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她是大学生、研究生、硕士生,却整天和土疙瘩、棉虫棉花打交道;她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连队的块块条田,一干就是12个年头;她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绿色的棉田。她就是七师一二八团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陶玲。陶玲今年35岁,2005年毕业于塔里木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专业。一毕业,陶玲就回到了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刚工作时,为了下连队方便,陶玲强迫自己学会了骑摩托车。之后,就常常深入田间地头,一心扑在工作上。  相似文献   

2.
<正>在七师一二九团提起80后大学生九连女连长姚丹,无不交口称赞,在大学就入了党的姚丹,毕业后回到生她养她的团场,并以兵团后代独有的情感和无限的热爱,诠释了"扎根连队,服务职工"的不懈追求。今年32岁的姚丹,是军垦第三代,2008年8月,从新疆教育学院本科毕业后,她没有选择去大城市,放弃了院校推荐去南疆任教的工作,毅然选择回到养育她的家乡一二九团,她先后在团机关帮过工、在连队任大  相似文献   

3.
在奎屯,事实上存在着两个较大的劳务市场。一个是位于乌苏路的奎屯市劳动力市场,即正规劳务市场;一个是位于乌鲁木齐路兵团奎屯客运站门前自发形成的外来劳动力市场。 “这个劳务市场形成已有多年了” 在兵团奎屯客运站大门前一片宽阔的林带里,数十名外来民工或站或蹲着,有的身边还放着简单的行装,有的在小声议论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兵团工运》2020,(2):24-24
高秀兰,七师一三一团果蔬服务中心职工。经下岗、困惑、彷徨的曲折经历,依靠师团自主创业政策,发愤图强,成为团场发展大棚蔬菜的带头人,成为带领职工共同富裕的师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创业起步立项谋发展高秀兰原是奎屯酿酒总厂的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43岁的林彩霞是农二师农科所园林中心一名从事果树研究的高级农艺师。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敬业爱岗,工作执著,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爱心,通过不断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成为农科所科研工作技术骨干。1990年,林彩霞从塔里木农垦大学果林专业毕业后回到二十八团,用她所学的知识来报答团场。为提高连队承包职工香梨管理水平,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6.
说起蒲国祥、窦金莲夫妇,在农十师一八五团九连这个全团最大的农业连队,大家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这不仅是因为他们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更主要的是他们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们是四口之家,夫妻敬业爱岗,在连队从事大田种植,大女儿蒲盛楠中专毕业后现在奎屯工作;小女儿蒲盛茵去年考上海南经贸技术学院,在海口市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1991年,23岁的蒲国祥带着妻子窦金莲从青海千里迢迢地来  相似文献   

7.
今年69岁的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老党员,在连队,只要一提起她,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热心肠. 从1993年退休后,陈路茵一直没闲着,农忙时,她帮左右邻居烧水做饭,谁家小孩没人带,她当义务保姆.她还在连里义务巡逻,谁家院门没关好,她帮着关上;发现连里有形迹可疑的人,她上去问个究竟……在她的组织下,目前七连已成立了河东、河西两支三老巡逻队,一年四季维护着连队的的稳定和平安.  相似文献   

8.
今天,路过大学生连,看到一群身着迷彩的年轻身影,在烈日下接受军事训练,汗流浃背也难掩脸上的兴奋.思绪瞬间就被拉回到十年前. 那年,我也是20岁刚出头,满怀激情来到兵团.从奎屯火车站坐上大班车,一路往北,渐渐远离城市,车窗外,只有成片的棉田一眼望不到头.进入团场连队,道路开始坑坑洼洼,大班车被颠得摇来晃去,我的心也随着起伏不定.  相似文献   

9.
<正>她性格开朗、勤劳能干,她尊老爱幼、热爱生活,在三连只要一提起她,连队的男女老少、左右邻居都伸出大拇指,连连称赞她是一个好媳妇。她就是四师六十七团三连42岁的普通农家妇女陈艳荣。2005年,勤劳朴实的陈艳荣满怀着幸福嫁给了同一连队的青年周英哲,婚后与公婆一起生活,当年10  相似文献   

10.
2020年6月,22岁的王振远从塔里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在繁华大都市工作的机会,考入新疆兵团的选调生,录用为公务员,成为兵团首批29名选调生中唯一一名服务基层的公务员,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第一师阿拉尔市,担任二团七连党支部副书记。守初心:扎根基层服务连队令人羡慕的城市工作不要,偏偏回到团场连队与职工、土地打交道,这到底图个啥?  相似文献   

