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刻理解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要从三个维度出发去解读: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接受主体。  相似文献   

2.
纵观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领袖群体、知识分子、人民群众共同构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其中,领袖群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命题的提出者、重要的建构者和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知识分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诠释者、主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民群众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身的创造者,又是其物质基础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理论来源,人民群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检验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思想养料,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不断地发展壮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才实现了文化主体的转换:确立了新的文化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主体——统治阶级。中国文化主体的转换,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现代人格的形成;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与群众路线是党的两大政治优势,是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两个重要源泉。两者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又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从价值维度上看,两者根源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从历史维度上看,两者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从实践维度上看,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探索;从目标维度上看,两者致力于在实现中国梦中凝聚中国力量。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其动力和阻力。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部阻力,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整合动力,分化阻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 ;就必须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 ;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支持人民当家作主 ,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1,(1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为本之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蕴含着我国文化建设永恒不变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王永宽 《学习论坛》2004,20(10):5-9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当代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重要文化成果 ,它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根据价值哲学的观点 ,邓小平理论是价值的客体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价值的主体。研究邓小平理论的文化价值 ,最终目的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实现其价值 ,使它由自在价值转化为自为价值。深入考察邓小平理论的文化价值具有现实意义。当代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是认识、评价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尺度 ;当代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认识、评价邓小平理论文化价值真理性的标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邓小平理论文化价值实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7,(7):6-6
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中国梦"从七个维度进行了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是"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实干兴邦"是圆"中国梦"的根本途径和实践要求;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国际环境保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关于"中国梦"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文章提出:"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同属于我们的社会理想,"中国梦"是与理想同含义的新表述;"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具有清晰明确的奋斗目标;"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有客观的现实基础条件,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发展的制度基础;中国共产党是科学发展的领导基础;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的主体基础,三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逻辑联系。  相似文献   

12.
刘明明 《求实》2013,(3):54-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阻碍建设的力量,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在消解各股阻力的同时,整合各个动力为一股合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它的顺利推进不仅需要有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而且还要解决好依靠什么力量的问题。 一、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是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相似文献   

14.
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还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文化发展的推动者、文化建设的受益者。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扬文化民主,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增强文化建设活动的针对性,让文化服务于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5.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反映并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和权益,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准则。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奉行的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政治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主线。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以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起点的;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以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民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密切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团结全体人民,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吴桂韩  刘绛华 《求实》2012,(10):66-69
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真正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真正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真正顺应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潮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本质上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保障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群众所共享。从战略任务上,应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在思想层面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人心,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实践层面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历史实践的产物。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有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确保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举措。依托红色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定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包括传播、接受层面的大众化,也包括创新、发展层面的大众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排除一切形式的教条主义干扰;要坚定不移地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深入开掘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主旨从一定意义上可归结为人民群众至上。这一主旨同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旨,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实践的主旨。以党的十八大主旨为制高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发展相比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形态尚未成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必须以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为基点,在何谓人民群众这一常识上再次启蒙,纠正和防止对人民群众概念的误解和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是一个整体性全称范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核心地位,并随着这一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