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孙建安 《犯罪研究》2004,(2):52-58,63
许多刑事案件中的作案工具、赃证物品都涉及到电话机、寻呼机、计算机等通讯工具,有关通讯工具的线索在刑事案件中已经具有一定普遍性.而从通讯工具及信息入手开展破案工作的侦查途径具有操作性强、近程简捷、作用突出、证据价值较高等特点,所以一旦案情具有条件或有可能创造条件,就应当优先选择从通讯工具入手这一侦查途径开展侦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通讯网络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陈述了建立完善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必要性,最后对通讯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风貌通讯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写作上,然而采访是写作的基础,本文另辟蹊径,以风貌通讯的采访特点为切入点进行探讨。风貌通讯采访的独特之处在于:更加重视观察的作用,在观察中提炼好主题,抓住特征,围绕着"变"做文章。风貌通讯还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受,缘物寄情,注意知识积累,使得文章材料丰富,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4.
股东不出席股东会议而通过通讯表决行使自己表决权,参与公司决策,可以实现股东会结构"全员性"要求,也有利于公司、股东的利益.但是无论是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还是上市公司的实践,通讯表决只是作为股东会议的一种召开形式而存在,而不是股东行使表决权的一种方式.这一误区导致了实践中众多问题的存在,应还通讯表决以本来面目,修正<公司法>有关规定,建构我国的通讯表决制度.  相似文献   

5.
建国至今,青年间的通讯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书信到电报、电话再到互连网络,愈加方便快捷.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变化是伴随着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对通讯技术的推动而产生的;同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和普及也受到青年自身特点的制约.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青年从通讯方式的追随者跃升为引领通讯方式的弄潮儿.他们从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同时也遇到了特有的时代问题--青年网络问题.这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章礼明 《河北法学》2004,22(1):73-75
通讯监听诉讼规则对惩罚犯罪和保障基本人权具有双重价值。首先概述西方主要法制发达国家相关立法状况,接着对我国相关立法缺陷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建构我国通讯监听诉讼规则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讯     
《法律与生活》2009,(4):5-5
今年2月1日起,国内保险行业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机制”。有交强险的车辆互碰如果只有不超2000元车损、各方都有责任并同意采取“互碰自赔”的,就可以适用这一理赔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刑警与科技》2008,(23):54-54
2008年博世安防通讯专家峰会于2008年10月24日在上海盛大举行。来自安防及通讯业内的精英人士们济济一堂,共同分享了对于未来安防与通讯科技的展望。  相似文献   

9.
《刑警与科技》2004,(2):117-119
重大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不仅给国家造成巨大财产损失,而且对人民生命安全也构成了巨大威胁,各类安全事故引起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尽管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终因管理手段落后始终难以落到实处。而智能巡检管理系统则是将过去认为无法实现的管理手段变成现实,它必将造福于人民,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构建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网络通讯表决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已演变成“大股东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经出现了通过电子网络以方便股东行使表决权的趋势。构建股东大会网络通讯表决制度,能有效避免现行制度的局限性,最大限度保护投资者利益。股东大会网络通讯表决是股东大会现场表决的补充手段,其制度设计的目标、适用范围、操作程序及信息披露均有其特殊性。基于控股股东的义务,应当禁止控股股东通过网络通讯方式行使表决权。  相似文献   

11.
唐丽萍 《法制与社会》2010,(20):228-228,239
本文结合的工作实践,认为要写好侦破通讯必须把握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重案件本身所引发的社会意义;二是注重案件的曲折性和可读性;三是注重写作手法的灵活性和语言的生动性。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通行行业的角度对各类专利经营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风险识别,指出在目前的法律体系下,中国的通信企业应该在加强专利防御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展开积极的自救,尽可能地规避专利经营公司对自身安全运营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浅论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都是在网络出现以后,建立在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事务,它们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指出电子政务与电子民主都是建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平台之上,电子民主又是社会民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信工具之一,尤其是一些智能手机,使手机不单是能通话的工具,而是一部集上网、娱乐、办公等于一身的全能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公安刑事技术工作的进步。电子高科技技术逐渐应用于公安刑事技术工作中,使案件侦破率逐步提高。但怎样把拥有现代科技功能的便携智能手机应用到刑事技术工作,以提高战斗力,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论智能手机在公安刑事技术中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纪亮 《法人》2006,(12):62-63
即时通讯市场这块被移动运营商遗忘许久的蛋糕,终于在2006年底被移动和联通两大巨头搬上了餐桌中国移动在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市场上做出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在经过半年多测试之后,中国移动自主开发基于手机用户的即时通讯软件“飞信”将于今年12月底正式在全国开始收费运营。与此同时,一款由中国联通开发的  相似文献   

16.
樊超  彭万龙 《刑警与科技》2007,(7A):102-105
5月中旬,公安部、科技部联合在江苏省宿迁市召开全国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公安部科技局、科技部社会发展司以及江苏省公安厅等领导,对宿迁市公安局与北京蛙视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蛙视”)联合开发的三、四级网设备及其应用平台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此种合作模式对推进科技强警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滨 《刑警与科技》2008,(2):114-116
现场会完全根据现场的实际、实时的情况来讨论、判断,从而高效快捷的做出更合理更有效的决策。毋庸置疑,“现场会”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有与会人员因事不能出席。但是,通过视频会议与网络监控的整合,利用最新的网络、通讯和监控的技术却可实现不用到现场出席的“现场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罗伯特·维纳关于法律与通迅关系的研究概括为法律通讯控制 模型,其中包括:通讯控制模型。法律调控技术、法庭审判模型等主要方面。同时,对其理 论结构中的隐含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罗伯特·维纳悻论”的概念。“维纳悖论” 的贡献在于揭示了法律原型的非正义性和欺骗性,是对现实法律制度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科技发展不断拓展人类活动的自由空间,引发新利益的出现进而生成为一种新权利。通讯社交利益是通讯号码纠纷指向的第三维,指在通讯网络系统中,主体拓展、维系或变更通讯网络中的社会交往关系,而为主体带来的满足或价值。通讯社交利益具有独特性、独立性和易损性,需要设权保护。号权是通讯社交利益的权利表达。号权是一类新兴人格权,其提出亦丰富了宪法人格权的保护范围。号权与通信权、姓名权相似或相关却不相同或相隶属,与隐私权联系密切却不重叠或交叉。由此应重新梳理通讯号码上的权利谱系,并协调其间的权利冲突。我国应在人格权法、电信法等立法中纳入号权并完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股东大会通讯表决的运行规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讯表决的有效运行需要法律规则的保障,这些规则主要是与议案内容有关信息的披露、通讯表决的具体行使方式与对特殊问题的处理规则。有关信息的充分披露是实行通讯表决的前提,应披露的主要信息及披露方式,由主管机关以规范性文件规定。股东以书面表决或电子表决不同方式行使表决权时,应明确规定具体行使方法与送达时间,并明确对临时动议或修正案与多重投票的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