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毛泽东主席关于支持刚果(利奧波德維尔)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聲明 美帝国主义武裝侵略刚果(利奥波德維尔),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 美国一直企图控制刚果。它利用联合国軍在刚果做尽了坏事。它謀殺了刚果的民族英雄卢蒙巴,顛复了刚果的合法政府。它把傀儡冲伯强加在刚果人民  相似文献   

2.
日本古代死刑执行经历了由公开到限制公开的过程,二战之后,日本政府对于死刑案件采取了更为保密的措施,当时日本的死刑制度处于机密状态。2010年8月28日,日本法务省首次向新闻媒体公开死刑执行的刑场,这一做法并没有公开死刑执行的过程,是死刑执行信息适度公开的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3.
法国《历史》杂志编者序言: 一七九二年底,吉伦特派和山岳派展开了一场血腥的权力之争,斗争的焦点是:是否应该结束恐怖政治?巩固共和国,采取绥靖安抚政策,还是继续进行反对共和国内外敌人的斗争?结果,山岳派取得了胜利。罗伯斯比尔提出要保证革命的“纯洁性”,恐怖政治因此而延续到一七  相似文献   

4.
郭健 《当代韩国》2007,(3):28-31
虽然韩国立法上死刑罪名多达百余种,但司法中宣告死刑人数较少,最终执行死刑人数更是克制,目前基本形成事实上废止死刑的局面。我国当前在不可能从立法上废除死刑的情况下,应借鉴韩国经验从司法上严格控制宣告死刑与实际执行死刑。死刑司法控制是一种务实、直接的限制死刑途径,中国存在着丰厚的司法控制死刑的支撑资源,司法控制死刑也符合国际公约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在欧元危机中爆发出来的对立,实际上是民众与金融资本之间的对立。也就是说,今天欧元区最大的矛盾,就是欧洲公民从最初支持欧盟建设,正在迅速走向反对欧盟建设本身。这为解决欧元危机究竟应走向哪个方向提出了一个硕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是一个恩庇侍从关系传统深厚的国家。在菲律宾,这种正式制度之外的非正式关系依托地方性的政治家族形成,呈现出菲律宾政治生活的核心特征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恩庇侍从关系的最大区别所在。在菲律宾的政治体系中,不同政治家族形成不同的恩庇侍从网络,彼此之间相互竞争,一方面使菲律宾的选举制度受到严重的削弱,选举中舞弊、欺诈和暴力盛行;另一方面又完全地替代了菲律宾的政党制度,使菲律宾的政党衰弱而碎片化,易变性极强,成为政治家族的工具,失去利益聚合的功能,使下层民众的利益无法通过政党而被吸纳到政治体系之中。正是这种独特的非正式的家族式恩庇侍从关系,在其与国家正式制度的持续性互动中削弱甚至替代了正式制度的作用和功能,从而给菲律宾的民主制度带来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编与读     
《新民周刊》2012,(13):8-8
《爱美的陷阱》(2012年第12期)太恐怖了,为了美命都不要的女人们都应该看看这篇报道。新浪网友正确选择有资质的医院和医生是维护权益的关键!网友allist2012美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是毁灭性的,都有人敢于尝试,还不是抱着侥幸心理?网友北京人真是恐怖!这就是跟上当受骗一样。还是命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帅  张迅实 《德国研究》2014,(2):102-112
1989—1990年的德国统一是20世纪国际史上的重大事件。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统一中先是高举反对的大旗,后由于民主德国形势的逼迫、失去法美两大盟国的支持、自身身份定位的困顿以及英国国内的反对不得不转而承认统一将不可避免。她在勉强接受“2+4”谈判框架之后又进一步谋求遏制统一后的德国。撒切尔的这些言行举止不但使这一时期的英国对德政策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泥潭,而且也遮掩了英国政府在统一谈判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车臣分离势力的恐怖化有广义的暴力文化方面的深层原因:车臣民族的尚武传统有助于恐怖化的心理自然;伊斯兰极端思想是克服恐怖化的"道德自抑"障碍的精神武器;暴力化社会环境为恐怖化提供了组织便利.综之,暴力文化因素是车臣分离势力恐怖化的诱因和条件,而非其根源.  相似文献   

