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老龄化影响经济发展,但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完全不一样。首先,老龄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持续的,无论中国和国际人口老龄化都方兴未艾,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少要持续30年。其次,老龄化通过对社会保障和社会劳动力的影响,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不因整个国内经济环境的恶化而减弱其影响。再次,老龄化  相似文献   

2.
朱晨昭 《学理论》2012,(13):95-96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老龄化,中国社会老龄化有着老龄人口数量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等特征。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诸多不利影响,为应对社会老龄化,中国政府采取了建立并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除此以外,还需要通过加快经济发展、完善立法、发展老龄产业、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等举措来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按照国际界定标准,世界范围突显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成为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老龄化的问题更加引发学界的关注。本文尝试对老年人、人口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以及余热等相关概念进行探析,借助于对中国老年群体生产性老龄化事实的描述,强调老年群体的贡献绝不能用"余热"来表述,呼吁重新界定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老龄化问题有更加理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6,(32)
伴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与之相关的很多问题吸引了全球的研究兴趣,这其中,储蓄率的居高不下引起我们浓厚的研究兴趣。中国的储蓄率问题之所以引起我们关注,原因有四:第一,中国的总储蓄率目前已接近50%,其至少从2000年起,便已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且自2000年以后,储蓄率仍持续高涨,到2004年已经达到GDP的49%。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而且,中国在2000年以后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出方式主要是买美国债券,而美国银行又以被购债券换来的资本再投资到中国的工厂、制造业。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由老龄化认知、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本四部分构成的我国老龄化社会治理框架。在此理论框架下对改革开放40年我国应对老龄化问题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梳理,并对当前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提出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即全面加强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科学认知;明晰国家和政府的职责,加强社会治理和基层民主自治;提升法治化能力,逐步推进治理重心由制度构建向行动效率转变;关注老龄化社会治理成本控制,努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全面强化协同共治网络,以绩效评估为手段促进深化改革;扩大治理视域,搭建区域性和全球性老龄化治理平台。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的老龄化压力主要来自于劳动力的减少和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所带来的财政负担。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状况下出现的,它伴随的是持续的就业压力以及不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这就意味着我国老龄化所面临的问题将和发达国家有所不同。为了应对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我们的社会保险制度和财政政策必须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7.
吴全军 《学理论》2012,(28):82-83
所谓幸福养老,主要是指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度为目标,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我国农村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地区之一。笔者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分析出发,提出了在农村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农村实现"幸福养老"进行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越来越严重,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很大挑战。简要描述了有关健康老龄化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各国在实现健康老龄化方面所推进的政策及措施,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的特点和人口老龄化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最后,阐述了我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赵竹青 《学理论》2013,(17):56-57
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龄问题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它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压力和挑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速度快;我国老年抚养比大;地区之间不平衡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及显著的差异等特点,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需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等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和完善制度的措施,达到减轻老龄化冲击的目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首先展望了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前景,指出在未来50年中,我国将处于高速度、高水平的老龄化发展进程之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8000多万增至3亿以上,这对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分析了老龄化的特殊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至关重要的制久作用;提出了迎接老龄化挑战是个关系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有中国特色的正确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4)
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高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压力和挑战也越发沉重。从人口老龄化给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切入,分析了老年群体在老龄化进程中的定位和立场,并结合老年发展理论,强调对老年人主体地位的构建和主观诉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老年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早在1997年就已先于全国成为老龄化地区,在未来10~20年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且老龄化速度明显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未富先老"的程度较全国多数省区严重。人口老龄化在对经济、社会、文化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产业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加快老龄产业发展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四川省人口老龄化及老龄产业发展的态势,以及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激增给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将在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老龄化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社会治安防控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迎新 《侨园》2012,(1):12-13
据联台国有关机构预测,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虽然这一预测仅具象征意义,不是精确数字,但它却提醒人们关注人口问题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中期便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很长时期内,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都将呈现逐年攀升的态势.到2050年,发达国家将全部进人严重老龄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于调整老龄健康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与人口年龄结构和疾病谱相适应的健康服务模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20多年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其内在逻辑在于深入认识和把握老年人真实、客观的健康需要,通过强化老年健康治理的“合纵连横”,持续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福祉。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后,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发展要在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引领下,在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更加注重需求侧发展,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场服务主体,积极鼓励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更高层次的供需均衡和精准对接,建设活力奔涌的老龄化健康中国。  相似文献   

17.
孙钦荣 《学理论》2010,(18):53-55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客观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其说是来自老年人群的规模扩大和高龄化这种结构性演变的趋势,不如说是老龄观及其下的社会体制和相关制度安排是否恰当的问题。阐述了老年歧视主义、老年资源主义、老年发展主义三种老年观,以及相对应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三种老龄工作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医疗卫生服务及健康管理体系、养老服务模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提出了严峻挑战。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严峻形势需要我们实施积极的老龄化社会政策,构建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以企业(职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养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蒲丽娟 《理论导刊》2014,(4):98-101
21世纪是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解决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需要年轻人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大学生的养老观不仅涉及现在,对未来的社会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有关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的养老观处于由传统养老观向现代养老观转变的过渡时期,存在着对人口老龄化认识不够、养老观认知模糊、养老意识淡薄三大问题。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养老观教育既是发达国家应对"银发浪潮"的普遍经验,也是我国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必然要求和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高储蓄率问题已经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了诸多影响。立足现有研究文献,对储蓄率的影响因素、高储蓄现象的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从宏观经济层面为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失衡的影响因素,寻找有效应对高储蓄率措施做一些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