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多佐的司法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法律学者艾丁·W·帕特森(EdwinW.Patterson)在他1947年的作品中认为,卡多佐在“非职务作品中更加清楚地解释了自己的法律哲学,这些作品可能比他作为法官的法律意见书更加有生命力”。〔1〕迄今为止,这一预言是错误的。这并不是有意贬低这些作品:其中最好的作品———《司法过程的本质》———自它出版以来一直是一部引证率很高的法理学作品。根据索引杂志的统计,1966年(有社会科学索引的第一年)到1988年之间,该书的年平均引证率是28.4次。这可以和同一时期的霍姆斯(Holmes)的《普通法》的年平均引证率41.6次进行一下比较———它被认…  相似文献   

2.
徐伯黎 《政府法制》2014,(11):23-23
被朱德赞誉为“当今一圣人”的徐特立一生传奇。1927年5月,在大革命遭受严重失败的白色恐怖中,他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34年,57岁高龄的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到达延安。徐特立还是毛泽东、田汉等人的恩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尽管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期,中共中央先后两次破例为他庆祝60岁和70岁寿辰。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绝无仅有,且无人与之比肩。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死缓”(即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表明我国对死刑案件的判决和执行上有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死缓)两种情况,因而划分二者的界限,对人民法院适用死刑大有帮助。随着“死缓”制度的创立和刑事犯罪情况的变化,我国刑事立法在不同时期对“死缓”适用对象和死刑立即执行与“死缓”的界限作了不同的原则性规定。我国现在“死缓”适用的对象,根据刑法典第四十三、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两类:一是已满十六岁不满十八岁所犯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二是已满十八岁和审判的时候没有怀孕的可以判处死刑的罪犯。第一类罪犯只能判处“死缓”,不存在与死刑立即执行划分界限的问  相似文献   

4.
他,70岁的年龄50岁的心态。一生参加了10次下放劳动,自发交换了19次住房,向党组织递交过17份入党申请书。凭着这种超乎常人的执着,他的“越洋所”从无到有、由弱到强。13岁的“越洋所”以及它70岁的主人,到底是谁成就了谁?  相似文献   

5.
海子  竹立 《政府法制》2006,(24):22-25
表面上,他是风光无限的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背地里,他在家里开起了“毒品批发部”,且“生意”越做越大,还把毒品卖给下属和亲戚,成为当地有名的两大毒枭之一,案发前已“晋升”为当地第一大毒枭。2006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以贩卖毒品罪对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以下简称土左旗)国土资源局原党委书记、副局长云争气提起公诉。现年57岁的云争气,曾是土左旗公安局一位有为的年轻民警,27岁即被提拔担任毕克齐镇派出所所长,此后还担任过毕克齐镇副镇长、铁帽乡乡长、土左旗城建局副局长、国土资源局党总支书记(后为党委书记)兼副…  相似文献   

6.
闲说冯道     
冯道是五代时期声名显赫的人物,也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他生于882年,死于954年,活了72岁。史载他“事四姓”、“相五帝”,在五代中四个朝代当了20多年的宰相,从传统的观点看,此人节操很成问题。他一直受到儒家的攻击,写他有奶便是娘,丧尽气节,只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公布、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是一部“民告官”的法律,它的通过和颁布,结束了我国自秦汉以来儒法两派关于“人治”和“法治”的虚妄之争,也第一次以可操作性的法律宣布“内无分权制衡机制、外无人民对政府控制”的局面从此成为历史。“行诉法”是我国法制史、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是旧传统  相似文献   

8.
书讯     
《理性的梦魇:弗兰茨·卡夫卡传》作者:恩斯特·帕维尔(美国)译者:陈琳定价:49.8元出版:2013年8月本书是于1937年出版的第一本关于法学院出身的文艺大师———弗兰茨·卡夫卡的人生传记。卡夫卡的好友马克斯·勃罗德两次拯救了卡夫卡的作品:第一次使其免遭付之一炬的命运,第二次又从人们的冷漠和遗忘中将其挽救。正是由于勃罗德的远见和胆识,才有了今天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古典讽刺小说。正如鲁迅指出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它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所谓“乾隆盛世”时期。其实这时根本不是什么“海晏河清”的“盛世”,而是危机四伏的封建末世,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与崩溃的时期,用作品的话说,“天下自此将大乱了。”(第一回)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反映了什么内容,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是什么呢?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经广西容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容县人民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李富(化名)以强奸罪处以六年有期徒刑。此案在当地引起了关注,因为此案中犯罪嫌疑人李富今年已经70岁并且是个孤寡老人,而他诱奸的小红(化名)却只有五岁,是个留守儿童。七旬孤寡老人两次诱奸五龄留守儿童,虽然此案最终以李富领刑六年划上句号,但其中引发的问题足以发人深省。震惊!七旬翁强奸五龄童  相似文献   

11.
现年56岁的姬国庆,是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32岁那年,姬国庆因患食管癌做了手术,食管被切除三分之一,胃体上挂胸腔,肋骨切掉两根,术后留下了“吻合口溃疡”。虽然穿越死亡重返人间,但病痛使他曾16次昏倒在工作岗位上、7次重昏迷休克、5次大出血;使他24年来从不敢吃饱;使他看上去那么瘦骨嶙峋、弱不禁风。  相似文献   

