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启明 《研究生法学》2007,22(3):119-131
今年3月16日,制定过程一波三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简称《物权法》)终于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物权法》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物权法律制度,在我国民事立法进程中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疑点留待理论和实务进一步澄清。该法对占有制度的规定恰可为证:一方面,该法第一次在我国民事法律中对占有制度作出了专门规定,而且辟出单独一编即第五编以统辖之,在体例编排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以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1人未按表决器的表决结果,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物权法》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现将该法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一、《物权法》的制定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  相似文献   

3.
《中国律师》2007,(1):20-23
从2002年底至2006年12月。《物权法》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七次审议。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这是中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七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4.
陈华彬 《法人》2006,(2):21-21
目前,《物权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处于停滞时期。由于来自各方的压力很大,此法要在2006年出台仍很困难  相似文献   

5.
物权法是规范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它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因此,物权法的制定与颁布备受国民关注。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这部关乎民生的法律。从本期开始,我们用两期给读者简要介绍物权法中百姓关注的几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4,(10):64-64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物权法》。从此,这部法律开始影响千家万户。什么是物和物权?《物权法》是做什么的?本期我们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作为调整财产支配关系的法律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挥之不去的。本文在简括物权法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对了立法的意义,认为物权法的立法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它尊重人,为了人,塑造人,这种以人为本的方式正是协调当前社会利益关系的一剂良药,它强调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法人》2006,(4):1-1
全国人大去年年中公布《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民法学界对于这部法律尽管存在争议,但似乎都乐见其通过。谁也没有料到,一位非民法专业的教授却斜剌里杀了出来,从政治上对草案提出了严厉的指控。在网络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中,他指责草案的基本原则违背了宪法。据该教授本人透露,有关部门负责人还曾经找他谈话。随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作为一部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民事法律,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的民事法律关系及其相关活动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取得和开发、房屋的建设、房屋销售、物业公司的管理几个方面影响尤甚,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物权法是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的基本民事法律,既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坚持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广泛听取意见,尽可能协调各方意见、兼顾各方利益,是制定物权法过程中的鲜明特点。物权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宣示:  相似文献   

11.
吴民许  Liao  Zhenyun 《中国法律》2005,(6):34-35,100-102
2005年10月22日开幕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审议的《物权法(草案)》再次吸引了社会公众的目光。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在其立法史上少有全文公布《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这种立法公开化、民主化的做法在得到普遍好评的同时,也等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回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累计收到对该草案的意见和建议逾万条.在人们关注的众多问题中,征收征用制度作为一项保护私人财产权的基本制度成为其中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颁布施行可以视为建国以来最为著名的法制事件之一.在立法技术上,它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主要表现在:在结构形式上采用了总则、分则、附则的营造模式,与<物权法>二百余条的规模而言大体协调和谐;体系较为清晰,内容充实,文字凝炼,少有虚言.但其立法技术上的缺陷亦同样明显,具体表现在:其一,总则中基本原则用语和范围失当,原则与规则不分;其二,不谙概念使用规则,一方面有应使用概念而未使用概念之处,另一方面又存在对已经下定义的概念却未能很好利用的情况;其三,语言文字瑕疵随处可见;另外,还存在调整范围不明、条文不均、违背一条一义等诸多技术性问题.造成这些技术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物权法的起草工作为民法学界所垄断,未能重视起草小组成员全面的重要性,未能实行开门立法.  相似文献   

13.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上的一件大事。物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物权涉及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千家万户的具体利益。物权法作为民事基本法律,从民事基本法的层面为巩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果奠定了法律基础;为调整财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物权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继续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作为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归属和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物权法》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整套体系完备的物权法律规则,在立法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达到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程度。依笔者之见,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物权法》实施对船舶物权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实施后,其一般规定对船舶物权有适用的余地,但《物权法》对船舶物权采用不同于一般财产的变动模式,导致船舶物权在直接适用《物权法》时将产生制度上的冲突,对此,需要通过修改《海商法》和《船舶登记条例》,另行进行制度上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尹田 《法律科学》2001,(4):21-29
物权请求权是否为脱离干债权的一类独立的请求权,取决于对有关利弊的实证分析而非逻辑推理.物权请求权应独立于债权体系,相应地,物权法草案建议稿有关规定应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物权法》立法技术若干缺陷的分析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的制定总体上是成功的,吸收了近年来我国物权法理论研究的成果以及国外一些先进成功的立法经验,但在立法技术上也存在着若干缺陷。本文从理论上对《物权法》的立法技术缺陷予以分析,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和构想,以期对我国《物权法》和物权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16日上午10时,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进行表决,2799票赞成、52票反对、37票弃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高声宣布:通过!这一天,注定将被载入中国立法史册。这是全国人大立法史上第一部进入八审的法律草案,也是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从酝酿到出台,被民法学者王利明称为“立法非常复杂”的物权法历时13年不同寻常的波折,《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于200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上涉国本,下系民生的法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善意取得制度是民法物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善意取得制度的现状,进一步对我国《物权法(草案)》中善意取得的相关规定进行评述,以期对善意取得制度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孙宪忠 《法人》2005,(2):96-99
物权法立法中,有一些涉及意识形态或者大的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特别的勇气(这一点正是目前法学界和立法部门最缺乏的),也需要全社会的共识.一物权法中的私有财产所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