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检察官》2007,(6):78-78
5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之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届检察委员会第七十七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5月16日发布公告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这个司法解释.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四百零七条的规定.以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追究刑事责任;以其他方式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以滥用职权罪或者玩忽职守罪追究刑事责任.立案标准依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一部分渎职犯罪案件第十八条第三款的规定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次专门针对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之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最近,有的法院反映,关于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不明确。经研究,批复如下: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3.
法释〔2004〕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最近,有的法院反映,关于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不明确。经研究,批复如下: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除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以外,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第(一)项“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  相似文献   

4.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件证据运用实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作为国家的宝贵资源,正面临着因乱砍溢伐而遭受破坏的危险,其中因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致使森林遭受破坏的案件为数不少。在此,笔者将就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案件有关证据方面的实务操作进行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现将已经占用、征用的自然保护区林地的林木采伐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林地占用、征用审核规定,业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依法办理了占用、征用手续的自然保护区的林地,可以按照非自然保护区林地的属性对待,其林木采伐需由用地单位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办理相关的采伐审批手续。特此通知。国家林业局二00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国家林业局关于征用、占用自然保护区林地采伐林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林业局…  相似文献   

6.
现行《刑法》在打击森林犯罪方面,只设立了“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对违法发放林木运输证这一危害社会的行为,却没有规定为犯罪。从而使这种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打击。我们在办案实践中碰到这么一个案件:2001年8月,我县儒林镇冷水坪村一组村民向儒林镇林管站出具了要求砍伐商品材100立方米的报告,儒林镇林管站负责白云管区的组长莫某找到儒林镇林管站的资管员杨某要求审批,杨告诉莫某说:已经没有商品材指标了。莫即和儒林镇林管站站长潘某商量,后潘站长指示发放12立方米的自用材采伐许可证。2001年8月15日,杨根据潘的指示发放了林木采伐…  相似文献   

7.
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司法实践要求一些行政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补充,以便能够正确运用。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中,涉及罚款的条款较多,内容也颇复杂。但从罚款规定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行政法律法规有罚款条款的原则规定,其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对罚款的标准、幅度、执罚主体及其权限作了比较具体详细的规定。如《森林法》第34条、第36条分别规定了对盗伐、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和伪造或倒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可处罚款和没  相似文献   

8.
Q编辑同志:我院在审理被告人张某玩忽职守案的过程中,查明被告人张某是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2005年张某不认真履行对伐区的检查监督职责,造成林木被滥伐了260立方米(价值6.5万元),森林遭受严重破坏。对该案如何适用司法解释,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之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9.
正[案情]李某等六人合伙出资购买某片林地并办理了林权证过户手续,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即对该片林木进行砍伐。在被砍伐林木立木材积已达到滥伐林木刑事案件立案标准的情况下,办理案件的森林公安民警张某接受李某吃请和礼金,以罚代刑,仅对李某处以1200元罚金,刑事案件不予立案。后李某等人将购买的数千棵林木全部砍伐。当地检察机关发现该情况后,由于此案涉及渎职犯罪,经检察长批准,对张某渎职犯罪立案侦查。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检察机关能否对李某等人滥伐林木案立案侦查并移送审查起诉。对此有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不可以对李某等人滥伐林木  相似文献   

10.
<正>〔案例要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非法移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四条规定的“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认定被告人是否具有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主观故意,可结合野生植物是否具有可普遍识别的外观特征、被告人是否具有林木行业工作经验、自然保护区是否设置特殊的林木保护设施等因素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11.
论及自然资源物权,从法律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自然资源物权的特点。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和集体,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出让自然资源利用权,集体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发包自然资源利用权,集体行使自然资源所有权应以集体成员利益为本。应赋予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更加独立的地位,需要处理好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人与所有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资源担保物权的客体是可以转让的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自然资源担保物权的主要形式是权利抵押。  相似文献   

