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七大数字引人注目,凸显出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7.5%:GDP增长7%-8%成新常态7.5%,这是继去年增速目标首次"破8"调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为这一数值。"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是大体协调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的常态,确定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3,(2):16-16
世界银行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预测,东亚地区2012年增长将达7.5%,低于2011年实际达到的8.3%,但2013年将回升至7.9%。报告称,东亚地区2012年的经济表现主要是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出口疲弱和政府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的努力是导致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减慢的主要原因。但在财政刺激和大型投资项目加快实施的推动下,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达到8.4%。  相似文献   

3.
政府工作报告对2013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十大数字备受瞩目,引发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这也凸显出今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走向。经济增长7.5%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7.5%左右,这与去年相同。而此前2005年至2011年这一指标曾连续为8%左右。国际横向比,这一增速在全球低迷状况下,依然是高速度;自身纵向比,速度略调低,说明中国经济将在调结构、重质量上下功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杨子强说,连续两年把增速主动调低,一方面显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复杂,目标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也意味我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转方式、增效益的新阶段。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代表认为,未来中国  相似文献   

4.
一、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分析(一)出乎意料的经济绩效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重挑战 ,2002年我国经济逆势而上 ,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 ,国内生产总值将跨上10万亿元的新台阶。2002年宏观经济运行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 ,经济增速逐季回升。2002年我国经济运行初步摆脱了往年前高后低、稳定性较差的状况 ,呈现出逐季回升的良好态势 ,全年四个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达到7 6%、8%、8 1%和8%。第二 ,经济自主增长的能力日益增强。200…  相似文献   

5.
经济     
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率将达50%联合国最近在北京发布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今年全球经济增幅将达到极低的1%,比2008年的2.5%以及过去四年的3.5%-4%之间的全球增长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6.
经济世界     
《党课》2013,(6):17-18
世界银行: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为2.4%,低于去年6月份报告预测的3%,但略高于2012年2.3%的增速。其中,发达国家2013年经济增长值预计有所下调,从去年6月份的1.9%下凋至1.3%,2014年预计将上升至2.0%;欧元区2013年GDP预计收缩0.1%,N2014年才能回归正增长;发展中国家2013年和2014年的经济增速预计分别为5.5%和5.7%,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计为8.4%。  相似文献   

7.
《求是》2014,(2)
<正>2013年的世界经济仍旧行进在缓慢复苏的道路上,增长、就业、物价、贸易与投资、公共债务等方面基本保持平稳。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具有长期性,2014年全球经济大幅回暖可能性不大。同时大国货币政策调整、全球和区域贸易投资谈判、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向好形势仍然会充满曲折。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全球经济增速继续放缓。201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数据显示,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9%,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延续了上一年经济下行趋势,但复苏基本巩固。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为1.2%,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美日经济复苏继续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GDP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期间经历过三次增长率短暂地低于8%,然后又重新踏上高速增长轨道的过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为应对危机,国家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使得2009至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了较高增速。但伴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调整期。从2012至2014年,连续三年我国经济增速低于8%,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制定2015年经济增长目标为7%左右。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与这一阶段相对应发展状态就是"新常态",它不是主观选择的结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4):16-16
受国际金融危机后遗症的影响,2012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均呈现出增长率下滑的态势,创下了过去三年复苏进程的最低点。展望2013年,受大国经济刺激政策的驱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的增速为3.6%左右,比上一年度略有增长。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世界经济的突出特征是强劲增长,增长率达到了多年来最高水平。困扰全球经济的通货紧缩风险基本上已经消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率呈现出同步增长态势,国际金融市场总体上相对平稳。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世界经济中还存在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如石油价格高位走势、美国的“双赤字”问题(即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并存)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等,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和克服这些风险将决定世界经济未来的走向。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越来越明显,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和政策选择正在对世界经济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总体…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近日表示,今年中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望超过10%,全年GDP增速将达到8.5%左右。不过,他亦表示,明年中国经济仍面临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压力在  相似文献   

