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旦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复旦大学已有妇女/性别研究机构基础上成立的。复旦大学于1994成立上海市高校系统的第一个以妇女问题和妇女发展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三个研究中心,即妇女研究中心、性别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以社  相似文献   

2.
《妇女研究论丛》2007,(1):74-75
一、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天津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天津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3年,凝聚了一批妇女和社会性别学的学术骨干.中心保持"妇女史"研究的优势,先后承担了9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项目.中心积极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在国际基金会资助下,多次举办国际及全国学术会议、读书班等,与国内外妇女研究专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还培训农村基层妇女与妇联干部,提高农村妇女自立自强和性别平等意识.以杜芳琴教授为总负责人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跨界联合课题共举办研讨会、读书会15次,参与者近600人次;出版著作、教材、译集等19部;课题还资助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高校开设本科、硕士、博士试点课程约42门.  相似文献   

3.
《妇女研究论丛》2007,(6):71-72
一、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浙江省社科院妇女和家庭研究中心基础上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妇女研究论丛》2007,(4):76-77
一、北京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基地 北京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妇女/性别研究基地是在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基础上建立的.北京妇女理论研究会成立于1985年,现有会员一百六十余人,是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会和北京市社科联的团体会员.  相似文献   

5.
一、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是在中央党校妇女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该中心成立于1996年,一直致力于推进社会性别进入决策层和教学领域:一是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政策之中进行研究和探讨,召开了3次有关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研讨会,探讨社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27-30日,“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建设网络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该会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发展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学”课题组主办,由今年6月新成立的复旦—密西根大学社会性别研究所承办。与会的三十余名学者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和社会科学院。天津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08年3月28日在京召开了"女性.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课题成果报告会"。"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差异"、"农民工流动对儿童的影响"、"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家庭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法制建设中的性别平等问题研究"4个院长委托交办课题的负责人在会上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发现与政策建议。这4个课题以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26-27,中国妇女研究会在北京举办"促进妇女/性别教育和培训机制化发展研讨会".会议旨在回顾和总结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交流并分享各基地推动妇女/性别教育与培训机制化发展的经验,探讨不同类型的基地开展妇女/性别教育和培训的机制化途径,推动妇女/性别教育和培训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中心、妇女研究培训基地、妇女工作委员会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女性·社会·发展"学术论坛于2007年1月11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与妇女"是我国妇女理论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广大妇女生存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为此,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其中心议题为中国的文化环境与妇女的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妇女研究在中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中期Women’sStudies在我国驻足的时候,就被翻译成“妇女研究”,投入的人员主要是妇联、社会科学院和大学的妇女工作者、研究人员和教师,在大学开课还很少。1995年,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不但刺激了高校妇女研究中心的成立,也引进了许多具有潜力的关于妇女的新概念,诸如“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以女性为中心的发展”、“以女性为中心的生育健康”……许多研究者希望得到关于新知识方法的培训,但国内没有能提供这类培训的机构。高等学校的妇女研究中心本来应该…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14日,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和北京大学中韩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韩女性教育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韩两国的五十余位女性研究和女性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13.
女性主义者认为,缺乏社会性别视角关照的现有的社会学体系是有较多盲点、不足乃至缺陷的.因此,必须对这一体系进行弥补、改造以至重建,以形成新的社会学知识.十几年来,随着日益增多的纯学术研究和行动研究课题/项目的进行,"社会性别"的理念和方法正逐步进入中国大陆的社会学研究中,形成本土的成果与经验.以此为基础,通过对社会学若干领域,如方法论、人口流动、劳动与就业、公共政策与组织、文化与传媒、发展、健康、婚姻与家庭、妇女犯罪与对妇女的犯罪、社会工作等近十几年研究成果的梳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于2000年12月15-19日在杭州召开了全国"社会性别与社会学"读书研讨班,以进一步推进社会性别理念与方法在社会学领域更深入和广泛的运用,进而发展中国大陆社会性别与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1月17日至19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性别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课程及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合办的“近二十年华人社会之性别研究: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两岸三地的妇女与性别学学者共聚一堂,回顾过去20年华人社会的妇女  相似文献   

15.
正南开大学妇女与发展研究中心始建于1994年6月,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多学科妇女研究机构之一。2006年6月成为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2010年入选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依托本校人文社会科学的雄厚实力,形成了多学科互相渗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男女学人共同推进性别平等事业发展的鲜明特色,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由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妇女发展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主办,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妇女研究院、日本东海性别研究所、日本国际基督教大学性别研究中心、日本高龄者生活研究所协办的"全球化与亚洲妇女、亚洲妇女学国际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央党校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于2006年6月由中国妇女研究会授牌。作为党校基地,我们秉持的目标是:务实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研究的根基;传播社会性别平等的理念,推进性别研究与多学科相结合,开设性别平等的课程;提升党校干部和师资的社会性别意识,致力于性别平等的政策倡导与行动研究。一、以研究夯实基地建设的根基性别研究是基地建设的根基。2006年至今,基地共承担12项重大课题,包括3项国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3,(1):38-39
教育系统是女性人才集聚的地方,也是培养女性人才的基地。近年来,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本系统女性比例高、层次高的特点,围绕促进女性成才、提高女教职工整体素质,不断探索、创新工作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工作和活动。以妇女理论研究中心为载体,深化女性成才理论研究先进正确的理论是指导妇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在市妇联指导下,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第二医科大学等高校相继成立了7个妇女研究中心。这有利于整合资源,深化妇女理论研究。如上海大学妇女研…  相似文献   

19.
【领导讲话】抓住机遇,扎实工作,发挥“四位一体”的妇女研究网络体系的优势,进一步开创妇女研究事业的新局面/顾秀莲1——在“妇女研究工作会议”暨二届三次理事会上的讲话发挥基地优势,创新多元机制,推动妇女/性别教育和培训取得新发展/顾秀莲5【理论探索与争鸣】浅论社会性别主流化与社会性别预算/闫东玲1家务补偿请求权的法经济学分析/陈丽娟2对建设平等和谐家庭的理性思考/潘允康2对女性主义“平等”理念的考察与反思/马晓燕3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畅引婷4——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群众生育意愿的性别研究/王仲5…  相似文献   

20.
2008年7月20-23日,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7月22日,由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所主办、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发展网—社会学子网络承办、东北师范大学性别研究中心协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如期进行。先后有108人(近1/3为男性)参加本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65篇,同期举行的其他论坛里也收录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