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根NGO是自下而上兴起,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的民间组织.草根NGO的兴起与发展使公民个人摆脱了原子化状态,有利于形成公民对行政权力的整体合力,扩大公民在政府活动中的影响力.然而在我国,公民参与及草根NGO受到很多因素的阻滞,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低.因此本文以南京市的实证调查为例,以了解真实世界中公民参与草根NGO的现状,挖掘出影响和制约公民参与草根NGO的深层原因及其背后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NGO的研究仅仅关注宏观的制度空间或中观的社会资源等组织与外部互动层面,鲜有深入到组织内部关注微观的个体成员尤其是其心理认知与组织间的关系。在个体层面上为什么广大青年会参与无偿的志愿服务,在组织层面上为什么草根NGO之间的组织绩效迥异,在整合层面上是什么协调个体与组织的目标一致?通过运用"自我认同——社会认同——组织认同"理论和对广州市30家草根NGO的526名青年成员的调查,且以构建组织认同"前因——中介——结果——控制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来探求以上研究问题,并总结"公域"范畴的草根NGO与"私域"企业组织认同方面的异同,为此建议草根NGO应加强个体和组织特征建设以提高组织认同与组织绩效,共同推进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提供中的NGO及其与政府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NGO及其定位与作用,以及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的NGO与政府间关系。关于NGO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定位主要表现为: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就业机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降低政府风险与责任等。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NGO与政府之关系主要表现为:合作与支持的关系;竞争与冲突的关系以及管理与监督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探讨了新时期—网络时代中国政府与NGO之关系表现为NGO利用网络问政和监督政府管理,参与和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利用网络进行沟通与协作,以及对政府职能的有效补充和影响公众、网络舆情等。  相似文献   

4.
非政府组织的政策参与及影响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现代社会中 ,非政府组织 (NGO)对政策过程的参与呈现出多样化。本文分析了NGO对政策过程的参与方式 ,分析参与方式的分类标准有制度性、主体性、合法性、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等。分析NGO对政策过程的影响 ,其主要因素是NGO的能力和政府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境NGO发展的法律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公民社会中,NGO即非政府组织在处理公共事务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环境NGO发展相对滞后,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现为,我国对NGO的设立实行行政审批制,对其发展采取"限制竞争、抑制发展"的政策,相关税收优惠制度不健全,以及配套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在当前社会情势下,政府必须适时转变其管制型的NGO政策,通过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政府组织基本法》和修改相关法律等手段来消除现行法律中的不合理因素,才能充分发挥环境NGO在保护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青年人来说,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职业待遇是影响其职业选择的关键因素。但在对一家草根NGO的调查中发现,一些青年工作者能够在物质报酬较低的职业待遇下坚持长期从事公益职业,甚至将其作为终身事业,这与当前社会中大多数青年人的行为选择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理解上述现象,是深入探索当代青年心理与行为特征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以在草根NGO中从事专职工作的青年人为研究对象,在社会认同的理论框架下分析其对草根公益事业和青年公益人群体建构社会认同的过程和机制。在经济理性之外,认同是引导和规范个体行动的内在机制。草根NGO青年工作者凭借对青年公益人群体的社会认同建构,克服物质报酬不足的障碍,做出异于常人的职业选择。  相似文献   

7.
鲁迎春 《前沿》2013,(10):121-124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是城市政府为应对老龄化时代养老服务日益激化的供需矛盾所推行的社会福利社会化策略。在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中,NGO的作用是多方面的:NGO是居家养老服务的生产者,也是弱势群体就业的促进者和邻里互助的推动者。政府通过明确的政策鼓励与广泛的资源支持,直接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成长,同时也引发了NGO对政府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由此而致的对政府权力的依附。政府通过积极鼓励和吸纳NGO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的参与并辅之以有效的管理,既提升了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维持了对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内NGO的良好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NGO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独立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种社会力量。伴随着NGO在我国的发展.NGO内出现了“灰色兼职”现象,而且这一现象的存在和运行有着其自身和外在的逻辑和机制。“灰色兼职”在NGO组织内部产生了严重的场域滞后效应,同时对NGO以后的健康发展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将会日益严重。  相似文献   