12.
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区分所有是现代住宅商品化的结果,业主的建筑区分所有权反映了该种权利的状态,已经为广大学者和实务界人士所接受,具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尽管是一种物权,但不能根据一般的所有权规则或者共有权规则来进行处理,其是一种新型的物权类型,按照物权法定原则,应该由物权法设专章进行规定。但是不应该规定成员权的内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的客体不能仅限于建筑物而应延伸至小区的共同财产。  相似文献   

13.
Vandervort L 《人权季刊》2006,28(2):438-464
The practice of screening potential users of reproductive services is of profound social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Access screening lacks a defensible rationale,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principles of equali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and violates individual and group human rights. Communities that strive to function in accord with those principles should not permit access to screening, even screening that purports to be a benign exercise of professional discretion. Because reproductive choice is controversial, regulation by law my be required in most jurisdictions to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reproductive rights. In Canada, for example, equal access can, and should be, guaranteed by federal regulations imposing strict conditions on the licenses of fertility clinics.  相似文献   

14.
相对所有权观念在所有权平等保护中的解释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私法上,绝对所有权中私的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分裂的,而现代的相对所有权观念则认为所有权应该包括私的属性和社会属性。即在物权客体上往往是多重权利关系,不同权利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是所有权本身应包含的内容。也就是说现代所有权应包含一定的社会属性,物权已经成为错综复杂的关系性结构,尤其是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  相似文献   

15.
水工程与水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水工程涉及多种民事权利类型 ,水权只是其中一类。水工程的所有权或者用益权自身不包含、不产生水权 ,水工程用益权与水权各为独立的权利 ,所谓水利工程供水水权概念易生误会 ,应弃之不用。水工程所有权原则上归投资者享有 ,于是有必要承认地方所有权、部门所有权、法人所有权。南水北调涉及水资源所有权、水权、水工程所有权、水工程用益权 ,不可一律归结为水权。  相似文献   

16.
空间权: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利明 《法律科学》2007,25(2):117-128
空间权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利,空间权可以与建设用地使用权相分离,成为一项独立的物权.当土地所有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发生分离之后,并不意味着空间权完全归属于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土地所有权人也仍然在一定范围内享有对空间利用的权利.空间权归建设用地使用权支配的范围是有限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支配,而超出的支配范围由所有权人享有,并由所有权人进行支配.因而,对土地上下的空间,只要未予明确的,剩余权利都应归所有权人而不是使用权人享有.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林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是一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林地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目的,而林地使用权的流转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当前,浙江省林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权能界限不清、配套法规滞后于建设二级流转市场的需要等法律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8.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是我国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探索。但是,现行方案不仅违反上位法关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规定,而且对产权混合所有的固有缺陷也缺乏应对方案。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权利配置应当以利益平衡为核心,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我国应当在扩大解释高校职务科技成果处置权的基础上,赋予当事人权属自治的自由;同时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权的行使规则与权责体系,以解决当事人契约不完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没有明确规定空域所有权,但是应当解释为承认了空域所有权的存在。现行法律没有认可空域使用权的物权属性,只能认为空域使用权是行政许可利益。但行政许可机制的运行与效率价值旨趣相悖,其产生的产权不确定性不利于空域高效利用。市场机制和私权制度的引入是改革的重要方向。国家所有权具有私权属性,空域所有权也不例外,而空域使用权是空域所有权基于权能分离产生的权利,只能具有私权属性。这种定性在价值上也具有合理性,这主要是基于市场机制对空域利用效率的保障作用以及私权属性对市场机制顺畅运作的支撑地位。在私权体系中,将空域使用权规定为物权最为妥当。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offer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structure of ownership rights in franchising networks which emphasize the role of intangible assets. By applying the incomplete contracting theory of the firm we argue that the structure of ownership rights depend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between the franchisor and the franchisee. The higher the franchisor's (franchisee's) intangible assets relative to the franchisee (franchisor), the more ownership rights should be transferred to him. This hypothesis was tested by using data from the Austrian franchise sector.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supportive of the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