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法治作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最可靠的保障.随着东北亚国家间务实合作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加强东北亚各国之间的法制交往、实务合作对于促进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和本地区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中日韩以及东北亚各国法律的研究,促进区域内各国法律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为中国与东北亚各国合作提供更加良好的法律服务和智力支持,提升区域内法学法律领域的务实合作水平,2016年10月21日、22日,由中国法学会主办,吉林省法学会、吉林大学承办,山东大学、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内蒙古大学、延边大学、东北亚法制研究会协办的“第二届中日韩法律论坛暨第四届东北亚法律论坛”在吉林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区域法律合作、开创东北亚新未来”.最高人民法院、工信部、国务院法制办、日中法律家交流协会、蒙古律师协会、(俄罗斯)国际法律家联盟、中日韩民商法统一研究所、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蒙古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法学、法律界代表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围绕东北亚司法协助领域中的合作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新安全格局下的国际经济争端解决、金融市场管理法治与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现就论坛内容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际法上一种国际合作的新型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助于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维护能源运输通道的安全、增强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区域能源合作.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法律制度以双边和区域合作法律制度为主,较少涉及多边合作的法律制度.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法律制度的重构,需要完善双边合作法律制度、强化区域合作法律制度、重视多边合作法律制度以及创立新的国际合作法律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东北亚经济安全与合作机制构建的必要性阐述,揭示了东北亚地区经济应以区域利益共享为基点,以博弈关系为切入点,构建实现区域各国利益的最大化,达致多方利益均衡的经济安全与合作机制,提出了构建东北亚经济安全与合作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争端解决机制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力保障,由于东北亚各国合作存在障碍、法律依据匮乏等原因,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间争端解决机制缺位,致使在经济、政治、法律等不同层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应当从争端解决机构等基础问题入手构设滨海新区与东北亚间的争端解决机制,以促进区域合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岳树梅 《河北法学》2011,29(5):93-99
能源合作法律机制的建立既能解决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矛盾、促使成员国之间建立供需机制构建、推动能源合作的深化,又能为成员国能源合作多赢创造条件和机会。制度化建设是区域能源合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上海合作组织能源合作法律机制构建的条件已逐步成熟。上海合作组织中的能源合作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只有通过能源合作法律机制的构建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迎合天津滨海新区法律制度缺位的现实需要出发,以天津滨海新区的法律制度为本体,选择与新区有直接国际经济往来的东北亚法律制度为参照对象,着重论述天津滨海新区与东北亚的区域法律制度问题。文中在逐层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法律制度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东北亚区域环境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指出滨海新区在向东北亚开发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了存在这诸多法律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重点对二者法律制度协调的模式,按组织架构、制度安排、运行机制三要素进行了大胆构想,以期有益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随着管道运输业和跨国管道运输合作不断的发展,在促进东北亚能源合作的愿景中,在管道运输领域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对国际公约相关内容的研究,并结合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特点,本文试图构建深入进行区域管道运输合作中的管辖权、技术合作、安全保障、环境保护以及争端解决等问题的国际法框架。  相似文献   

8.
海洋环境利益,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护海洋环境是一项国际法上的义务,而进行国家间合作是履行海洋环境保护义务的方式。相较于全球合作与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具有比较优势,并且东北亚国家在区域海洋环境合作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东北亚国家地处UNEP直接管理之下的西北太平洋区域,在此区域尚无制度性海洋环保合作。在对UNEP提供的三种合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论证了地中海模式应用于东北亚区域海洋环境合作的可行性,并最终选择地中海模式作为东北亚区域海洋环境合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岳树梅 《政治与法律》2008,1(2):114-12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能源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但在缺乏全球能源合作统一的国际能源合作组织、法律机制的情况下,无论是现存的全球性的能源合作组织、区域性的合作组织都仅仅从自己成员的利益出发进行多边或者双边合作,存在着相应的一些法律问题.急需构建全球能源合作的法律框架,以适应国际能源合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经济合作主要在全球和区域两个层面上进行,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长期坚持非集团化对外经济政策的东亚国家,也开始调整其原有的政策取向,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先后加入到了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但到目前,东北亚地区一直缺乏真正地区意义上的合作机制。从法律角度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选择及基本法律框架的建立对规范区域各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