9.
NGO自主性研究,对理解NGO与政府关系、乃至社会与国家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评估社会力量发展状况和引导NGO与政府关系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既有的NGO自主性研究,忽视了NGO独立性与自主性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以"非独立的NGO何以自主?"为问题意识,在观察C组织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使"非独立"和"自主"得以共存的客观机制,发现非独立于县团委的C组织通过合作结构化的机制,使其因县团委稳定的合作需要而获得较为持续的自主性发挥。这一机制表明,降低对政府的结构性依赖仍是NGO获取自主性的关键。当然,在削弱结构性依赖后仍无法独立时,通过影响其他因素来提升自身的相对地位以改变彼此关系,或许是绕开结构性困境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政治系统的日渐开放与公民社会的迅速发展为草根NPO的政策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使草根NPO得以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如何能够促进草根NPO的有效政策参与还有待深入研究。从政策网络视角对草根NPO政策参与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政府对草根NPO开放与回应的态度是促进草根NPO政策参与的决定性因素;草根NPO具备基于本土情境可实践的专业化能力是促进其政策参与的基础性因素;构建基于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是促进草根NPO政策参与的关键性因素。这3个有效条件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影响,构成了一个结构环,任何部分的变动都将引起整个结构环的连锁反应。  相似文献   

11.
NGO(即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非政府组织”的缩写)亦称为在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之外的“第三部门”或“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一般是指那些致力于公益事业的、非营利的、非政府的社会中介组织。NGO包括行业自主性NGO,如商会;社会运行监督组织,如审计事务所;为市场活动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NGO,如信息中心;监督市场活动的NGO,如消费者协会;促进劳动力就业的NGO,如人才交流中心;促进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的NGO,如基金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创建各种NGO,以开展人道服务、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防止环境退化、保障公民权利的运动席卷全球,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2.
即使是在分税制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政府的政策目标与实际操作结果相一致,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应提供农村医疗保障的启动资金。除了国家从财政上给予支持外,要发挥NGO的作用,并将农民个人账户和统筹医疗基金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NGO联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参与全球治理、协助政府与企业工作以及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探讨NGO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的困境与具体政策建议,对中国非政府组织以联盟形式走出国门参与全球事务治理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NGO联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合法性困境、资源困境、自身发展困境和监管困境,促进中国NGO联盟发展的战略,包括以需求为导向的分类优先发展战略、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优化互补战略和以提高满意度为导向的本土化战略。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非政府组织(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孙玉娟 《中国发展》2008,8(2):79-84
该文从拓宽传统农民工权益维护研究的视角,将NGO作为政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补充,分析了NGO对农民工维权的影响与制约,并从政府角度对管理和规范农民工NGO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NGO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分析——以弱势群体为论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以弱势群体为论域 ,讨论分析了NGO对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介入及其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的独特优势 ,主张重视NGO在中国治理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作用 ,从政策上明确NGO的地位与分工 ,规范和促进NGO的自身建设 ,并为此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娜 《中国减灾》2005,(12):12-13
11月21日,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以及 NGO 从业人士齐聚北京,共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大计。此次中华慈善大会 NGO 论坛共分为六个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政府、企业、NGO 协同,共建和谐社会;促进慈善立法,推动政策创新;呼唤慈善意识,弘扬志愿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推进公司慈善;发动慈善募捐,增进国际交流;加强能力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在各个分论坛上,各界人士满怀对慈善事业的高昂热情,各抒己见,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并在部分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这与社会历史因素有关。政府购买NGO公共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需求,推动了社会建设。目前总体特征是NGO在贴近民生的领域参与意愿较强,但存在能力不足问题,政府的支持力度也不大。基本的经验是政府既要发挥主导作用,还需尊重NGO的创新精神,并对其服务进行项目采购。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GO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的资源配置体制。我国的NGO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已见雏形,但还显得过于稚嫩,存在诸多不足。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在制度、法律、政策、监督上做了一定努力,以促进其发展,使其在改革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增 《广东民政》2010,(8):26-27
今年2月在京召开的“2010年首届中国社工年会”上,“东莞率先将社会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和东莞市横沥镇隔坑社区服务中心创始人徐祥龄榜上有名。此外,在东莞举行的“两岸四地社区服务工作实务论坛”,前者也一同入选中国社会工作十大事件。政府将社会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凸显了政府在加快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草根NGO创办者徐祥龄的当选,则证明了在社会工作的东莞试验中,民间的探索和付出为官方认可和接纳。据此,我们可得出东莞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最大特点:政府掌舵,民间划桨。  相似文献   

20.
朱亚鹏  陈晓运 《广东民政》2009,(9):35-35,41
NGO(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困境。中国NGO的资金窘境异常突出。NGO的融资困境从根本上讲与其独立性不足密切相关,中国有相当部分的NGO通过获取自上而下的资源建立和发展起来,运作上严重依赖于政府,而民间自发建立的NGO,由于双重管理体制的规约,也受到来自政府多方面的限制和干预,加之当前《公益事业捐赠法》的不完善,NGO必须为生存而挣扎,渐渐使得它们随着资源而活动,成为“资源导向”的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