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共五大创设监察委员会是贯彻共产国际精神的产物,原因在于中共五大召开时不具备创设监察委员会的主观和客观条件。中共五大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的原型来源于苏共监察委员会,通过比较中共五大党章和苏共党章规定的监察委员会的内容,可以发现两者监察委员会的目的和权力相同,监察委员的权力相似,监察委员会与党委员会争议解决方式相同。在两党所处历史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照搬苏共党章,导致中共五大所创设的监察委员会缺少发挥作用的对象、权力和组织保障,很难在当时的中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共五大召开前后,由于共产国际的帮助争指导,中共党员人教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飞速发展,由此给党的自身组织建设带来了干部队伍发展壮大问题和在党内开展对党员和党员干部教育的问题,五大对解决这两个问题开始给予重视,并首次提出要建立中共党校.不仅如此,五大还对党的纵向组织体系进行了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系统建构,对党的高层领导机构的横向布局进行规范,首次决定建立中央和省级监察委员会,使党的纪检工作和监察制度在五大时开始产生.此外,五大首次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写入党章,首次明确强调党要实行"集体领导",对党的领导体制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中共五大极大推进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明确提出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对党的各级领导层的监督;严肃党纪、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对党员实施有效监督.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共五大关于纪律检查工作的有些做法并没有在实践中践行,但仍不失为一种探索,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共五大极大推进了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明确提出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对党的各级领导层的监督;严肃党纪、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对党员实施有效监督。尽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共五大关于纪律检查工作的有些做法并没有在实践中践行,但仍不失为一种探索,为党的纪律检查工作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共五大对党的组织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始改变五大前党内极不民主的状况:建立党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制度,为维护党的一致和权威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扩大了中央委员会,为中国革命选拔了一大批栋粱之材,尤其是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共五大对党的组织建设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开始改变五大前党内极不民主的状况;建立党的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律检查制度,为维护党的一致和权威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扩大了中央委员会,为中国革命选拔了一大批栋梁之材,尤其是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能,保障监察委员会有效和廉洁地行使监督权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提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该任务除了依靠监察委员会的本地探索以外,还可以积极借鉴以良好的权力监督效能闻名于世的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的有益经验。从权力监督视角出发,对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进行法律文本分析和运行过程分析可以发现,丹麦议会监察专员制度提升权力监督效能的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保障监督权运行的有效性与对监督权进行严密的再监督两个层面。鉴于此,监察委员会要充分释放其权力监督效能,就需要从保障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有效行使监督权和健全对监察委员会的多元监督机制两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符合有效性和廉洁性标准的新型国家反腐败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8.
有文说,华林出席了中共五大。但提供的证据却只有他在该会召开24、38年后的两次回忆,以及因袭他说法的3部书籍记述,这些都难以成为他出席中共五大的证据。同时,如果华林出席了中共五大,那就要从出席中共五大的上海14名代表中减去1名。而事实是,减去哪一位代表也不合适。因此,华林没有出席中共五大。  相似文献   

9.
共产国际与中共五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五大的召开与共产国际关系密切,而且这种关系的密切程度,是学术界从前没有认识到的:中共五大的筹备是在共产国际的直接组织下完成的,中共五大的召开是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中共五大的一切决议案都是根据共产国际决议精神制定的……要想了解中共五大召开始末及其历史作用,不能不和共产国际在其中的作用联系起来考察。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各级监察委员会纷纷挂牌成立。本次改革改变了原有的"碎片化"和"屏障状"的监察体制,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的国家监察体制。本次改革使中国政府过程中的监督体系发生重大变化,使国家政治权力结构有所变动、党政关系的内涵得到拓宽。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中共五大上散发了一份很重要的文稿,以此质疑顶头上司陈独秀和彭述之,直接促使中共五大确立了争夺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原则,从而构成了瞿秋白与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耐人寻味的关系.陈独秀在中共五大上连任总书记,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在组织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缺陷,即党此时还没有认识到,需要从组织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领导交接班的程序和制度.这个问题在当时完全被忽视了.当时全党都认为还没有出现超过陈独秀的出众人物,其根据是什么呢?实际上主要是根据已有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八大之后.王岐山执掌的中纪委频频主动出击,一年时间,十几名副部级以上高官纷纷落马。中纪委是中共中央的检察监督机关,其前身可追溯到在1927年中共五大上产生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去年11月22日,王岐山在武汉调研期间,就曾到中央监察委员会旧址瞻仰。  相似文献   

13.
中共五大批判陈独秀之说由来已久,称会前瞿秋白针对陈独秀、彭述之等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写出了《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批判由此而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根据共产国际派来参加中共五大的首席代表罗易所写的报告,中共五大没有成为对陈的批判大会。作为中共五大批判陈独秀之说中的主要依据——瞿秋白的《中国革命中之争论问题》,在其中的一些观点上,陈、瞿没有分歧。当然,在一些问题上两人是存在分歧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共五大是批陈大会。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13,(1):35-35
<正>"省委"、"市委"、"县委"的称谓最早是在中共五大以后开始使用。确切地说,应在1927年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公布之后,全国各地党组织才陆续由区委改称省委,由地委改称县委或市委。中共四大及其以前的党章和《组织问题决议案》从未出现过"省委"、"市委"、"县  相似文献   

15.
治党能力是指中共实施治党管党行为的基本能力。作为在特殊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五大总结了中共四大以来在自身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强化治党能力提出和制订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本文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对中共五大重视治党能力建设的复杂背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治党能力建设的主要做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治党能力建设的历史贡献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客观评价,以求对深化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杨攀 《学习月刊》2011,(6):25-26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第一次设立是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1927年4月27日至i5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在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委员的同时,也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  相似文献   

17.
中共五大成立中央监察委员会,六大又撤销了该机构,七大重申关于监察委员会基本规定。新中国成立伊始正式成立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八大对监察工作进行了社会主义化总结,纪检监察方面的法规陆续颁布。九大、十大党章却未提及纪检监察委员会相关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纪检监察体制不断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成立纪律检查机构,十二大党章对纪律检查机制进行根本性修订,十四大以后监察机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未来应不断完善纪检监察体制,促进纪检监察机关有效配合,创新纪检监察工作,以优化纪检监察体制。  相似文献   

18.
监察委调查权是国家为实现高效反腐,通过《监察法》新赋予监察机关的一项重要监察权力。碍于监察权职能全覆盖的实际,理论上平行于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监察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实际处于"高位"状态。又因《监察法》对处于监察权核心地位的监察委调查权的权力载体——监察调查措施实施规制不足、对监察委调查权运行正当程序规范阙如等问题,实际上造成监察案件质量存忧、监察权力运行合法性堪忧、权力失范等不良法律后果。因此有必要从立法层面对监察委调查权进行规制:明确被调查人的程序权利保障规则、完善监察委技术调查措施适用程序的立法规则、完善监察委员会刑事调查权行使监督机制、确立以审判为中心的监察委调查权程序立法规则目标,以期有益于监察权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9.
中共五大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七次扩大会议精神,加强了党的建设,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会议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以及其后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等文献,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的新措施,在党员队伍建设上作了一些新的规定,突出了党的群团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共初创时期即对党风党纪问题有一定认识,自1927年起,20余年间党内监察机构几经变化,时断时续,呈现出受联共(布)影响较深、组织机构不健全不连贯、党政监察部门分设但共同行使职权等特点。在民主革命的风雨历程中,中共党内监察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维护了党的纪律和统一,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和党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党的威信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它为中共加强作风建设、组织建设,特别是监察机制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当然,它亦存在着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