的体制,经过短短的几年,发展成为了一个民主自由的、有俄罗斯自身特点的新体制,给其他转轨国家的改革,包括中国的改革在内,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历史、现状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既有前苏联时期人口问题的历史沿袭 ,又有其剧变以后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从而 ,既集中地反映着俄罗斯转轨过程中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又制约着俄罗斯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 ,“人口危机”正在引起普京政府的高度重视 :改革、完善并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是解决目前俄罗斯一系列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的当务之急 ;为扭转国家颓势 ,重振夕日雄风 ,俄罗斯亟待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