12.
医药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医药行业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机遇l 中国经济将保持强劲增长。 2 1世纪的中国经济焕发出勃勃生机 ,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 ,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有理由相信这种增长势头仍将长期保持。2 0 0 1年 2月 1闩 ,雷曼兄弟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 :洞悉经济市场 ,掌握无限商机》的中国调研报告。该报告预测 ,中国的经济规模在 2 0 30年 ,会从现在的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未来 2 0年仍有潜力达到每年 6 %的平均经济增长率。2 我国医药市场规…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滑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支撑过去经济高速发展的人口红利、资源红利正在消失,按照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路径很难找到经济潜在增长动力。因此,挖掘新的潜在增长点,提高潜在增长率是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核心是通过供给侧改革突破要素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约。贫困地区作为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重点领域之一,具有资源开发潜力大、要素供给潜力大、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空间大、城镇化发展空间大等发展潜力。在新常态背景下扶贫不再是简单的转移支付,应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出发,以扶贫为手段,恰当运用各类扶贫措施积极挖掘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潜力,达到增加要素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的,形成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速度在2005年底明显放慢后,今年已恢复增长。联合国7月11日在日内瓦发布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初全球经济明显回升。该报告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6%,略高于今年早些时候该机构预测3.3%的增长率。由于油价上涨,全球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今年将在1%至3%之间。尽管油价高启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仍以比较强劲的势头增长,并且下半年其增长前景依然看好。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按年率计算高达5.6%,是2003年第三季度增长7.2%以来增速最快…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全球经济呈现出缓慢复苏态势,国内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趋势,成都市经济仍处于本轮周期的下行阶段,全年走势虽总体保持平稳,但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在内的主要经济指标均较2012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展望2014年,全球经济有望步入复苏与增长新阶段,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结合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以及自身经济运行特点,预计2014年成都市经济增速在10.3%左右,仍处在近年的低谷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增长的势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经济增长率将会达到5.0%,这不仅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而且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纪录。然而,根据经济周期的规律,在强劲复苏的第二年经济增长往往会相对回落,同时,美国逐渐积累的贸易逆差以及由此引发的美元贬值压力、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等均是2005年世界经济将不得不面对的潜在风险。据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明显放缓,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大约会在4.3%左右。对于2005年世界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沉着应对。2004年:世界经济高…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3,(7):54-55
据一些国际组织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与就业形势仍将延续震荡下滑的格局。通过对2012年全球就业形势进行初步分析,综述全球就业形势的基本特点,列举在此背景下德国、美国、日本、巴西等国家采取相应的经济和就业促进政策,对我国积极探索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如何长期保持就业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廉政瞭望》2020,(20):12-12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的经济"三季报"显示,疫情大考下中国经济逐季转好、稳定恢复,展现强大韧性。前不久,世界银行发布报告,对中国经济增速预测从6月初的1%上调到2%;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报告,预测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但中国经济仍将保持正增长。国际机构投下"信心票",中国经济也确实展现出强大的复苏能量。除了经济增速加快,三季度经济运行还释放出诸多积极信号。  相似文献   

19.
领导视窗     
2005年G D P增长率预计达9.4%七成居民持乐观态度2005年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了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蓝皮书预测:2005年我国G D 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预计2006年将接近9%。蓝皮书预测,2005年我国G D P增长率将达到9.4%左右,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上年基本持平。如果2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科院有关课题组日前公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1998年秋季报告)》预测,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仍能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将在8%左右。而199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高于1998年,达到8.6%左右。 报告预测,今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3.2%左右;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9.2%,其中轻、重工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9.3%和9.7%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将为8.3%左右。而1939年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将分别为3.5%、10.2%和8.5%左右。 报告认为,1998年全社会国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到26800亿元左右,实际增长率和名义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