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陈建 《党政论坛》2014,(3):26-29
正大部制改革始于2008年,在中央政府大部制改革的示范引导下,许多地方政府推行了第一轮大部制改革,此轮大部制改革的典型特征是机构整合。党的十八大之后,地方政府开始启动了新一轮大部制改革,新一轮大部制改革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机制创新,通过建构"整体性治理"组织文化,搭建广大民众及公务员参与改革创新的平台,建立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对12个省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地方政府行政改革创新举措的现状,总结了其中的成绩,分析了出现的普遍性问题.问题主要为改革理论研究不足,改革系统化程度有限、透明度不高、创新空间不足、法制化程度低、没有触及政府职能的核心领域.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宏大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的规划,中央政府在实践中应通过政策制定强化分类指导,激励地方政府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创新的驱动模式——地方政府干部视角的考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由地方政府推动的创新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风向标,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特征可以展现出这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活力.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7-2008"年度20个地方政府创新获奖项目为研究单位,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地方政府干部对本地政府创新项目的认知和态度,从创新动因、创新动力和阻力、创新价值取向、创新的参与性和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出发,得出研究结论:由地方政府推动的改革创新具有突出的"低风险取向",创新过程中公共参与不足,地方领导的"精英作用"和基层政策空间是推动地方政府创新的主体力量,创新的可持续性也主要取决于能否获得体制内的认可和支持.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为观察和判断中国政府改革和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信息.  相似文献   

4.
不少地方官员确实想干出一番事业,但是,他们在创新的方向与原则上还存住一些行为误区或认识误区近年来,地方政府(直辖市、地市、县级)的改革创新要求呈现增强趋势,人事制度、财政制度、政府职能转变等多个领域的改革创新举措频频出现,不断引发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5.
政府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在此背景下,改革创新在一定的范围内先试点,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规避风险,是一个稳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关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 也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试点仅仅是为了证明领导的观点、上级的意图,而不是为了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就盲目进行试点。一旦处理不当,贻患无穷。近年来,各地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在人事、职能、财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试点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令人眼前一亮,如南京市公推公选市管领导干部;深圳市连续三次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安徽省率先提出并已在全国推行的“乡财县管”改革等, 都富有启发性,是在中央政策的大框架内进行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6.
政府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在此背景下,改革创新在一定的范围内先试点,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规避风险,是一个稳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关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 也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试点仅仅是为了证明领导的观点、上级的意图,而不是为了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就盲目进行试点。一旦处理不当,贻患无穷。近年来,各地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在人事、职能、财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试点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令人眼前一亮,如南京市公推公选市管领导干部;深圳市连续三次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安徽省率先提出并已在全国推行的"乡财县管"改革等, 都富有启发性,是在中央政策的大框架内进行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7.
彭勇 《瞭望》2006,(12)
政府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解决起来有相当难度。在此背景下,改革创新在一定的范围内先试点,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规避风险,是一个稳妥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关人士指出,地方政府在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 也要避免两个倾向:一是试点仅仅是为了证明领导的观点、上级的意图,而不是为了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工作目标不明、思路不清,就盲目进行试点。一旦处理不当,贻患无穷。近年来,各地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在人事、职能、财政管理等方方面面的试点层出不穷。其中许多令人眼前一亮,如南京市公推公选市管领导干部;深圳市连续三次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安徽省率先提出并已在全国推行的"乡财县管"改革等, 都富有启发性,是在中央政策的大框架内进行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地方政府机构在1982年、1993年先后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地方政府机构存在的诸多问题仍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2000年国务院正式作出了进行全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本文密切结合华东地区省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上海市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就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精简地方政府机构和加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制度的法制化建设等方面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即将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情况下,中编办与国家行政学院在云南昆明召开的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焦点、难点和热点进行了深入全面的研讨。认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的焦点是政府权力的剥离和利益整合;改革的难点是人员分流与就业工程;改革的热点是政府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本次研讨会在许多理论问题上统一了认识,理清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行政管理实践呼唤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政府机关大胆尝试创新行政管理机制和方式。通过增加透明度、增强规范性、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意识等手段,着力打造高效、廉洁的新型服务型政府。作者以第三人的眼光粗略审视并肯定了成都市建设服务型政府和阳光政府所做努力,以期其经验能够在地方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示范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旋律.把地方政府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中去考察,是研究地方政府职能的新视角.地方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栽体,在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发挥着维护者、供给者、培养者、激发者、保障者、推动者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明确了地方政府改革的方向,而且增加了地方政府改革的紧迫性,为推动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中国的公共权力是单一的、全能的层级制。中美地方政府改革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差异。两国地方政府改革都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所进行的;改革都是为了提升政府能力,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履行其职能;注重政府职能的优化和改革中的创新;都致力于建立一个民主、灵活、高效和廉洁的政府。但两国地方政府改革的差异是明显的,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岩鸿 《求知》2006,(7):9-11
地方发展的方向与水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会激发地方发展的活力,否则,则会抑制整个地方发展的生机。而要设计规划与地方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政府改革方案,核心问题是理清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因为地方政府改革的实质无非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所承担的各项职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借鉴具有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事务悠久历史和丰富实践的国外政府改革经验,可以使我们在地方政府的改革中少走弯路,尽快通过改革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启动,地方政府也蓄势待发。在过去一轮的地方政府改革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职能转变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编制不科学等。深刻分析当前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和建议,如准确定位职能,加强立法,推行聘任制等,以期为新一轮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深入推进地方大部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国务院机构改革完成之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与国务院机构改革相比,有着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改革的难度更大。如何制定与地方特征相适应的改革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政策,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这次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取向、指导原则及制约条件简要分析。一、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取向在社会改革中,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取向,是关系到改革全局的大问题,它直接决定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改革措施的选择。确定改革的目标取向,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改革所要解决的现…  相似文献   

16.
总揽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研究,需要准确把握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研究的基本状态,梳理研究中的各种流派与主要观点,判断研究中的不足与问题,并有所启示。指出了我国地方政府改革的路径困扰,并阐述了架构理念支点与机制支点,有可能将我国地方政府改革带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的新阶段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3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入手,在借鉴国外有关防范债务风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现行财税体制,适当加大主体税种的地方留成比例;改革政府预算体制,将地方债全面纳入政府预算进行反映和管理;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建立地方债务约束机制,改革地方官员考核制度;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重新对各融资平台进行定位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目前面临机构对接、条块协调、人员分流、权力监督等方面的共性困境。从行政生态学视角分析,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主要源于当前我国处于过渡社会阶段的特有行政生态环境,具体可归因于纵向权力配置中行政高度政治化的权力异质性、社会保障力度弱导致的改革基础脆弱性,以及法治政府建设滞后造成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因此,为使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深入推进,必须改善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面临的行政生态环境,主要是层级政府间应科学划分政治性权力与行政性权力的边界;各级政府应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夯实改革的物质基础;中央政府应改革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体制,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进行了地方政府的合并改革,其改革大致可分为三类:激进型、中间道路型及相对缓和型;国外进行地方政府合并改革的经验主要包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革,根据本国实际选择改革方略与进度,与其他改革相配套.国外地方政府合并改革对我们的启示是:推进乡镇合并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的权力,选取适当的改革进度和方略.  相似文献   

20.
美国地方政府是一个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互不隶属、功能各异的“百衲被”式的多样化体系。20世纪 80年代以来,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组织形式上的多样化导向、政府间关系的合作化导向、公共产品和服务对象上的顾客导向、纵向权力关系上的分权导向、内部管理上的企业化导向。尽管两国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美国地方政府的改革经验仍然对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特别是地方政府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