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二十世纪的尾声,世纪老人冰心先生离我们而去了。冰心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卓越领导人。冰心先生的逝世,使几代中国人失去了敬爱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
李蟠 《各界》2011,(6):26-28
陶懋炳先生是湖南师院争议最多的人物。去世以后直到现在,老人们一谈起他来,还是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3.
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胡耀邦同志在一份材料上作了批示,要求适当从优解决一位七旬老人的困难。 这位老人就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唯一的中国学生——魏风江。 不久前,魏风江先生由原先居住的七平方米的陋室,迁入了新安排的八十平方米的宽敞住宅。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4.
圣约翰先生是一位退休教师。62岁那年,他被原先的学校返聘,主要做一些内务管理工作。许多人对学校的做法有些疑虑:身强力壮的教师多的是,何必用一位老人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23日,美国五角大楼。 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会见了5位中国老人。切尼表示:谨代表美国政府,对中国公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顾个人安危,营救美国飞行员的行动表示感谢; 当日下午,布什总统的特别助理帕尔在白宫会见了5位老人,谈话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感谢”; 稍后,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多尔先生出席了专为五位老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相似文献   

6.
5月21日,世人敬重的赵朴初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闻听噩耗,和赵朴初先生相识相知六十年的雷洁琼先生沉浸在悲痛之中。雷先生家的客厅茶几上摆放着一面精致的玻璃镜架,里面镶嵌着一张彩色照片。这是1998年11月5日朴老91岁华诞时,雷先生前往北京医院朴老病房祝寿,两位老人在花篮边的合影。当我们走进客厅,见雷先生正轻抚相  相似文献   

7.
汪校芳 《团结》2003,(4):46-48
民革浙江省委会名誉副主委毛翼虎先生,是当今在大陆仅存的两位原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之一(另一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也是蒋介石发妻毛福梅女士的族亲,被蒋经国亲舅毛懋卿视为最可信赖的亲侄。这位年届九旬的老人,身体健旺,思维不乱,每天都笔耕不辍。真可谓“报国应忘老,人间爱晚情”  相似文献   

8.
今年初的一个下午,我到北大朗润园去拜访邓广铭先生,想请先生为我正在编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创刊三周年纪念册”写一篇“笔谈”。我已经有好几年没来看望先生了,但却一直和先生保持着联系。邓先生见我来了,很高兴,一边握着我的手,一边非要从椅子上站起来。虽然几年没见了,但先生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看不出已是年届九十高龄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9.
顾仁华 《团结》2002,(1):38-41
袁晓园先生在美国生活三十年,1985年秋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回国定居。1986年8月,在苏州市召开的江苏省纪念辛亥革命老人、国民党元老、江苏省政府主席叶楚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会上我与袁先生相识,至今已整整十六年了。十  相似文献   

10.
柴歌 《侨园》2014,(9):41-41
韩国今年初秋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工作,当选为韩国光州全南华侨协会会长的马玉春先生来访,他还带来了一位韩国老人,老人叫安圣模,今年72岁了,精神矍铄的安先生怎么看也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安先生是来祝贺马会长当选会长的。当马会长告诉他,要去看望正在韩国的一个中国朋友时,安先生说也要一同前往。  相似文献   

11.
晚霞映照着首都机场,一架中国民航客机缓缓降落在跑道上。在走下飞机的人流中,有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中一位戴着近视眼镜,面容清癯,他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溥杰先生。另一位身材魁梧,满头斑斑银丝,脸上显出激动的神情。他是谁呢?原来他是溥仪的四妹金韫娴的丈夫赵琪璠先生,在与家人离别了三十四年之后,终于从台湾经日本辗转回到了北京。  相似文献   

12.
张沧江 《各界》2008,(6):72-75
1956年的春夏之交,我在北京辅仁大学时代的一位学长陈富权先生(印尼华侨,客家人,1937年辅仁大学经济系毕业)把我引进了康同璧老人的家里.……  相似文献   

13.
1990年2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文章在评价了近代国画大家吴昌硕和白石老人的作品之后,说道:“当代篆刻大师孙竹先生,六十余年操刀不辍,治印数万方……其篆刻作品天趣盎然,兼融并蓄,……”这位与两位艺术大师并论的孙竹先生,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4.
水天长 《团结》2013,(3):64-66
父亲的一生 我的父亲水梓先生字楚琴.号煦园老人。生于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一个贫寒农家,殁于公元1973年,享年90岁。  相似文献   

15.
晓群 《瞭望》1993,(42)
浙江画院画师——何水法,师承陆抑非先生,临画于白石老人。他泼墨于大江南北,挥毫于大洋彼岸。于今,美国、日本、瑞士、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都有他的佳作。  相似文献   

16.
侯刚卫兵 《民主》2014,(3):48-49
<正>启功先生与赵朴初先生有几十年的交往,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启老在童年时就皈依佛教,一生止信正行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居士。朴老自青年时期即参加红十字会的工作,扶生救死,奔走四方。直到担任佛教协会会长。二位老人慈眉善目,面带笑容,和蔼可亲。关心和尊重别人。他们既是书法家又是诗人,同时也都担任国家领导职务,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启功对朴老十分尊重和敬仰。朴老也非常  相似文献   

17.
谁掌握了科学仪器创新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关键手段在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的80寿辰之际,中国科学院物理所于去年11月24日送上了用镜框镶嵌的一张高温超导体的电子结构图,让老人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8.
2006年11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与朋友正在看电视,突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逝世的消息.一位90多岁、才华横溢的老人走了,令我非常感伤.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要写文章纪念我曾与大师两次见面、一次面谈的缘分,直至今秋才如愿,也算是对弗里德曼先生逝世两周年的纪念吧.  相似文献   

19.
百岁老人王葆真先生,离开我们已多年了。关于这位老人的身世,概括地说,是与中国现代革命息息相关的。因为他的一生,正是中国人民处在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之下转化为半殖民半封建的过程。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许多仁人志士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决死的战斗精神与国内外反动势力,作过多  相似文献   

20.
张颐武 《民主》2011,(4):7-8
雷洁琼先生走过了106年的生命历程,2011年1月9日17时38分在北京逝世。各大媒体都刊发了新华社专稿.隆重纪念这位穿越了二十世纪的风雨,和我们走到今天的老人。微博中,很多年轻的朋友在问:“她是怎样的人?”人们似乎都知道她的名字,却未必了解她的生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