10.
后冷战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和平和发展这个主题之外,恐怖和帝国构成了全球化的一个副主题.孱弱的恐怖活动以庞大的资本帝国为攻击目标,资本帝国以反恐为工具,二者在全球化过程中相互对抗,是全球体系的腐败区域所孳生的孪生物.从这个角度看,恐怖和帝国在本质上都是失败者.全球性本体的生成和全球社会的确立是全球化所要到达的终极目的地,而恐怖和帝国必将在到达这一目的地的过程中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1.
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法语。法语联盟作为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在世界范围内成功地发展了自己的网络,在推广法语和传播法语文化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法语联盟在中国立足并发展的经验体现在生存策略和文化传播策略两个方面。一方面法语联盟在中国创立之初,以协商的态度、灵活的组织形式同中国政府、法国驻华大使馆和中国大学合作,并通过独特的教学形式、实用的课程增加了在法语教学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法语联盟通过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活动彰显、传播文化。法语联盟独立自主运营模式和多样的文化宣传手段值得我国的孔子学院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位于地中海西岸的中世纪法国名城图卢兹,深受普罗旺斯文化传统影响,在12世纪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城市自治.作为自治的权力机构,图卢兹议事会在伯爵与城市贵族权力此消彼长的夹缝中步履维艰求得生存并不断壮大.图卢兹看似离经叛道的城市自治理念与西欧大陆壁垒森严的封建格局显得格格不入.这既令罗马天主教会怒不可遏,更引起北部贵族的深恶痛绝,所有不满最终在阿尔比圣战的刀光剑影下得以酣畅淋漓宣泄.随着战争结束后宗教裁判机构在图卢兹地区的设立及法国王室对该地区的大权独揽,图卢兹城市自治走向江河日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行业差别为基础的“拼贴画”模式.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法国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会主义文化传统.学术界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对法国社保制度的行业特点持批判态度,认为它是削弱法国经济活力、阻碍法国社会发展的桎梏.这样的结论仅从经济、政治视角出发,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的文化视角.本文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视角出发,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文化根源以及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社会文化影响做了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民族文化的相互作用,这将有利于完善我国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诗歌作为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用精练的语言形式通过节奏和音律来反映生活和抒发感情。无论在语言形式上还是在文化内涵上,诗歌都完美地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惟一性。法国诗歌,是法国语言形式的最高体现,有着特有的音节与韵律的要求。我们希望在了解法国诗歌的同时,探讨翻译诗歌翻译的特点和难点。"诗歌是不可译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极难用语言在音形义上做对等转换。然而由于诗歌深厚的意境与华美的用词,仍旧有不少人在孜孜不断地努力,希望中文的读者也能够鉴赏到法语诗歌。  相似文献   

15.
崔敏 《法国研究》2012,(3):61-63
为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法国工程师培养模式被引入中国,以合作办学的方式相继成立了一些中法工程师院校.面向工程师的法语教学因其自身特点也对传统的法语教学在教学材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6.
从知识角度说,王秀丽主编的《法国概况》用具有代表性的系统知识准确地反映了法国社会与文化的主要方面;从能力方面说,教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异质文化因素的适应性,帮助学生实现交际语言的恰当性和可接受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用能力。文化与语言并重,知识与能力相长,是该教材优长所在。  相似文献   

17.
孙越 《法国研究》2012,(1):11-19
葛兰言的译本未保持《关雎》的音韵之美,在遣词造句上模仿原诗的结构,但造成译文的冗长;许渊冲的译本在音韵和词句上保存了原诗短小精美的特点,却打破了原诗的语言结构。两个译本形式上的区别源于两位译者对《关雎》理解:葛兰言依据儒家经典注疏,将译文演绎为“妇人摘野菜以供庙堂,求淑女以献君子”的故事;许渊冲未理会儒家的阐释,而是还原了一个简单的爱情故事。葛译的关键在于“妇人”这一角色的引入,而古汉语省略主语的习惯给原诗的人物和情节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也使多种阐释和演绎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是法国巴黎三大教授、女性与性别研究和法语地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加拿大皇家学0院士、作家、小说理论家及美学家,发表了大量关于文学、电影以及性差异研究的著作,尤其写了很多评论当代作家如杜拉斯、比托尔、埃莱娜·西苏、克罗德·西蒙等人的著述.她的重要作品有:《法国二十世纪文学史或文学的修改痕迹》、《虚构功能:关于小说假象》、《伟大的时代——论克洛德·西蒙》、《从咖啡到永恒:写作中的埃莱娜·西苏》、《玛格丽特·杜拉斯或性差异的故事》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本访谈中,米莱伊?卡勒-格吕贝尔同时以作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教授的独特视角与美学观点解读作家作品,分析细致精辟,更加突出作品的美学特征和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罪之大师"(Master of Crime)是现代世界侦探之父维多克《回忆录》的副标题,也是原作者的自题。透过原文分析,不难发现这个词语后面站着的既是一个浪子,又是一个巨人,即一个"圆形"的维多克。他成立和领导了法国刑事侦查机构——保安部,被誉为世界第一刑事学家和现代世界侦探之父。尤其是他那曾为罪犯和后来追捕罪犯者的传奇经历与丰富复杂的个人性格,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各路人文学者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一份有关英语专业本科生二外法语课程教学现状的综合调查报告。文章根据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二外法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要求与建议,并由此提出了高校二外法语课程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