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燕 《人权》2009,(6):57-57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9月19日至24日率中国人权研究会代表团访问比利时和欧盟,与比利时政府、议会、学界以及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就中比、中欧在保障人权方面的各自经验、人权对话与交流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权》2005,(5)
8月28日,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周觉、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在京会见了马来西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西蒙·希蓬一行三人。周觉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介绍了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近年来中国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与客人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交换了看法。希蓬充分肯定近年来中国在人权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赞赏中国人权研究会为促进中国人权所做的大量有益的工作。希蓬表示,中马在人权问题上有许多相同的立场、观点和认识,两国应在国际人权领域相互支持并加强合作。他介绍了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5,(4):60-60
5月25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杨正泉会见了来华进行中瑞第三次人权对话的瑞士人权代表团一行8人,双方就死刑、酷刑、中国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人权教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杨正泉首先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性质、宗旨及从事的主要人权工作。瑞方代表团团长、瑞士外交部政治事务司司长托马斯·格雷明戈(ThomasGreminger)感谢中国人权研究会专家学者与其探讨人权问题。他问道,从专家角度看中国目前人权面临哪些最主要的挑战?人权入宪后中国面临的主要人权挑战是什么?中国批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又面临着哪些挑…  相似文献   

4.
《人权》2005,(5):58-58
8月31日下午,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阿博尔女士与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残联、北京大学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国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等非政府组织进行座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陈士球主持了座谈会。陈士球副会长首先代表与会非政府组织欢迎阿博尔女士来华访问,并与中国非政府组织代表就人权问题进行对话。陈士球向阿博尔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在促进中国人权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参与国际人权领域交流合作的情况,表示中国人权研究会曾多次接待联合国人权高专及高专办公室的工作代表团,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人权高专…  相似文献   

5.
《人权》2005,(5):59-60
应中国人权研究会的邀请,印度国家人权委员会主席阿南博士于8月27日至9月1日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访问。在北京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分别会见了阿南;中国人权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等单位与阿南博士就人权问题进行了座谈。在上海期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炜会见了阿南,复旦大学的专家学者与阿南举行了座谈。蒋正华副委员长向阿南介绍了全国人大的工作职能及其在人权立法和执法监督方面所做的工作,介绍了中国通过实施扶贫开发、普…  相似文献   

6.
《人权》2005,(6):58-58
11月7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会见了拉脱维亚籍欧洲议会议员瓦伊德列女士。董云虎向瓦伊德列女士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介绍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促进和保障人权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重大进展。他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宪法的一项原则,并被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已成为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成为国  相似文献   

7.
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题为“人权与和谐社会”的第九届中德人权对话会上,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克里斯托夫·施特雷塞尔发表了长篇讲话,畅谈两国人权对话的重要性、人权在德国法律体系和社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为保障人权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本文由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熊蕾翻译。  相似文献   

8.
朱力宇  代秋影 《人权》2011,(1):42-46
欧洲议会是世界上第一个跨国议会。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持续扩大和深入,欧洲议会的规模和权力也日益扩大。作为欧盟内部唯一的超国家民选机构,欧洲议会长期以来自认为对推进世界人权的进步负有特殊使命。在1979年第一次欧洲议会直接选举之前,人权问题就已经成为其关注的重点领域。欧洲议会通过特别人权决议始于1973年,当年就通过了5个。1979年欧洲议会实现直接选举以后,新披上的“民主”外衣使其更加活跃于人权领域。到1988年,欧洲议会通过的特别人权决议的数量增至117个,其中116个涉及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9.
《人权》2005,(3):61-61
3月24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会见了来华访问的埃及人权委员会对外事务负责人穆罕默德·伊扎·丁(MohamedEzzEl-Din)。会见时,埃及驻华公使马杰迪·阿米尔在座。董云虎首先欢迎伊扎·丁访华,并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和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他阐述了人权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及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对人权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指出发展中国家促进人权既要尊重人权的普遍原则,遵守国际公认的人权准则,又要坚持独立自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他说,中国新一届政府对人权问题非常重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10.
1月20日下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应约会见了荷兰驻华使馆负责人权事务的官员卡伦·薄波漪(Karen Burbach)。卡伦·薄波漪刚到任不久,在阅读了《人权》杂志后,对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人权》杂志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并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董云虎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组织机构、宗旨和相关工作,介绍了《人权》杂志和"中国人权"网的宗旨和采编情况,并阐述了中国的人权观点和状况。卡伦·薄波漪对人权研究会和《人权》杂志的工作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表示愿意积极促进荷兰人权机构与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杂志社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增近中荷之间在人权领域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0,(2)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12.
《人权》2012,(6):6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普及人权知识促进中国人权的进步和国际人权的健康发展。主要栏目有: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04,(3):60-60
5月21日上午,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会见了前来拜访的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福尔默博士。董云虎应询向客人介绍了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就和今后的工作计划,并重点就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中国对待死刑的态度和罪犯的人权保障等回答了客人的提问。 福尔默女士说,贵国修宪将人权写入宪法是在人权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在人权领域取得了重大成绩。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工作很重要,成绩很大,值得祝贺。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05,(2):58-58
3月2日上午,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周觉、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会见应邀来华访问的乌克兰议会人权和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席、前外长乌多文科一行4人,并与他们进行了友好的会谈。乌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卡尔马多诺娃·安娜、乌外交部国际组织司人权官员维斯沃洛德·米兹克等参加了会谈。周觉首先就中国人权研究会的宗旨、机构性质、人员组成、经费来源和主要工作作了简要说明,着重介绍了人权研究会开展的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及从事的国际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情况。董云虎向来宾介绍了近年来中国人权事业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15.
《人权》2003,(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权威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人权》杂志的宗旨是:讲述人权故事,探讨人权理论,开展人权对话,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10,(4):F0003-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6,5(1):F0003-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权威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03,(1)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权威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12,(2):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20.
《人权》2012,(3):61-F0003
《人权》杂志创刊于2002年2月,由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享有咨商地位的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是中国人权领域第一份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性刊物,是中国人权理论建设、人权知识普及教育和中外人权对话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