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把手”腐败具有更为严重的危害性。当前对“一把手”腐败的监督严重缺位,面临很多难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一把手”腐败进行监督防治。  相似文献   

2.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手握重权的“一把手”腐败占有相当比例,权力过于集中成“一把手”腐败重要因素。如何规制“一把手”过于集中的权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如何给副职分权?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纪传栋 《党课》2006,(2):42-44
当今“一把手”腐败现象比较严重。为什么严重,我们已经从各个方面详细论证分析过。今天,我们且来听一听腐败的“一把手”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4.
对“一把手”的监督管理要形成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一把手”岗位重要、地位特殊,对其的监督管理一直是干部监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大凡“一把手”出问题,都是关乎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从思想作风、权力运用、组织纪律等方面入手,构建一个领导干部不愿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康引导,强化自身免疫对“一把手”监督管理的成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一把手”本人,因为制度、措施等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真正的效应。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督促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在组织开展好这项活动的基础上,努力起带头和表…  相似文献   

5.
黄成模 《大特区党风》2001,(9):14-14,13
“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权力运行的中心,容易成为上面管不着、下面不敢管的监督“死角”,出现监督“真空”。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沈阳市近期立案审查或已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腐败官员中,就有16人是“一把手”。因此,要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建立和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遏制和防范“一把手”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7.
由于党政“一把手”处于权力的核心地位,其极易成为权力腐败的对象,因此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有效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对党政“一把手”有效监督制度的缺失,使其成为贪污腐败的高危群体。本文通过对党政“一把手”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的分析,试图从制度方面寻求更好的监督党政“一把手”的途径,这对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一把手”出问题、出大问题、出震惊全国人民的问题,已经是一个见怪而不怪的问题了。有关统计数字表明,1998年在全国查处的地厅级干部中,“一把手”占总数的42.1%。在辽宁沈阳查处的慕绥新案件中,竟有16人是“一把手”。这就给我们提出许多尖锐的问题,值得深刻思考。“一把手”腐败呈现的特点一是腐败向“高层化”发展,即有越来越多的位高权重的“一把手”掉进腐败的泥坑中去了。二是在整个腐败官员中“一把手”占的比例或是居高不下或是有所增长,发展趋势极为令人担忧。三是“一把手”腐败的金额越来越大,十万、几十万…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一把手”腐败行为的危害越来越大。认识和扼制“一 把手”腐败现象,是一个急需研究探讨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报载,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上任后,在市委召开的廉政工作会议上说:“在深圳,请首先监督我。”“请首先监督我”,既表明了我们的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腐败的实质是权力的滥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的发生,关键是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正如李鸿忠所说,“一把手”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居于权力的重要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一把手”正了,就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相反则是“头羊迷途,群羊难返”,往往会影响一个班子,带坏一支队…  相似文献   

11.
《廉政瞭望》2009,(9):24-25
提高县委书记的级别,会使一把手的权力更大,而监督能不能跟上?在腐败高发的今天,县委书记“高配”的背后隐忧潜伏……  相似文献   

12.
王涛 《党课》2012,(8):77-78
时下,有些“一把手”,在工作中存在“事无巨细一手揽,大小问题一把抓”的现象。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中凡事也都要抬出“一把手”.以示“重视”,好像一切离开了“一把手”就束手无策、难以办成。于是,什么事都需要“一把手”来抓。不管什么组织都要挂上“一把手”的大名,请“一把手”亲自任“组长”“主任”,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一把手”出面。  相似文献   

13.
王春 《廉政瞭望》2012,(1):32-33
2011年换届中,最大的亮点无疑就是“海推”。“海推”提名实际上剥夺了少数人或者一把手提名干部的垄断权,对于破解用人腐败顽疾是一大突破,从而赢得了大多数人的喝彩。“如何消除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我们党在干部使用上.实行大会民主推荐制度.起到了对一把手,  相似文献   

14.
翻开中国的反腐档案,我们不难发现近些年来落网的一些贪官中事发前系“一把手”或曾经做过“一把手”的尤多,从山东泰安的市委原书记胡建学,到广西贵港市原副市长李乘龙(曾任玉林市市委书记),从北京市委原书记陈希同,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克杰(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而2001年辽宁沈阳市被立案审查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腐败官员中,竟有16人是“一把手”,创下了一个地区一把手犯罪的纪录。据湖北省检察机关统计,1999年该省立案查处涉嫌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的县处级干部共161人,其中50岁以上的多达67人。这67人中,尤以“一把…  相似文献   

15.
俞玲 《党史文苑》2004,3(6):103-105
"一把手"的腐败成为当前反腐斗争的焦点.导致"一把手"腐败的原因主要有丧失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权力资本腐败";家长制遗风和好人主义的影响;对"一把手"权力的监督严重缺位.预防和治理"一把手"腐败,必须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时下,大凡要开展一项工作,为强调重要,显示重视,最时髦的做法就是冠之以“一把手工程”。譬如“普九一把手工程”、“扶贫一把手工程”、“招商一把手工程”、“社会治安一把手工程”、“企业改制一把手工程”、“廉政建设一把手工程”……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大有泛...  相似文献   

17.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开始从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腐败形式也是各种各样,其中以"一把手"腐败的现象尤为突出,有些地区还出现了"一把手"前"腐"后继的腐败接力赛."一把手"腐败的深层次原因是制度的腐败和现行党政领导体制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9.
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习近平同志的讲话,体现了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道出了广大职工的共同愿望。加强企业“一把手”工作作风建设、廉洁从业建设非常重要,过去类似腐败案件的发生往往都与“一把手”不按“三重一大”决策、缺乏有效制度约束有关。  相似文献   

20.
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各级党政“一把手”是监督的重点对象。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是新形势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权力腐败的治本之策。一、加强教育,强化自我监督。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但是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上级是权力的源泉”,这种错误的权力观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风党性党纪教育,增强自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