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农村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出于对经济收入的需求,农村党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大部分农村党员长期飘泊在城市,处于城市的边缘,对党组织产生心理困境,在行动上对党组织产生应付心理,在情感上无法从党组织找到归属感,权益保障的缺失使得农村流动党员无法真正体会被组织认同之感。农村流动党员的心理困境带来党组织整合力削弱的困境,加重党组织合法性危机,对党组织的忠诚度削减,与党组织的政治沟通意识弱化。因此,本文认为,解决党组织的困境,就要努力构建农村流动党员主动寻求党组织的动力机制,让农村流动党员能够从基层党组织中找到归属感。首先,要党组织设置创新,为维护农村流动党员权益提供组织保障;其次,要制度创新,为维护农村流动党员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农村外出务工女性群体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型群体。在社会流动过程中,绝大多数农村女性通过外出务工,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她们的层次分化已经初步显现,但层次分布很不合理。为了促进农村外出务工女性合理进行阶层分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大力宣传社会性别平等文化,努力培育社会性别平等意识;加大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能力;积极在农村发展多元化的托幼养老组织,解决农村已婚女性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城市社会对务工女性的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深刻转变,基层组织结构出现松动,出现了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找不到‘家’的现象,按照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宅坦村为个案考察了村庄人的社会流动,并探讨了社会流动对村落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宅坦村的社会流动包括经商型社会流动、教育型社会流动、战乱型社会流动、开族型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促使村落社会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村落原有的门派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村落中的"习惯"又保证了村落结构的非阶级化冲突。  相似文献   

5.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农村党组织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6.
湖北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并硬化了农民直接交纳的费用 ,因此改变了农村利益分配格局 ,促进了村支书的分化 ,导致农村社会矛盾转型 ,从而使农村社会的不稳定性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一些发展,基于经济因素,农民出现了职业分化、政治分化等现象。广大的农村地区是中国社会的缩影,研究农民的职业分化和政治分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就是要打破传统地域界限和单一的垂直体系,建立新型的网络系统,即在坚持“促发展、求稳定、强核心、固根本”的原则下,根据“讲实际、为实用、求实效、办实事”与就近、方便、有利于管理和服务的要求,按照“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动静结合、特色推进、整体协调、全面提高”的总体构想,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以实现构建和谐农村党组织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与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农民阶层中出现了分化。本文在概括农民阶层分化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农业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村知识分子和管理人员阶层以及农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的统战工作提出了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核心在党建。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设置上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是设置党基层党组织的前提,在新的条件下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布局,更好地调整和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设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得到迅速的发展.作为生产关系的旧的行政区划体制,逐渐暴露出其弊端,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通过行政区划改革,建立一套新的与我国社会现状相适应的行政区划体制,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我国检察机关现行领导体制已日益显现出不相适应和缺陷 ,不仅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应有功能的发挥 ,而且也难以保证检察权的独立行使。本文循着新中国成立 5 0多年来我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几经变迁的历史轨迹 ,深入分析了检察机关现行领导体制形成的原因及其利弊得失 ,提出了在现行宪政体制下改革和完善我国检察机关领导体制的基本构想和对策。文章还对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独立行使检察权、独立行使检察权与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等涉及检察机关领导体制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农民阶层是中国政治参与中"冷漠的大多数".而没有广大农民的政治参与,中国政治民主化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是不完整的.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因为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原因内生、分化出不同的阶层,阶层分化对农民政治参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优化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模式,将农民政治参与途径纳入法制轨道,加强对农民的政治意识教育,对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农村社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村民自治中一些地方出现的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问题、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实现村党组织领导功能转换、加强村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规范有序的制度化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规范协调村两委工作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贫困地区从根本上解决好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只有开拓创新,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政策、机制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才能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发展,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发生了五次各异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从民法学的角度分析,变迁中既有农地所有权与农地使用权的合一,又有农地所有权与农地使用权的分离;既有债权法意义上的经营使用权,又有物权法意义上的经营使用权;既有权能充分的所有权,又有权能残缺的所有权。应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完善土地物权流转方式。  相似文献   

17.
二元悖论状态下的农民合作难题实际上是由原予化的理性的当代中国农民在合作具有客观必要性的前提下基于自身对合作“成本-收益”比重关系的主观考量而达成的非理性的不合作选择均衡状态所造成的。而要打破这个均衡状态,关键是要有可预期的合作收益和有效的制度运行成本分摊机制。以南马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历程为案例,本文通过重温农民合作的发生轨迹,阐释了农民合作的发生机制,并认为在农民合作行为的发生机制中,结构性外生力量的介入是打破非合作均衡状态的关键。而国家力量则完全可以填补结构性外生力量的空缺以在当下的农民合作实践中发挥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村级组织建设中的矛盾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着四个矛盾,要着力解决这些矛盾的对策是: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为前提,着力解决村"两委"班子职能定位模糊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矛盾;以完善村干部队伍选拔使用机制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干部队伍整体水平偏低与新农村建设高要求之间的矛盾;以完善村民素质提升机制为关键,着力解决部分党员群众素质偏低与扩大基层民主需要之间的矛盾;以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约束机制为保障,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村级事务监督、监管不到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与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是村民自治和农村社会变迁的客观要求。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是消弭村民自治进程中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矛盾、推进村民自治真正落到实处和加强村级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根本解决办法。村级党组织功能转换的内容 ,就是要把直接管理生产和全面干预农村社会事务的功能转变为以农村“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为轴心的功能结构”。村级党组织的功能转换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加强村级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其关键是完善任用机制,核心是规范教育培训和监督机制,重点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