11.
<正>李军是农七师一三○团一名职工,几年前他在奎屯市买了一套楼房,从那以后,他和妻子夏天到团场务农,秋收后住进城里越冬。去年冬天他正在发愁怎么回连队参加职工素质培训的时候,连队政工员给他送来了一套学习资料,告诉他可以在奎屯自学,然后回团场参加最后的笔试。李军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相似文献   

12.
<正>兵团农业连队干部"走读"是指连队现任干部白天在连队上班,晚上回到连队以外的地方居住生活。"候鸟"式职工是指农业承包土地的职工春、夏、秋来连队工作劳动,入冬后回到连队以外的地方居住生活。这种工作生活方式是近几年来随着兵团团场发展壮大而产生的一种干部职工生产生活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41岁的郁金玲是土生士长的军垦后代。1987年,初中毕业的郁金玲毅然选择了在农二师二十二团承包土地。"敢为人先",是连队领导对她的评价。六连是一个偏远的农业连队,距离团部远,职工接受新事物的积极性不高。2002年,连队准备小面积试种辣椒,由  相似文献   

14.
<正>在农五师九十一团三连只要提起女职工张学萍,所有人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一声"好人",因为她不计得失、乐于助人,特别是在帮助该连少数民族贫困户等方面,尽了最大努力,用一名普通党员的实际行动书写出了扶贫帮困的新篇章。三连是7个民族组成的连队,她和丈夫在连队一直从事棉花承包经营,2005年前曾经在连队兼任过工会主席、女工主任、纠纷协调员、保管等职务,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年年被师、团评为先进个人。张学萍的丈夫汪如林是一名  相似文献   

15.
今年49岁的徐淑萍,在农十二师西山农场工作了28年,自1999年实行土地租赁承包以来,她带头承包土地60亩,成为职工致富的带头人。除承包土地外,徐淑萍还担任了农场、连队两级职工代表、连队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农场计划生育协会理事。 带头致富引职工 从2000年开始,农场大力调整种养结构,鼓励职工走种养结合的道路。就在大部分职工还在等待观望的时候,徐淑萍带头买回16只良种羊,利用自家房前的空地,建羊舍、贮饲料,精心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在农四师六十七团五连棉田里,有一支头戴花头巾的哈萨克族妇女打工队,领着这支队伍干活的是沙达提汗。连队的职工群众都称她是"了不起的女人"。47岁的沙达提汗接受过汉语教育,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团场、连队小有名气的劳务输出女经纪人。  相似文献   

17.
大爱无疆     
每年学生放暑假后,近九旬高龄的离休干部王又新就像等亲戚一样,等待密云县太师屯镇残疾人胡云勇夫妇和其女儿的到来。连续六七年,胡云勇每年在孩子放寒暑假时,都要来看望王又新老人并领取老人资助孩子的学杂费。从1995年至今,王老先后资助了10多个孩子上学。当人们问她这些年捐助了多少钱时,王老笑着摇摇头说:"不知道,记不清了。"最让王老高兴的是,被她资助的孩子,现在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王又新是东城区的离休干部,今年89岁。1995年,她从报纸上看到有关"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18.
每期双星     
马雪梅 这位年轻姑娘名叫马雪梅,是奎屯棉纺织厂织布挡车工,今年只有21岁。她心灵手巧,工作勤奋、成绩突出,进厂只有5年已连续4年获厂级标兵和操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师十团十连,提起何艳琴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为她身残志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而感动,她用自已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何艳琴今年45岁,她出生6个月时患上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残疾。2001年,她刚来新疆第一年给职工拾花,赚了几千元,第二年,就给连队领导申请,想要承包土地。连队领导看她是残疾人,关心地对她说:"承包土地很累,你能不能吃得消?"何艳琴听了,便说:"我不怕苦,只要能赚钱。"连队领导看她态度很坚决,就给她分了40亩地。何艳琴第一年承包土地,没经验,亏了本,有人劝她说,你承包土地不赚钱,还不如给别人打打工,不会亏  相似文献   

20.
正连队里的乡亲说,她是个一心想着大伙儿的人,别看她干的是得罪人的活儿,可家家都拿她当亲人,在连队育龄妇女的心目中,她是大伙的知心大姐。她,就是六师共青团农场四连计生宣传员张玉红。张玉红是共青团农场土生土长的军垦二代。2000年,在该场四连工作的张玉红被聘选为连队计生宣传员。上任之初,她白天深入群众中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晚上埋头苦钻计划生育知识、优生优育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她逐门逐户一边宣传人口计生政策,一边了解全连已婚育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