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知是父母给他取名字时有先见之明,还是他牢记了父母的教诲,格外珍惜这个名字,在刘先进同志已经走过的56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确实是一个又一个“先进”。他,23岁就带着一叠“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五好团干部”等奖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跨入杭州红旗造纸厂的大门以后,一直以“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来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1978年他进了杭州市人事局,二十年来,又有许许多多先进的称号伴他一路同行。人们常说,刘先进同志之所以先进,是因为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现任杭州市…  相似文献   

2.
沈荩是1900年自立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自立军运动被镇压时,他得以幸免,但终于在1903年被清廷捕获,杖毙于北京刑部监狱。这就是当时中外与论为之哗然的“沈荩案”。因沈荩“生平最不喜执笔为文”,且性格孤傲,又惯于从事“诡秘之运动”,故其身世活动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今人  相似文献   

3.
二刘之争向为学界所关注,但以往相关研究多热衷于讨论矛盾双方谁是谁非,对于这场争斗对抗法战局究竟有何影响,却鲜有人予以研究。事实上,二刘间的恩怨,加上清廷人事安排的失当,导致台湾出现了“将帅参商”、“事权不一”,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清军的备战与战略选择。厘清清军内部的矛盾争斗与战争间的关系,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评价清军在台湾保卫战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马勇 《同舟共进》2011,(10):9-11
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说,清廷退位后并没有丢掉江山。经过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廷只是退出了“大中国”的政治舞台,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国名还是那个国名,只是“大清国”变成了“小清国”。原先一个庞大的帝国,其领土只剩下了紫禁城那个大宅子。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与朱自清相识于1921年秋天.当时叶圣陶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朱自清原在扬州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任教,辞职后,由刘延陵介绍也到中国公学教书.去之前,刘延陵告诉他,叶圣陶也在那里.朱自清以前读过叶圣陶的小说,因此带着好奇心问:“叶圣陶是怎样一个人?”刘延陵回答:“他是一位老先生.”朱自清请刘陪他去拜访叶圣陶,见面后才知叶圣陶年纪并不老,才28岁,只是他朴素的服饰和沉默的风度给人一种老成的感觉.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沿海边陲港口城市,有一位被群众亲切称为“刘代表”的人,他就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防城港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庆宁。刘庆宁还有其他一些头衔,但人们仍愿意叫他刘代表。自1998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代表先后领衔提出过“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议案”、“关于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议案”以及“关于要求国家在‘十五’期间加大对广西中越边境一线的扶贫力度的建议”等等,这些多年来集结的心血,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一片丹心。  相似文献   

7.
何贵文 《中国保安》2003,(10):12-15
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燕山分公司,有一位出身于普通保安员的办公室主任,他就是刘守军。此外,他还是燕山分公司团委副书记,燕山保安业余艺术团副团长、节目主持人。在今年北京市第四届“十佳、优秀进京创业青年”评选活动中,他还被评为“优秀进京创业青年”。刘守军是1993年从家乡山东省菏泽地区鄄城县来到北京参加保安工作的,如今已走过了10个年头。由于他良好的工作表现和突出的工作成绩,2000年度,他被公安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首届全国优秀保安员”荣誉称号,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尉健行、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  相似文献   

8.
“心电图有些异常,需要再来复查”,医生对61岁的残疾老人刘国有说。刘国有是家住北京门头沟区山村的一位轻度智障残疾人,他在这次免费体检中还查出了鼻腔和听力的问题,他对记者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感谢残联,感谢政府。”  相似文献   

9.
熊秉坤(一八八五——一九六九年),字戴乾,原名祥元,又名忠炳、炳坤,湖北江夏(今漢口)人。其先世經營木材業。早年亡父,家道中落,輟學后当商店學徒、搬运工,饱尝人世艰辛。他痛恨清廷的統治黑暗,决心努力拯救社會。一九○四年,十九歲的熊秉坤入新軍第八鎮工程第八營當兵。用他的話來說:“別人是投筆從戎,我是放下扁擔去當兵。”他在部隊里先后加入了日知會和共進會,誓為推翻清廷而奮鬥。從此他廣泛聯絡同志,積極發展會員,工作負責,因此被任命為工程營總代表。在他的領導下,工程營的革命組織發展迅速,在武昌起義前已有會員兩百多人。他還秘密擔任了工程營革命軍大隊長。  相似文献   

