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几年,世界事务中一个值得称道的进步就是中国和欧洲关系的发展。不仅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在加强与中国的联系,欧盟本身也在发展与中国的关系。中欧关系的深度与广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全球事务中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关系不仅在亚洲和欧洲普遍受到赞扬,连美国也渐渐意识到欧中关系在新兴的世界秩序中的意义。合作伙伴关系欧中关系的发展成果在许多领域是显著的,最近几年发展到全面的、多领域的关系,甚至是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和中国现在是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从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欧的贸易额增长了40倍。根据中国的统计…  相似文献   

2.
2003年6月13日,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的105名成员在经过近16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就欧盟第一部宪法条约草案达成一致。该草案规定了欧盟的机构设置和权限,明确了欧洲公民的基本权利,为欧洲未来的发展模式确定了框架。草案的核心内容包括:设立欧洲理事会主席一职,任期两年半,可连任一届,取代现行的欧盟各成员国每半年轮换担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的制度;精简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把委员人数从现在的20名减少到15名;把目前欧盟外交和共同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和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两个职位合二为一,设立专职的欧盟外交部长;改变欧盟决策机制,在绝大…  相似文献   

3.
发挥比较优势是中欧的共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欧盟自1975年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快速发展。特别是中欧领导人立足长远,于2003年确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高层互访不断,推动中欧经贸进入全面合作的新时期。中欧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的发展需要欧洲,欧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中欧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参与经济全球化,实现了互利共赢。中欧积极有效合作,为世界和双方作出新贡献近30年来中欧经贸合作的成功实践表明,中国发挥劳动力、市场等优势,欧盟国家发挥技术、资本等优势,共同带来了五方面的利益。一是带来了贸易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中国外贸只占世界…  相似文献   

4.
2008年中欧关系波折不断,为什么原本稳定的中欧关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本文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了导致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指出全球化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中欧经济关系中的竞争加剧,并引发欧洲民众心理变化,这是中欧关系由积极转为困顿的根本原因.本文以欧盟对华文件的变化为例证进行了验证,并提出改善中欧关系的三点建议,指出中欧双方应建立一种成熟的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5.
<正>国务委员戴秉国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凯瑟琳·阿什顿9月1日在贵阳举行首次中欧战略对话,就如何看当今世界形势、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如何建设和发展中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友好的沟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中欧之间举行这样的对话是很必要和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6.
<正>中欧贸易摩擦不断,荷、德、法领导人为何频频访华?近来,随着中国与欧盟主要国家领导人的频繁互访,中欧关系的热度再度上升。在中欧关系发展中,经贸关系成为中欧关系的主体和稳定器。中欧经贸关系虽然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构建持续稳定的中欧经贸关系仍存在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业遂 《求是》2005,(9):58-60
今年是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前身)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欧关系经受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现已步入稳定的发展轨道。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欧双方的共识。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一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往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中大部分时间是通商和友好往来,当然也走过曲折道路。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中欧发展平等互利关系的基础。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掀开了双方关系新的一页。中国的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求是》2014,(16)
<正>今年3月底4月初,习近平主席作为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和欧盟总部。这次历史性访问是为中欧关系"定方向"之旅、为中欧合作"提速度"之旅、推动中欧关系战略性"上水平"之旅。中欧领导人不仅回顾和评估了双方关系发展成果,并对未来关系发展进行顶层设计规划,使中欧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具全球性、战略性和示范性。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推动中欧各国及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1975年,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  相似文献   

9.
李静 《世纪风采》2012,(9):17-21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0侵略朝鲜、中国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提案,  相似文献   

10.
《党建》2017,(7)
特朗普总统执政后的第一次欧洲之行表明,欧美关系渐行渐远,欧洲大国地缘政治已发生变化:同美国关系疏远的德国将强化在欧盟的领导地位,奉行外交独立原则的法国试图恢复和扩大在欧洲以及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俄罗斯利用欧美关系紧张来摆脱自身外交孤立困境。中国将以稳定的中欧合作来应对欧洲局势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曲伟 《奋斗》2014,(9):30-31
伴随着中国向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前进步伐加快,中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日益升级,中俄中欧经济贸易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启动以黑龙江省为桥头堡和枢纽站,依托大东北并面向俄罗斯,辐射欧洲的中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势在必行。相比中国对外经贸合作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中亚欧洲的传统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中俄跨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更多不可替代的优势与作用。尤其对于应对黑龙江省经济下行压力,构筑新的经济增长极至关重要。为此,应将构建中俄中欧丝绸之路经济带纳人中俄中欧国家战略,全面提升中俄中欧合作水平,拓宽中俄中欧合作的“第二战场”。  相似文献   