1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两句究应如何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字面上看,至少可以作如下四种解释: 1.(我)神游故国,应自笑由于多愁善感(“多情”)而早生华发。2.(我)神游故国,多情之人(可以指作者的亲友,也可以指周瑜)应笑我早生华发。3.(周瑜)神游故国,他这位多情之人应笑我早生华发。4.(周瑜)神游故国,(他)应笑我由于多愁善感而早生华发。前两种解释都把“故国神游”(即“神游故国”的倒装,此点无歧义)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后两种解释则把主语理解为周瑜。而对“多情”一句的主语和句法的理解又各有不同。胡云翼《宋词选》持第一说。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对“故国神游”的主语是谁未注,对“多情”一句则认为是倒装句法;“谁在笑?是自己笑,却不曾说呆了”。味其注语,似于第一说为近,但与胡说都语焉不详。1980年第3期《学术研究》载叶金同志《“故国神游”辨》一文,认为第一说“不合情理”,从而提出了上述第四种说法,文长不具录。  相似文献   

13.
时光回转到2005年5月9日17时,北京市门头沟区水担路施工现场,他主持召开库区挡墙方案讨论会。会后,他又和有关工作人员留下继续讨论“村村通”工程;18时40分,他对另一位分局领导说“:这两天实在太累,头特别疼,今天得早点回家。”临走时,还带上了《工作日志》;10日凌晨1时,谁也没有想到,突发性脑溢血竟夺走了他年仅41岁的生命。身边的《工作日志》上,留下了他最后画的“水担路库区挡墙示意图”……12日,500多名父老乡亲自发赶来,眼含热泪向他做最后告别。今年70多岁、看着他从小长大的邻居郝大爷,泪流满面地安慰他的父母:“就让柱子(他的小名…  相似文献   

14.
合著作品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伟 《法学》1990,(12)
合著作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创作的怍品。何谓“共同创作”?法学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可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共同创作”是指共同创作人的共同创造性劳动;第二种观点认为,“共同创作”是指共同创作人的共同创作意思;第三种观点认为,“共同创作”是指共同创作人能够形成作品价值的共同创作活动。直观地看这几种观点均有其合理成份,但细细推敲,终难园其说。第一种观点着眼于合著作者的创作行为,但在一些作品中,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人并不一定能成为著作权的主体,如回忆录、职务作品、委托作品的撰写者等。第二种观点着眼于合著作者的主观意思,以此作为标准来认定合著作品,会将一部分合著作品排除在外,如现在的作者为古诗词谱曲、为古画题词等。这些合著作品的作者因为时间上的间隔,不可能有共同创作的意思。第三种观点着眼于作品的价  相似文献   

15.
纯素之心清如水;廉洁持身白似玉。苏焯是西魏时期的廉吏,权大不贪利,堪称当朝楷模。大统十年(544),苏焯任大行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管财政,司文墨,可谓位高权重。官这样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并向朝廷提出了6条建议(全部被采纳,作为“六条诏书”颁发)。这6条之首是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为第一要务。“清心”,就是不贪财。他说到做到自己首先毕生奉行。苏焯认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关键在于自奉俭约。为此,他从不为自己谋置宅地田产,严禁家人仗势聚敛钱财,保持清廉洁白的家风。由于他家教严明,他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作家高尔基是带着热情和焦虑、带着“过于饱和”的印象,呐喊着进入文坛的。他的全部文学活动,始终有着改造社会、改造人生的鲜明意向。在他创作的第一时期(1892—1907),这一意向又具体地显示在他对社会的激烈批判态度上。他力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民众,特别是挣扎在底层的千百万劳动者,鼓舞他们奋起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一个民主的、充满理性和爱的新世界。高尔基文学活动的这种明确的社会目的,决定了他这个时期的创作呈现出追求以气势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指除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之外的马克思主义。其特征是:在形式上,它是多线索、多形态展开的理论形态;在内容上,它既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也批判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方法论上,它突出了其法学理论的非无产阶级的主体性倾向。从总体上看,它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思想准备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创立时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发展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多元化”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视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资源;有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18.
<正>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成熟的主要标志。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全面地、科学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将这些原理运用于法学研究,便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观,实现了法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不是天生的,而是批判继承前人法律学说的优秀成果,在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就马克思而言,在《菜茵报》时期,他的法律观基本上是由黑格尔的自由法和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所构成的唯心主义法律观。但这个时期的革命实践动摇了他对唯心主义的信仰,使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最后终于导致了他对黑格尔法  相似文献   

19.
域外     
新加坡欲绞死澳大利亚毒贩澳总理五次求情无果因贩毒被新加坡判处绞刑的澳大利亚人阮祥文(音译)11月28日已表示“准备受死”。此前澳大利亚政府为“营救”他,曾5次要求新加坡宽大处理但均遭拒绝。现年25岁的阮祥文因从柬埔寨走私396克海洛因,于2002年12月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转机飞往墨尔本时被捕。经过两年多审理,新加坡法院于不久前判处对其执行绞刑。因澳大利亚已废除了死刑,所以阮祥文一案引起了澳大利亚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7日在马耳他参加地中海南岸国家首脑会议时说,他在会议期间第五次要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相似文献   

20.
惠兴文 《人民司法》2021,(6):99-106
雷经天(1904-1959年),原名荣璞,号经天。广西南宁人。其父雷在汉是南宁辛亥革命的元勋。雷经天是五四时期南宁学生运动领袖,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亲历我党发动的“三大暴动”,三次被冤开除党籍,两次背着“黑锅”长征,后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