10.
刘亚楼性烈如火,有绰号日“雷公爷”,在空军中可谓“热度”非凡:“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毛泽东说他“战功卓著”,林彪说他是“天生的军事家”。他自己说:“坐在蒸笼上也要保持中国军人的风度。”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贵阳市殡仪馆,是全国殡葬行业的典型单位,在社会上有点名气、而殡仪馆的名气,凝聚着馆长刘显荣的心血。刘馆长在任10年,不但任劳任怨,苦干实干,而且爱动脑子,爱提意见、建议。他先后4次向省、市领导提意见、建议,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被人称为四“上谏”。殡仪馆的前身叫火葬场。提起火葬场,人们都想到烧死人,被认为是“下等”工作,单位没有社会地位,职工被人瞧不起,青年们找对象难。刚上任的刘馆长,看到这些很生气‘他决心努力一番,改变局面。并议定了诸多办法,其中一条是“说服领导,引起重视”。于是引出了四“上…  相似文献   

12.
饶湫波 《人民公安》2006,(19):51-51
行动到凌晨2时,刘所长请大家吃面条。小徐胃口大,一下子吃了两份,惊得我们连问他“不怕撑死啊?”小徐斜睨了所长一眼,说:“要说撑死的事,刘所长还真的有过一次……”未等他说出下文,刘所长就干咳一声,对小徐说:“臭嘴,又想出我洋相。”小徐便笑而不言。回所的路上,我单独向小徐  相似文献   

13.
“因为我有记忆力,北京和上海使 我有记忆力,所以北京和上海的这个季 节有了春天……”台湾知名历史学者、 作家李敖在上海以简短而富于诗意的言 词,概括了他56年后重返大陆的体验。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把李敖的神州 文化之旅形容为惊奇,也可能是惊险的 文化之旅。 此前,刘长乐用了很长的时间说服 李敖,使他在70岁的高龄,克服心理 障碍得以飞行。 李敖行前在台北、北京和香港三地 记者会上答谢刘长乐:“我非常同情凤 凰卫视的刘老板,因为他把李敖带进凤 凰卫视。我进凤凰改写了一句成语,这 个成语本来是‘误上贼船’,我觉得不 是误上贼船,而是我,贼上了船,贼进 了凤凰卫视。”  相似文献   

14.
我自横刀向天怒──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生活二三事李殿元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与香港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他立志“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革命思想就产生于此;在他后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也多次在香港开展革命活动。1883年7月,在...  相似文献   

15.
1949年8月,刘松亭出生于襄城县一个普通农家。弟兄5人,他排行老大,人称刘老大。16岁时,父亲去世,他被迫辍学,过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摇过耧、做过泥瓦匠、唱过戏、做过买卖,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凡是能挣钱的,我啥都干”。 1983年,颇有经商头脑、聪慧能干的刘松亭看准时机,离开了工作过10年的舞台,来到叶县县城,搞钟表维修。由于他修表质量高、价格便宜,服务态度又好,生意挺红火。后来,他的4个弟弟都到叶县修表。 1986年,刘松亭看推销眼镜利润大,便又兼做此生意。一次,他到某国营企业推销眼镜时,发现企业  相似文献   

16.
故事描写1906年的清末,正是清廷疯狂暗杀“革命党”的黑暗年代。 10月1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决定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十三省革命代表见面会谈。这是清廷“刺杀孙贼”的大好时机,将军白孝国(胡军饰)买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织起了一张“刺孙”的天罗地网,而“中国日报”社长陈少自(梁家辉饰)作为革命党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保卫孙中山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黄炎培黄炎培,字任之,1878年生,上海川沙人。清末曾考取秀才、举人,但他无意仕途,就学于南洋公学,学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903年,发表斥责清廷的演说,在“就地正法”的电令到达前一小时,幸得营救脱险。1905年,由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积极参与上海、江苏起义,后任江苏省教育司司长,江  相似文献   

18.
有些人唱一首歌出名,有人只能唱某一类歌,而刘欢能够唱各种各样的歌,并且都能唱出味道。《北京人在纽约》、《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在风格上是那么地不同,他却都能唱得那么动听。有人说刘欢唱每首歌都要“改编”,加入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刘欢唱歌比较“文化”。听说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我想点出刘欢,请他走出光环,谈谈他的音乐,谈谈他的歌。  相似文献   

19.
“佳丽”潇洒闯市场──记永城县商会副会长、佳丽制衣厂厂长刘玉山永城县商会副会长、佳丽制衣厂厂长刘玉山同志,这个年仅32岁的弄潮儿,依靠自己的经营之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佳丽制衣厂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企业”,1994年,他当选为县商会副会...  相似文献   

20.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其子郑经继位,自立为“国”,多次拒绝清廷招抚。郑经死后,子郑克继承其父衣钵,坚持与清廷分庭抗礼。1683年,施琅奉旨收复台湾,使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纳入大清版图,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在台湾的“弃”、“留”问题上,又是施琅上疏力谏,使台湾永远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过去,说施琅是“海盗”、“叛将”、“汉奸”,都是不实之词,应予推翻。施琅是一位有功于国家、有功于民族的爱国将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