12.
黄晓青 《当代贵州》2010,(17):24-25
国务委员戴秉国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凯瑟琳·阿什顿9月1日在贵阳举行首次中欧战略对话,就如何看当今世界形势、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如伺建设和发展中欧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友好的沟通、交流,达成广泛共识。双方认为,中欧之间举行这样的对话是很必要和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3.
正四月一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4月1日11点35分许,习近平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在布鲁日欧洲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他表示,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为了把中欧关系推向前进,中方需要加深对欧洲的了解,欧方也需要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周溢潢 《湘潮》2011,(4):42-45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国侵略朝鲜、中国台湾和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控诉美国武装侵略中国领土台湾的提案,严正要求联合国大会及安理会召开有关讨论美国侵略中国、  相似文献   

15.
欧债危机已经成为左右世界经济走势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债务危机对欧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欧洲经济长期增长前景堪忧,但欧盟仍有足够能力应对债务问题;欧洲政治合作因债务危机出现裂痕,不过欧洲一体化有可能因危机取得新进展;欧盟以财政紧缩为核心的应对债务措施给南部成员国造成很大的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成为部分欧盟成员国的突出问题.因欧债危机爆发,世界经济重心加速向新兴国家转移,中欧经济关系趋于平等,但国际政治理念差异仍是阻碍中欧关系继续提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杨伟国 《新视野》2003,(3):71-73
经过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欧盟15国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相当,国际贸易总额、金融资产和黄金储备超过美国;统一货币欧元顺利启动并如期流通,欧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欧盟的扩大稳步推进,整体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作为世界经济的最重要力量之一,欧盟对国际权力的需求日益增强,期望参与乃至主导世界经济规则的制定,特别是谋求确定世界贸易规则与国际货币规则,最大限度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中欧经济关系得到良好发展并得益于欧盟对华经贸政策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7.
裘元伦 《新视野》2006,(1):72-74
2005年是中国—欧盟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总的判断,不应使我们对中欧关系的认识简单化。诚然,2005年中欧之间正在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对对方的重视程度都在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彼此之间的某些“担心”也在不时地表露出来。在这一年里,当前中欧关系中的三个特点表现得相当突出,即关系日益深广、双方走向对称、目标更加复杂,但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如此。这些问题主要源自中欧双方各自内部,有的双方共同有责,还有的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中欧双方都需做出不断的有效努力。  相似文献   

18.
秦德占 《新视野》2000,(1):63-64
近年来大国关系不断调整 ,处于不稳定状态。作为崛起的力量和未来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西欧日显突出和重要。科索沃危机凸显了美国欲控制欧洲和欧美双方加强协作和相互借重的趋势 ,多极发展面临新的障碍。在此情况下 ,正确分析和把握欧美关系的基本走势及其对中欧关系所带来的影响 ,对中欧关系的发展及我国拓展国际斗争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欧美关系近期基本趋势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 ,世界格局将维持“一超多强”。美国依仗对其他大国的力量优势 ,加紧推行以维护美国一超地位和延缓多极化发展进程为目标的全球战略部署 ,利用和控制欧洲是其中…  相似文献   

19.
孔刚 《唯实》2013,(7):91-94
中国与欧盟的关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5年,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中欧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互惠性质,拥有广泛的政治经济共同利益。1978年,中欧签署第一份贸易协定,相互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1983年,中欧启动了第一个科技合作项目;1985年,双方又签订了新的经济贸易合作协定。中欧双方逐渐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可以说,中欧关系在短短10年左右就取得了飞速发展,其根本原因还是双方关系的平等与互惠特征。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党课》2014,(10):49-49
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中国主张“和而不同”,而欧盟强调“多元一体”。中欧要共同努力,促进人类各种文明之花竞相绽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中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